关岭县布依族传统体育项目课程资源开发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2-02-13 13:46
随着体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化,在“目标引领内容”思想指导下,如何全面落实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政策,日渐成为学者们研究重点和热点之一。我国地域广阔,民族诸多,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资源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地域性和民族性等特征。因此,基于我国学校实际,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课程资源进行开发和应用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已成为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的重要课题。本研究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教学实验法和数据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贵州省关岭县布依族传统体育项目课程资源进行开发和应用研究,实验测试指标主要有学生体育自主学习能力、体育学习兴趣和体质健康水平等,并结合实验中出现的典型案例进行质性研究。1.结论(1)从文献综述发现,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资源开发和运用研究领域,多为理论、现状调查及策略研究,相关教学实验研究较少,制约了国家三级课程管理政策的推进。(2)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开发应用教学实验中,教师对课程内容的教学设计、课程安排及组织开展的方式、方法极为关键,直接影响开发应用的效果和质量。(3)以开发关岭县布依族传统体育抵杠、投壶及板鞋作为教学内容进行教学实...
【文章来源】:杭州师范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7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及价值
1.4 研究特色和创新之处
1.5 研究思路与程序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程序
2 文献综述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1 国外研究现状
2.1.2 国内研究现状
2.2 民族传统体育的相关研究
2.2.1 民族传统体育的相关概念阐述
2.2.2 民族传统体育功能价值研究
2.3 关岭县布依族传统体育相关研究
2.3.1 关岭县布依族民族民俗文化研究
2.3.2 关岭县布依族传统体育文化与项目研究
2.4 课程资源相关研究
2.4.1 课程资源概念界定
2.4.2 体育课程资源概念界定
2.4.3 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
2.4.4 关索中学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
3 研究一:实验研究
3.1 研究目的与研究假设
3.1.1 研究目的
3.1.2 研究假设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问卷调查法
3.2.2.1 问卷设计与内容
3.2.2.2 问卷的效度、信度检验
3.2.2.3 相关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3.2.3 教学实验法
3.2.4 专家访谈法
3.2.5 数理统计法
3.2.6 逻辑分析法
3.3 研究工具
3.3.1 中学生体育自主学习量表(见附表3)
3.3.2 初中生体育学习兴趣量表(见附表4)
3.3.3 中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手册
3.4 实验设计
3.4.1 实验时间
3.4.2 实验对象
3.4.3 实验内容
3.4.4 实验方案
3.4.5 实验程序
3.4.6 实验控制
3.4.7 实验处理(见表3-4)
3.5 课程设计及实施
3.5.1 布依族抵杠课程设计
3.5.1.1 课程目标
3.5.1.2 课程内容
3.5.1.3 课程实施
3.5.2 布依族投壶课程设计
3.5.2.1 课程目标
3.5.2.2 课程内容
3.5.2.3 课程实施
3.5.3 布依族板鞋课程设计
3.5.3.1 课程目标
3.5.3.2 课程内容
3.5.3.3 课程实施
3.6 实验结果与分析
3.6.1 实验前实验班与对照班各项指标成绩比较
3.6.2 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各项指标成绩比较
3.6.3 实验班与对照班实验各项指标成绩进步幅度分析
3.6.3.1 实验班和对照班自主学习成绩进步幅度分析
3.6.3.2 实验后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学习兴趣变化分析
3.6.3.3 实验后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变化分析
3.7 结论与建议
3.7.1 结论
3.7.2 建议
4 研究二:案例研究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方法
4.2.1 文献资料法
4.2.2 案例分析法
4.2.3 访谈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学生课后感材料的比较与分析
4.3.1.1 案例呈现
4.3.1.2 案例结果与分析
4.4 结论与建议
4.4.1 结论
4.4.2 建议
5 总结论及研究展望
5.1 总结论
5.2 研究展望
5.2.1 理论领域展望
5.2.2 策略领域展望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1 学生调查问卷表
