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在劳动争议多元调解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文关键词:工会在劳动争议多元调解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
【摘要】:随着《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颁布实施,在各级工会和有关各方的积极努力下,一个以基层调解、仲裁调解、诉讼调解为主要内容的劳动争议多元调解格局正在逐步形成。这一多元调解格局的建立,为工会参与劳动争议调解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在新的形势下,工会只有抓住机遇,积极探索,充分利用法律和政策赋予的资源和手段,才能在劳动争议多元调解格局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者单位】: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工会学系;
【关键词】: 劳动争议 调解 工会
【分类号】:D922.591
【正文快照】: 随着《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颁布实施,各地工会组织加大了劳动争议调解的参与力度,各地工会、劳动行政部门和法院等积极探索劳动争议调解的途径和模式,使工会参与劳动争议调解从企业调解不仅向社会调解拓展,同时向仲裁和诉讼调解拓展。与此同时,全国总工会也于2008年7月发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申请劳动争议仲裁[J];农民文摘;2006年11期
2 燕艳;;我国劳动争议仲裁制度完善之路探析[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3 周俊华;;我国解决劳动争议仲裁前置程序之反思[J];才智;2011年16期
4 范重光;;劳动争议案件起诉时效辨析[J];天津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5 刘彩琼;;试论我国劳动争议处理体制的不足与完善[J];南昌高专学报;2011年03期
6 ;解读劳动争议案件新规[J];农民文摘;2006年11期
7 张爱军;;仲裁调解后授权瑕疵应如何处理[J];中国劳动;2011年09期
8 张国成;;广东省建立健全裁审衔接工作机制[J];中国劳动;2011年07期
9 ;劳动争议可否直接起诉[J];江门文艺;2011年15期
10 陈婷;;被申请人不到庭,劳动仲裁委可以缺席裁决[J];人事天地;2010年2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A];2007年度中国汽车摩托车配件用品行业年度报告[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孔维寅 朱文奎;多赔钱企业心疼 反悔协议不支持[N];江苏经济报;2007年
2 杨金志 朱骏;“私了”协议为何无效[N];农民日报;2006年
3 王比学邋毛磊;调解是处理争议的重要手段[N];人民日报;2007年
4 杨金志 朱骏;工伤赔偿相差5万元 法院认定“私了”无效[N];中国安全生产报;2006年
5 本报法律组;劳动争议仲裁调解书送达前是否可以反悔[N];检察日报;2008年
6 张涛 首席记者 左丹;案外调解 以情解结[N];盘锦日报;2010年
7 西林召;调解是化解劳动争议的第一道防线[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8年
8 北京市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马建洪;劳动争议这样解决[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9 本报记者 公晓红 通讯员 刘大浪 郭长华;案结 事了 人和[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1年
10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 韩桂军;积极应对劳动争议调解功能弱化[N];长江日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丽萍;论我国劳动争议仲裁模式[D];苏州大学;2006年
2 张舸;我国劳动争议仲裁制度的缺陷与完善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3 王芳;我国劳动争议调解制度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 李思;我国劳动争议调解制度的评析及完善[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5 黄炜炼;论我国劳动争议调解协议的法律效力[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朋;劳动争议调解制度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7 李林蔚;我国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反思及重构[D];厦门大学;2007年
8 向中发;论劳动合同争议处理机制的缺陷及完善[D];湘潭大学;2008年
9 姚亚军;我国劳动争议处理程序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10 李兴东;我国劳动争议处理体制研究[D];安徽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1319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11319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