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职业健康法律保护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16 10:01
本文关键词:劳动者职业健康法律保护研究
【摘要】:职业健康问题是随着劳动生产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生产劳动的发展而发展的。“劳动创造世界”,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通过生产劳动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们的各种需要。但是在任何生产劳动的过程中,一方面客观存在着影响劳动者安全与健康的各种危害因素;另一方面劳动者对这些危害因素的承受与抗御能力又是有限的,如果不采取措施,随时都可能发生伤亡事故或因职业危害导致职业病的发生,威胁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因此必须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来消除或控制这些危害因素,以保障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无论过去、现在或将来都是如此。本文概括介绍了劳动者职业健康的科学涵义、价值意义,分析了目前我国保护劳动者职业健康存在的不足,并通过对国外先进经验的借鉴,从立法体例、执法力度、社会关注等方面提出完善建议。 全文大约三万余字,共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劳动者职业健康的简述。本部分介绍了劳动者职业健康的科学涵义界定及保护劳动者职业健康的意义和作用,从而推导出建立相关保护劳动者职业健康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第二部分,国外劳动者职业健康法律保护的考察与借鉴。对国外先进的工业国家的相关保护制度进行分析,具体从美、英、加、日等国家的劳动者职业健康保护分析介绍,进而总结出这些国家在立法、执法、制度上的好的借鉴经验。 第三部分,我国劳动者职业健康法律保护的现状与不足分析。本部分结合我国目前的相关法律、法规,详细阐述了我国劳动者职业健康保护的现状,提出了我国劳动者职业保护存在的不足,这些不足是:没有相关的统一的法律文件,执法力度不足,社会关注不够,心理健康保护没有提上日程。 第四部分,完善我国劳动者职业健康法律保护的建议。制定一部规范全面、技术强的劳动保护的法律,然后通过法律条文的规定,从执法、权利、义务、心理保护等角度进行完善。
【关键词】:劳动者职业健康 法律保护 完善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D922.5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英文摘要4-8
- 1 引言8-10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8-9
- 1.1.1 研究的背景8
- 1.1.2 研究的意义8-9
- 1.2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9
- 1.2.1 研究的内容9
- 1.2.2 研究的方法9
- 1.3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9-10
- 1.3.1 研究的创新9
- 1.3.2 研究的不足9-10
- 2 劳动者职业健康的诠释10-16
- 2.1 劳动者职业健康的定义10-11
- 2.2 劳动者职业健康保护的理论分析11-13
- 2.3 保护劳动者职业健康的价值意义13-16
- 3 国外劳动者职业健康法律保护的考察与借鉴16-22
- 3.1 国外劳动者职业健康法律保护现状16-20
- 3.1.1 美国16-17
- 3.1.2 日本17-18
- 3.1.3 英国18-19
- 3.1.4 加拿大19-20
- 3.2 国外劳动者职业健康法律保护的评析20-22
- 4 我国劳动者职业健康法律保护现状与不足分析22-33
- 4.1 我国劳动者职业健康法律保护现状22-23
- 4.1.1 立法现状22
- 4.1.2 执法现状22
- 4.1.3 社会管理和监督现状22-23
- 4.1.4 我国劳动者职业健康现状23
- 4.2 我国劳动者职业健康法律保护的不足23-33
- 4.2.1 法律体系不完善23-26
- 4.2.2 执法监督管理的不足26-28
- 4.2.3 新型职业健康隐患的法律规定缺失28-30
- 4.2.4 劳动者职业健康法律保护缺少社会关注30-33
- 5 完善我国劳动者职业健康法律保护的建议33-48
- 5.1 构建统一、全面的立法保护体系33-38
- 5.1.1 制定统一的职业安全卫生法33-34
- 5.1.2 强化现有法律法规及配套文件34-35
- 5.1.3 完善职业危害的法律救济制度35-36
- 5.1.4 加强心理健康法律保障36-37
- 5.1.5 规范“过劳死”法律规定37-38
- 5.2 完善职业安全卫生执法体制38-41
- 5.2.1 组建一体化的执法管理部门,建立网络化执法机制38-39
- 5.2.2 提高执法水平,加大执法力度39-40
- 5.2.3 建立劳动者职业健康档案和定期检查制度40-41
- 5.3 推进社会积极参与,,加强职业健康法律保护41-44
- 5.3.1 强化用人单位法律意识,规范法律义务41-43
- 5.3.2 加强工会职权,提高工会积极性43-44
- 5.4 农民工特殊群体的职业健康法律保护44-48
- 5.4.1 完善法律规定,督促用人单位确认与农民工的劳动关系44-45
- 5.4.2 针对农民工工作范围,开展针对性专项执法45-46
- 5.4.3 建立农民工培训保障体系46-48
- 6 结语48-49
- 致谢49-50
- 参考文献50-52
- 附录5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邵芬,于定明;论劳动者职业卫生保护权[J];当代法学;2003年04期
2 孙冰心;;职业安全权的价值透视[J];当代法学;2007年05期
3 王守俊;;试论职业安全卫生立法——国际经验与我国的调整与选择[J];法学杂志;2010年07期
4 郭捷;;论劳动者职业安全权及其法律保护[J];法学家;2007年02期
5 郭晓玲;;关于“过劳死”的法律规范分析[J];法制与社会;2009年10期
6 张树岭;日本过劳死现象成因分析[J];改革与理论;2002年06期
7 蒋冬梅;;SA8000对我国劳动者权益保障的启示[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8 张剑虹;楚风华;;国外职业安全卫生法的发展及对当代中国的启示[J];河北法学;2007年02期
9 吴丽萍;;国外经验背景下我国劳动者职业安全的法律保护[J];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10 孙青;;浅议劳动者的职业安全卫生权及其实现途径[J];中国商界(上半月);2010年05期
本文编号:5481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548101.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