附录2 教师问卷调查表
附件3 中学生体育自主学习量表
附录4 初中生体育学习兴趣量表
附录5 实验研究过程图片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东乡族、裕固族和保安族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J]. 杨彩虹,党玮玺. 浙江体育科学. 2017(05)
[2]民族传统体育与企业文化的联姻——以舞龙为例[J]. 周万辉. 武术研究. 2017(02)
[3]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民族教育中的应用[J]. 奉振,胡开菊. 中国民族教育. 2016(10)
[4]创意消费模式下民族传统体育创新发展研究[J]. 熊静梅. 武术研究. 2016(08)
[5]转型发展下高校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资源开发模式构建——以纳西族打跳研究为个案[J]. 葛锦润,和春云. 中国学校体育(高等教育). 2016(06)
[6]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校园的意义现状和途径选择[J]. 甘启足. 当代体育科技. 2015(34)
[7]新形势下民族传统体育社会价值研究[J]. 张怀成,韩斌. 贵州民族研究. 2015(11)
[8]武陵山区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J]. 唐君玲,彭国荣,赵凯. 当代体育科技. 2015(24)
[9]迭代共生:开放课程资源建设的路径创新[J]. 孙田琳子,张舒予. 开放教育研究. 2015(04)
[10]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教育价值及其实现[J]. 李姗姗. 贵州民族研究. 2015(04)
博士论文
[1]自主学习方式影响大学生体育学习效果的实验研究[D]. 吴本连.华东师范大学 2010
[2]我国中小学体育学习评价改革的研究[D]. 汪晓赞.华东师范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仡佬族传统体育在贵州仡佬族主要聚居区民族中学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 霍波.贵州师范大学 2017
[2]民族传统体育融入中学体育课程的意义[D]. 陈彬.贵州师范大学 2016
[3]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效果研究[D]. 邓安成.贵州师范大学 2016
[4]贵州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开展的特点及其社会价值[D]. 张志佩.北京体育大学 2015
[5]多民族地区民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 周春丽.云南师范大学 2015
[6]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教育活动互动发展研究[D]. 郑快.西南大学 2015
[7]农村初级中学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资源开发[D]. 张娜.河北师范大学 2014
[8]益阳市小学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研究[D]. 张峰.吉首大学 2014
[9]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上海市中小学开展现状的调查分析[D]. 张学婧.上海师范大学 2014
[10]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实现教育价值取向的研究[D]. 程红伟.西南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623304
【文章来源】:杭州师范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7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及价值
1.4 研究特色和创新之处
1.5 研究思路与程序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程序
2 文献综述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1 国外研究现状
2.1.2 国内研究现状
2.2 民族传统体育的相关研究
2.2.1 民族传统体育的相关概念阐述
2.2.2 民族传统体育功能价值研究
2.3 关岭县布依族传统体育相关研究
2.3.1 关岭县布依族民族民俗文化研究
2.3.2 关岭县布依族传统体育文化与项目研究
2.4 课程资源相关研究
2.4.1 课程资源概念界定
2.4.2 体育课程资源概念界定
2.4.3 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
2.4.4 关索中学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
3 研究一:实验研究
3.1 研究目的与研究假设
3.1.1 研究目的
3.1.2 研究假设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问卷调查法
3.2.2.1 问卷设计与内容
3.2.2.2 问卷的效度、信度检验
3.2.2.3 相关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3.2.3 教学实验法
3.2.4 专家访谈法
3.2.5 数理统计法
3.2.6 逻辑分析法
3.3 研究工具
3.3.1 中学生体育自主学习量表(见附表3)
3.3.2 初中生体育学习兴趣量表(见附表4)
3.3.3 中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手册
3.4 实验设计
3.4.1 实验时间
3.4.2 实验对象
3.4.3 实验内容
3.4.4 实验方案
