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劳务派遣中雇主责任的分配
本文关键词:论劳务派遣中雇主责任的分配
【摘要】:派遣工与派遣单位、用工单位形成一重劳动关系,派遣单位、用工单位作为共同雇主参与到这一劳动关系中。但《劳动合同法》对劳务派遣劳动关系缺乏清晰界定,以致在雇主责任分配制度中存在诸多缺陷。为保护派遣工权益,应在劳务派遣中构建科学合理的雇主责任分配制度,对雇主责任的主次划分和雇主责任的承担方式等事项作出合理安排。
【作者单位】: 广东商学院法学院;
【关键词】: 劳务派遣 劳动关系 雇主责任 责任分配
【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09GG-02) 广东商学院人文社科博士项目(08BS82003) 广州市2011年社科规划项目(11Y54)
【分类号】:D922.5
【正文快照】: 一、劳务派遣劳动关系与雇主责任雇主责任本是民法之侵权法上的一个概念,是指雇员在执行雇佣事务过程中致人损害,应由雇主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1]。而在劳动法学界,可以将“用人单位”称为“雇主”,进言之,用人单位应承担的义务或责任,也可视为雇主应承担的义务或责任。因此,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桦;袁雪石;;“第三姓”的法律承认及规范[J];法商研究;2007年01期
2 黎建飞;;“派遣劳动”应当缓行[J];法学家;2005年05期
3 张玲;朱冬;;论劳务派遣中的雇主责任[J];法学家;2007年04期
4 谢德成;;劳动派遣机构与用人单位之比较[J];河北法学;2006年12期
5 李双元;黄为之;;论和解合同[J];时代法学;2006年04期
6 马延军;;法律视野下的劳动力派遣[J];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7 常凯;李坤刚;;必须严格规制劳动者派遣[J];中国劳动;2006年03期
8 赵小仕;;劳务派遣就业与相关问题研究[J];理论学刊;2006年01期
9 周刚志;;公物概念及其在我国的适用——兼析《物权法草案(征求意见稿)》相关条款[J];现代法学;2006年04期
10 何小勇;;劳动派遣用工的法律规制[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何小勇;;劳动权益保护的坚持或妥协——论对劳动派遣用工的法律规制[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垠红;侵权法上安全保障义务之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岩;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人才租赁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5年
2 王孟妮;劳动派遣制度的法律分析[D];四川大学;2005年
3 陈刚;河南省通信公司劳动关系改善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4 朱雯雯;对多重劳动关系的法律规制之探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5 薛孝东;劳动力派遣的理论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6 郑文涛;论劳动关系[D];兰州大学;2006年
7 王珏;从劳动关系非标准化看事实劳动关系[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8 韩方方;论我国劳动力派遣立法[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9 张威;劳动派遣及其法律规制[D];吉林大学;2006年
10 李戈;劳动者派遣若干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重光;;用工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之分析[J];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2 张弟容;;论劳务派遣制度下的逆向派遣问题[J];宜宾学院学报;2008年11期
3 孙秀成;;以规范的劳务派遣构建高校和谐的劳动关系[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4 范重光;;论劳务派遣员工与用工单位的合同法律关系[J];上海企业;2010年01期
5 田玉莲;;被派遣劳动者与用工单位之间的法律关系分析[J];法制与社会;2011年23期
6 石晓天;;劳权的困境——对派遣劳动者权益的思考与探析[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7 方江宁;;劳务派遣中受遣员工权利保护法律问题探讨[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8 周国良;许建宇;;再谈劳务派遣用工[J];中国劳动;2009年04期
9 孙联明;;关于高校非事业编制员工劳动关系管理的思考[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10 杨美荣;;劳务派遣中劳动者致害第三人责任承担的制度适用厘清[J];法制与社会;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于博;;完善和规范我市劳务派遣用工的对策建议[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横井和彦;窦少杰;孟建兵;;七、从“劳务派遣”说开去——中日劳务派遣及其相关制度的比较研究[A];2010中国国有经济发展论坛暨“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国有经济战略调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孙亦浩;;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来解决劳动关系方面的矛盾[A];纪念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发表五十周年理论研讨会文集[C];2007年
4 刘毓帅;;重塑我国劳动者群体尊严的基本途径[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政府管理创新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学术年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10·专刊2)[C];2011年
5 潘旦;;金融危机背景下私营企业劳动争议研究——以温州市为例[A];“关注省情民意、促进社会和谐”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勇;警惕劳务派遣出现“多角”复杂关系[N];工人日报;2008年
2 北京大学教授、中国法学会社会法学研究会会长 贾俊玲;善用劳务派遣[N];人民日报;2008年
3 孙瑞灼;莫让“劳务派遣”成规避新法手段[N];经济参考报;2007年
4 记者 李京华;劳务派遣:同工不同酬,埋下隐患[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5 徐妤 广东省广州市人社局;安排劳务派遣工超时加班应该如何处罚[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1年
6 川工;关于规范劳务派遣的立法建议[N];工人日报;2006年
7 关彬枫;以立法规制无序失范、迅速膨胀的劳务派遣[N];工人日报;2007年
8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 胡高崇;劳务派遣被滥用 职工权益难保障[N];人民政协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潘从武;完善规章规范管理劳务派遣[N];法制日报;2011年
10 孙瑞灼;劳务派遣亟待堵上法律缺口[N];市场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冰心;劳务派遣法律规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2 黄昆;劳动法主体体系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3 沈同仙;劳动力派遣中的政府规制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4 蔡毅芬;劳动争议仲裁制度之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5 刁慧娜;高校教师劳动合同法律适用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吉达珠;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实证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7 程武龙;公务员劳动基本权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8 丁建安;企业劳动规章的法律效力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9 李凌云;劳动权保障的国际标准及其发展趋势[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10 胡玉浪;劳动报酬权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硕;劳务派遣中雇主的责任及法律风险防范[D];吉林大学;2011年
2 高tq;国有企业劳务派遣管理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3 康皓;我国劳务派遣用工难点问题研究及其政策建议[D];内蒙古大学;2011年
4 赵琳琳;劳务派遣连带责任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5 张奇;劳务派遣之负效应与应对机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6 尹晨臣;现阶段我国劳务派遣中的劳资关系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7 高丽华;“三性”原则视角下我国劳务派遣立法发展方向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张亚琦;论劳务派遣用工中若干实践问题及制度完善[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9 曲智;完善劳务派遣法律规制的若干思考[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10 王艳军;我国劳务派遣法律制度的缺陷与完善[D];湘潭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7637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7637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