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危机对劳工权益保护的冲击及启示
本文关键词:国际金融危机对劳工权益保护的冲击及启示 出处:《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源起于美国的国际金融危机已经进入了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作为一场全球性的金融风暴,国际金融危机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劳工权益保护。回顾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其对我国劳工权益的冲击以及由此造成的损害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点:1.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了各国实体经济,导致大量劳动者失业;2.美国通过金融创新手段而掠夺劳动者创造的社会财富;3.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了劳动法规的实施从而损害劳工权益。国际金融危机使中国作为一个主权国家的劳工权益保护问题不同于以往,使其具有了国际性、金融性和强依赖性的新特点。国际金融危机启示我们:应对和避免国际金融危机对劳工权益保护的冲击和损害,要求政府必须将劳工权益保护视为政策调整之核心,要求政府不能出台违反劳动法律的政策和措施;更重要的是,要求政府必须拥有驾驭金融资本的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本国劳工权益。
[Abstract]: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is, which originated in the United States, has entered the post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is. As a global financial storm,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is has profoundly affected the protection of labor rights and interests in China. Review of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is and its impact on China's labor rights and the damage caused by many aspects, there are three main points: 1.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is has seriously affected the real economy of various countries, resulting in a large number of unemployed workers; 2. in the United States by means of financial innovation and plundering the wealth of laborer; 3. international finance the impact of the crisis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labor laws, to the detriment of labor rights.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is has made the protection of labor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China as a sovereign state different from the past, making it have the new characteristics of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and strong dependence.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is tells us: to deal with and avoid the impact of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is on labor rights protection and damage, asked the government must be the protection of workers' rights as the core of the policy adjustment, the government can not violate the requirements promulgated policies and measures of labor law; more importantly, the government must have the ability to control financial capital. To better protect their labor rights.
【作者单位】: 徐州师范大学法政学院;
【基金】:江苏省法学会2009年招标课题“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劳工权益保护问题研究”(项目编号:SFH2009A12)成果之一
【分类号】:D922.5
【正文快照】: 源起于美国的国际金融危机虽然已经进入了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但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导致的资本与劳动、生产与消费、民族国家之间的货币博弈、贸易战争等依然空前激烈,而这所有矛盾的终端受害者都是普通劳动者,也由于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的“重灾区全是新兴经济体”[1],而我国恰好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轩传树;;西方国家共产党对全球金融危机的解读[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9年02期
2 刘蜀山;高攀;;经济危机挑战劳动合同法[J];公民导刊;2009年01期
3 罗熹;;美国次贷危机的演变及对我国的警示[J];求是;2008年18期
4 乔新生;;劳动合同法“暂缓执行”就是改革倒退[J];人大建设;2009年03期
5 赵川川;;全球化与国际分配正义[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李长安;不能让农民工承担金融风暴成本[N];上海证券报;2008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路君平;糜云;;次贷危机后对我国金融监管的思考[J];成人高教学刊;2009年01期
2 李少君;;对次贷危机的一个解释:基于行为金融学的分析[J];湖北社会科学;2009年04期
3 吴国培;范起兴;倪飞焱;汤佳;;福建实施企业“走出去”战略若干问题探讨[J];福建金融;2008年02期
4 黄莹;;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对经济危机根源的思考——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视角[J];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5 许淑敏;康成杰;;禁止知识产权滥用的价值考量[J];法制与社会;2008年07期
6 郭莉;;全球化视域下的中国公务员管理制度[J];法制与社会;2009年04期
7 顾华详;;论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原因及应对法律措施的完善[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8 匡国建;;如何认识国际金融危机: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现代解读[J];南方金融;2009年09期
9 史成泽;;金融危机下高职教育应对策略[J];各界(科技与教育);2009年09期
10 李晓莉;;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原因的文献研究[J];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何志鹏;;公平贸易是否可能:WTO多哈谈判的未来[A];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二○○七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何志鹏;;公平贸易是否可能:WTO多哈谈判的未来[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七)[C];2008年
3 吴宣恭;;当前这场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纪念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2008)[C];2008年
4 孙勇;李申;;机遇与挑战并存 信心伴困境同行——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发达国家共产党的生存现状及其未来前景[A];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银玲;上市公司对外资敌意并购之反收购对策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付慧姝;国际税收情报交换制度法律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3 罗晋京;论跨国银行法律规制对国家主权的影响[D];暨南大学;2009年
4 马得懿;海上货物运输法强制性体制论[D];大连海事大学;2009年
5 王晓广;全球化背景下中西法律文化冲突论纲[D];吉林大学;2009年
6 沈明宇;全球化中的能源利益冲突与法律调控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7 刘健;论国际刑事法院管辖权[D];湘潭大学;2007年
8 孙祥壮;知识产权法治构造的理论逻辑[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9 钱继磊;论全球化对人权的影响[D];吉林大学;2007年
10 陈辉庭;论世界贸易体制的宪政化[D];厦门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康中才;次贷危机的国际传导机制、影响及对我国的启示[D];湘潭大学;2009年
2 陈震;资产证券化之特定目的机构(SPV)的法律问题研究[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09年
3 丰国如;全球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孙清芬;中国股市投资者的过度自信效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康中才;次贷危机的国际传导机制分析[D];湘潭大学;2009年
6 余宏钧;全球贸易安全与便利化法律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7 靖杭;保荐人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8 韩建;基于金融不稳定理论的美国次贷危机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9年
9 冯元元;WTO秘书处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10 汪苗;美国对华实施“双反”措施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石斌;国际关系伦理学:基本概念、当代论题与理论分野[J];国外社会科学;2003年02期
2 石斌;“非道德”政治论的道德诉求——现实主义国际关系伦理思想浅析[J];欧洲;2002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裘仁达;;岁末年初话英国[J];世界知识;1981年02期
2 史继中;;个人的命运 深刻的启示——评影片《张铁匠的罗曼史》[J];前线;1983年05期
3 李淑贤;;日本《东洋经济》杂志选定一九八二年国内外十大新闻[J];日本学论坛;1983年01期
4 段之奇;“会唱歌的石头”——访巴西伊泰普水电站[J];w,
本文编号:13444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13444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