3.4.5 实验程序
3.4.6 实验控制
3.4.7 实验处理(见表3-4)
3.5 课程设计及实施
3.5.1 布依族抵杠课程设计
3.5.1.1 课程目标
3.5.1.2 课程内容
3.5.1.3 课程实施
3.5.2 布依族投壶课程设计
3.5.2.1 课程目标
3.5.2.2 课程内容
3.5.2.3 课程实施
3.5.3 布依族板鞋课程设计
3.5.3.1 课程目标
3.5.3.2 课程内容
3.5.3.3 课程实施
3.6 实验结果与分析
3.6.1 实验前实验班与对照班各项指标成绩比较
3.6.2 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各项指标成绩比较
3.6.3 实验班与对照班实验各项指标成绩进步幅度分析
3.6.3.1 实验班和对照班自主学习成绩进步幅度分析
3.6.3.2 实验后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学习兴趣变化分析
3.6.3.3 实验后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变化分析
3.7 结论与建议
3.7.1 结论
3.7.2 建议
4 研究二:案例研究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方法
4.2.1 文献资料法
4.2.2 案例分析法
4.2.3 访谈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学生课后感材料的比较与分析
4.3.1.1 案例呈现
4.3.1.2 案例结果与分析
4.4 结论与建议
4.4.1 结论
4.4.2 建议
5 总结论及研究展望
5.1 总结论
5.2 研究展望
5.2.1 理论领域展望
5.2.2 策略领域展望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1 学生调查问卷表
附录2 教师问卷调查表
附件3 中学生体育自主学习量表
附录4 初中生体育学习兴趣量表
附录5 实验研究过程图片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东乡族、裕固族和保安族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J]. 杨彩虹,党玮玺. 浙江体育科学. 2017(05)
[2]民族传统体育与企业文化的联姻——以舞龙为例[J]. 周万辉. 武术研究. 2017(02)
[3]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民族教育中的应用[J]. 奉振,胡开菊. 中国民族教育. 2016(10)
[4]创意消费模式下民族传统体育创新发展研究[J]. 熊静梅. 武术研究. 2016(08)
[5]转型发展下高校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资源开发模式构建——以纳西族打跳研究为个案[J]. 葛锦润,和春云. 中国学校体育(高等教育). 2016(06)
[6]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校园的意义现状和途径选择[J]. 甘启足. 当代体育科技. 2015(34)
[7]新形势下民族传统体育社会价值研究[J]. 张怀成,韩斌. 贵州民族研究. 2015(11)
[8]武陵山区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J]. 唐君玲,彭国荣,赵凯. 当代体育科技. 2015(24)
[9]迭代共生:开放课程资源建设的路径创新[J]. 孙田琳子,张舒予. 开放教育研究. 2015(04)
[10]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教育价值及其实现[J]. 李姗姗. 贵州民族研究. 2015(04)
博士论文
[1]自主学习方式影响大学生体育学习效果的实验研究[D]. 吴本连.华东师范大学 2010
[2]我国中小学体育学习评价改革的研究[D]. 汪晓赞.华东师范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仡佬族传统体育在贵州仡佬族主要聚居区民族中学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 霍波.贵州师范大学 2017
[2]民族传统体育融入中学体育课程的意义[D]. 陈彬.贵州师范大学 2016
[3]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效果研究[D]. 邓安成.贵州师范大学 2016
[4]贵州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开展的特点及其社会价值[D]. 张志佩.北京体育大学 2015
[5]多民族地区民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 周春丽.云南师范大学 2015
[6]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教育活动互动发展研究[D]. 郑快.西南大学 2015
[7]农村初级中学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资源开发[D]. 张娜.河北师范大学 2014
[8]益阳市小学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研究[D]. 张峰.吉首大学 2014
[9]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上海市中小学开展现状的调查分析[D]. 张学婧.上海师范大学 2014
[10]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实现教育价值取向的研究[D]. 程红伟.西南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6233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dengjiaoyulunwen/36233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