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劳动法论文 >

论我国劳动合同期限制度的完善

发布时间:2017-10-20 10:34

  本文关键词:论我国劳动合同期限制度的完善


  更多相关文章: 劳动合同法 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期限 无固定期限


【摘要】: 劳动合同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关系的基础,劳动合同制度是劳动法律制度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而劳动合同期限是缔结劳动合同所必须约定的条款,但我国《劳动法》及其相关制度对劳动合同期限问题规定的并不完备。首先是规定劳动合同期限的条文太少,不够架构起完善的劳动合同期限制度;其次是劳动合同期限具体制度的缺失和缺陷,致使劳动合同期限在实践中产生了许多问题,也没有更好的体现劳动合同期限的价值选择。 本文第一部分对劳动合同概念特征和劳动合同期限概念、分类等基本概念进行了介绍,第二部分对劳动合同期限制度的理念选择作了简要陈述和分析,指出我国劳动合同期限制度应当体现出社会法的价值理念,是能够倾斜保护劳动者和实现劳动关系的稳定性和流动性相平衡的制度,第三部分在介绍劳动合同期限制度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劳动合同期限制度的成就和缺失,第四部分首先介绍了理论界在劳动合同期限制度完善上的争鸣,并在借鉴域外劳动合同期限制度的基础上,提出了对我国劳动合同期限制度的完善建议。
【关键词】:劳动合同法 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期限 无固定期限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D922.52
【目录】:
  • 内容摘要6-7
  • Abstract7-10
  • 第1章 绪论10-13
  • 1.1 问题的提出10
  • 1.2 研究现状10-11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11-13
  • 第2章 劳动合同期限概述13-18
  • 2.1 劳动合同的概念特征13-14
  • 2.1.1 劳动合同的概念13
  • 2.1.2 劳动合同的特征13-14
  • 2.2 劳动合同期限的概念14-15
  • 2.3 劳动合同期限的分类15-18
  • 2.3.1 按合同期限分15-16
  • 2.3.2 按就业方式分16-18
  • 第3章 劳动合同期限制度的法理念18-24
  • 3.1 倾斜保护劳动者18-22
  • 3.1.1 劳动合同法的社会法属性18-21
  • 3.1.2 对劳动者给予倾斜保护21-22
  • 3.2 平衡劳动关系的稳定性与流动性22-24
  • 3.2.1 我国劳动关系现状的形成及特点22-23
  • 3.2.2 平衡劳动关系的稳定性与流动性23-24
  • 第4章 劳动合同期限制度成就与缺失24-32
  • 4.1 我国劳动合同期限制度构成24-27
  • 4.1.1 制度设置24-26
  • 4.1.2 历史发展26-27
  • 4.2 我国劳动合同期限制度的成就27-29
  • 4.2.1 制度架构27-28
  • 4.2.2 具体规定28-29
  • 4.3 我国劳动合同期限制度的缺失29-32
  • 4.3.1 立法理念的缺失29-30
  • 4.3.2 具体制度的缺失30
  • 4.3.3 实施现状30-32
  • 第5章 我国劳动合同期限制度的完善32-43
  • 5.1 我国劳动合同期限的理论争鸣32-34
  • 5.1.1 以固定期限为主说32-33
  • 5.1.2 以无固定期限为主说33-34
  • 5.2 域外劳动合同期限制度的借鉴34-38
  • 5.2.1 制度介绍34-37
  • 5.2.2 对我国的启示37-38
  • 5.3 我国劳动合同期限制度的完善38-43
  • 5.3.1 以无固定期限为主导38-40
  • 5.3.2 具体制度构想40-43
  • 结论43-44
  • 致谢44-45
  • 参考文献45-48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48-4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翟玉娟;关于劳动合同期限的法律思考[J];中国劳动;2004年12期

2 许晋;;劳动合同期限立法之比较研究——兼评我国相关法律条文[J];社会科学家;2008年02期

3 张幸;;论我国劳动合同期限制度的完善[J];法制与社会;2009年10期

4 吕金朝;;谈我国劳动合同期限制度的缺陷及完善[J];经营管理者;2010年17期

5 郑孝华;;大陆法系国家劳动法对劳动合同期限制度的影响[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10年09期

6 翟玉娟;;中国和瑞典劳动合同期限的比较研究[J];天津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7 刘大卫;;劳动合同期限的临界点问题研究[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9年07期

8 刘福奇;;对劳动合同制度若干问题的探讨[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9 熊晖;杨惠;;我国劳动合同期限制度的缺失与重构──兼评《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年07期

10 张有亮;贾军;;转向与本体回归 劳动合同期限选择的思考[J];商业时代;2008年2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建标;王光荣;李晓义;张立党;;无期限劳动合同限制与劳资行为——来自实验的证据[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2 常凯;;《劳动合同法》应对还是执行[A];第四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陶友之;;企业“二元结构”的成因、危害与根治[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6)[C];2007年

4 ;贯彻《劳动合同法》的策略和方法[A];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第六届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理事会会议材料[C];2008年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A];2007年度中国汽车摩托车配件用品行业年度报告[C];2008年

6 冯亚;孙晓军;杨德文;许青;;劳动合同法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A];第九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08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陈业宏;肖蓓;;外资并购中国企职工劳动就业权保障法律制度的完善[A];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二○○七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邱小平;;新时期我国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A];管理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2008年全国企业管理创新大会资料汇编[C];2008年

9 姚彬;黄良军;;完善劳动合同立法 建立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A];律师事业与和谐社会——第五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5年

10 潘耀丹;;贯彻《劳动合同法》的策略和方法[A];“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系列活动征文选[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刘佳;无固定期限合同不是“铁饭碗”[N];北京商报;2008年

2 ;强签固定期限合同 企业要付双倍工资[N];北京人才市场报;2008年

3 鲁志峰;他们能签订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吗?[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5年

4 陆占奇邋本报实习记者 孟晓蕊;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到底保护了谁[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7年

5 刘津农;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不是“终身制”“铁饭碗”[N];工人日报;2008年

6 记者 许蕾邋实习生 陈瑜;“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没有修改和退让[N];南方日报;2008年

7 应华根邋方平原;陈志清:和谐企业是如何炼成的[N];中华工商时报;2008年

8 记者 周建越 实习生 范易;劳动投诉同比下降18%[N];苏州日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于怀清;无故降低待遇属恶意规避[N];中国妇女报;2010年

10 蔡朝龙;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情形分析[N];江苏法制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吴宏洛;经济全球化下的中国劳资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2 赵卫锋;《劳动合同法》与和谐劳聘关系的构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幸;论我国的劳动合同期限制度[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2 马雅谦;劳动合同期限制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3 张帆;论我国劳动合同期限制度的完善[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4 牟楠;劳动合同期限的法律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0年

5 张建兵;劳动合同期限法律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6 曾玉胶;论我国劳动合同期限制度的完善[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7 李克岳;我国现行劳动合同期限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8 叶婷;我国劳动合同期限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9 徐鑫;论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10 廖艳梅;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法律问题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0668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10668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4a7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