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劳动法论文 >

劳动合同解除的预告期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02 15:04

  本文关键词:劳动合同解除的预告期制度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劳动合同解除 预告期 法律责任


【摘要】:我国劳动法规定,除特殊情形外,用人单位或劳动者欲解除劳动合同,应提前三十日通知对方当事人,这三十日的期间,被称为劳动合同解除的预告期。我国劳动合同解除的预告期制度存在简单化、一刀切的缺陷,使得这一规定的制度价值被遮蔽,而违反预告期规定的法律责任的缺失又造成了该制度的虚设状态。因此应在借鉴产业发达国家和地区解约预告期制度的基础上,逐步完善我国的劳动合同解除的预告期制度。
【作者单位】: 华南理工大学思想政治学院;
【关键词】劳动合同解除 预告期 法律责任
【基金】:中国法学会部级法学课题“公共选择视角下的反垄断法农业豁免制度研究”(项目号:CLS-D1064)成果之一
【分类号】:D922.5
【正文快照】: 一、对劳动合同解除的预告期制度性质的分析我国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均规定,除特殊情形外,用人单位或劳动者欲解除劳动合同,均应提前三十日通知对方当事人,这三十日的期间,也就是在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请求和劳动关系结束之间的特定期限,被称为劳动合同解除的预告期。预告期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冯彦君;解释与适用──对我国《劳动法》第31条规定之检讨[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盖威;;完善我国劳动立法的若干对策与思考[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2 冯彦君;劳动权的多重意蕴[J];当代法学;2004年02期

3 冯彦君;;劳动合同解除中的“三金”适用——兼论我国《劳动合同法》的立法态度[J];当代法学;2006年05期

4 孙良国;;专用性投资、劳动者保护与劳动合同解除权[J];当代法学;2006年05期

5 杨凯;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若干实体法难题探讨[J];法商研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法学版);2001年01期

6 许建宇;;劳动合同的定性及其对立法的影响[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7 林海权;;双重劳动关系法律问题研究[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8 蒋月;;我国人民法院应当设立劳动法庭[J];河北法学;2007年11期

9 张在范;;劳动合同违约赔偿的若干问题[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10 钱斐;劳动合同研究综述[J];中国劳动;2004年07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胡玉浪;劳动报酬权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超;劳动合同若干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2 王瑛;论雇佣合同[D];山西大学;2006年

3 朱雯雯;对多重劳动关系的法律规制之探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4 张丽丽;雇佣关系的界定及其法律调整模式[D];吉林大学;2006年

5 马哲;劳动者辞职权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6 刘松珍;我国劳动合同违约金立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7 苗增竹;经济补偿金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8 仪晓兰;关于劳动合同单方解除的若干法律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9 张倩;劳动者隐私权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10 叶婷;我国劳动合同期限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冯彦君;解释与适用──对我国《劳动法》第31条规定之检讨[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立花聪;;劳动合同的后合同义务浅析[J];法制与社会;2011年21期

2 谢增毅;;劳动法上经济补偿的适用范围及其性质[J];中国法学;2011年04期

3 张伟;;解除劳动合同法律问题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1年14期

4 陈宜宁;;《劳动合同法》中关于劳动合同解除问题的浅论[J];法制与社会;2011年21期

5 姜姝;;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限制性条款中外比较分析[J];华章;2011年17期

6 陆璐;杨长泉;;论《劳动合同法》中解除权的适用[J];人民论坛;2011年23期

7 袁纲;范围;;我国劳动合同解除权的体系问题研究[J];理论界;2011年07期

8 张勇;;协商解除劳动合同能反悔吗?[J];劳动保障世界;2011年08期

9 本刊编辑部;;用人单位可否单方免除竞业限制约定[J];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2011年09期

10 向春华;;劳动合同于何时解除[J];中国社会保障;201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陈扬;;劳动合同解除的现状分析及法律研究[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2 厉进;;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过程中经济关系处理办法及反思[A];探索与创新——浙江省劳动保障理论研究论文精选(第二辑)[C];2002年

3 陆敬波;;劳动合同后附随义务之探析[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徐连跃;;浅析非过失性解除劳动合同[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5 肖胜方;刘继承;;竞业限制存在的法律问题分析[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6 何德宝;;劳务派遣退回制度初探[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桃源律师事务所律师 孙蕾;浅议劳动合同解除相关问题[N];法治快报;2009年

2 陈昌衡;劳动合同解除后经济补偿有讲究[N];衡阳日报;2009年

3 徐小年;浅析劳动合同解除的证明责任[N];江苏经济报;2009年

4 记者 劳乾益邋通讯员 周秋霞;钦北区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N];钦州日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丁国元;郭兴昌:为困难群体撑腰的法律援助者[N];工人日报;2008年

6 早报特约评论员 乔新生;华为解除员工劳动合同是不得已之举[N];东方早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丁国元;北京农民工首次行使劳动合同解除权获补偿[N];工人日报;2008年

8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并不是“铁饭碗”[N];文汇报;2008年

9 郭军;劳动合同立法要解决的五大问题[N];检察日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胡敏方;中介门店“关门”引发纠纷[N];房地产时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皎皎;解雇保护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键琳;我国劳动合同解除制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韩莹石;我国劳动合同解除制度之法律研究[D];甘肃政法学院;2012年

3 徐一宁;我国劳动合同解除制度的反思与重构[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4 张鑫;论劳动合同解除法律制度[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5 董寅;论重整时劳动合同解除制度的完善[D];苏州大学;2011年

6 邵家元;论劳动合同解除的法律风险和完善措施[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7 顾杨;论劳动合同解除时职工经济补偿权[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8 刘赛刚;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后经济补偿制度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9 杨文静;论劳动合同的解除[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10 朱莉;论劳动合同解除制度对劳动者的保护[D];重庆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1320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11320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7f7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