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劳务派遣岗位“临时性”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有关劳务派遣岗位“临时性”的研究
【摘要】:实践中,劳务派遣用工被长期化、主流化,严重背离了"在临时性工作岗位上使用劳务派遣人员"的立法初衷,本文对我国地方政府以及美国、欧盟、日本等主要国家有关"劳务派遣期限"的法律法规进行了研究,提出"用工单位在同一岗位上连续使用劳务派遣人员的时间不得超过1年,否则,自用工单位在同一岗位上连续使用劳务派遣人员满1年之次日起,视为用工单位与劳务派遣人员之间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确有必要延长使用的,经用工单位所在地的劳动行政部门审批,可以延长一次,延长期限以6个月为限"的立法建议。
【作者单位】: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关键词】: 劳务派遣 临时性 派遣期限
【分类号】:D922.5;F249.2
【正文快照】: 我国《劳动合同法》第六十六条规定“:劳务派遣一般在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实施。”这是我国对劳务派遣岗位适用范围的原则性、概括性规定。据此,劳务派遣用工是作为对传统用工形式的必要补充而存在的。但是,由于缺乏具体的衡量标准和罚则,越来越多的企业正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蔡和平;;德国雇员转让法及其发展[J];中国劳动;2006年07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康桂珍;;主要发达国家劳务派遣法律规制情况概述[J];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2 谢德成;;我国劳务派遣立法的模糊性及其改进路径[J];法学;2011年08期
3 张帆;;劳务派遣的法律规制模式、理念与规则——基于《侵权责任法》对劳务派遣雇主责任规定的考量[J];北方法学;2011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沈同仙;劳动力派遣中的政府规制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汝华琴;论劳务派遣发展中的政府指导[D];苏州大学;2011年
2 杨兟;小议劳务派遣中现存的问题和对策[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3 沈巍静;外企代表处劳动派遣的市场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戴广龙;劳务派遣中雇主责任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张伟;我国劳务派遣法律问题研究[D];宁波大学;2011年
6 韩强;试论劳务派遣的法律规制及其完善发展[D];复旦大学;2009年
7 孙家宇;劳务派遣法律制度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8 高丽华;“三性”原则视角下我国劳务派遣立法发展方向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康皓;我国劳务派遣用工难点问题研究及其政策建议[D];内蒙古大学;2011年
10 王鑫;劳动派遣的法律思考[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英凤;;遏制劳务派遣泛滥需法律“给力”[J];工会博览(下旬刊);2011年06期
2 李齐放;刘红珍;;企业以劳务派遣形式用工的风险及其应对[J];人力资源管理;2011年07期
3 杨鹏飞;;国有企业滥用劳务派遣现象分析[J];上海企业;2011年08期
4 龙继寿;;劳务派遣用工的风险及防范[J];四川劳动保障;2011年05期
5 陈英凤;;遏制劳务派遣泛滥需法律“给力”[J];人才资源开发;2011年08期
6 胡高崇;;劳务派遣乱象纷繁 同工同酬形同虚设[J];法庭内外;2011年08期
7 李一然;;劳务派遣中的四大侵权现象[J];劳动保障世界;2011年07期
8 王志广;;劳务派遣的利与弊[J];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2011年08期
9 本刊记者;;努力推动劳务派遣用工的依法规范[J];中国工运;2011年08期
10 谢德成;;我国劳务派遣立法的模糊性及其改进路径[J];法学;201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于博;;完善和规范我市劳务派遣用工的对策建议[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横井和彦;窦少杰;孟建兵;;七、从“劳务派遣”说开去——中日劳务派遣及其相关制度的比较研究[A];2010中国国有经济发展论坛暨“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国有经济战略调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汤碧琴;劳务派遣,不能自己派给自己[N];宁波日报;2008年
2 新疆石油管理局劳务中心 邹新和 梁斌;我国劳务派遣法律制度的现状及完善[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9年
3 中国工商银行 周善君;劳务派遣员工利益保护机制分析[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9年
4 胡泉;谈劳务派遣中劳动者报酬标准[N];上海金融报;2009年
5 陈英凤;遏制劳务派遣泛滥贵在用法[N];中国妇女报;2011年
6 记者 沈刚 王娇萍 郑莉;将立法解决劳务派遣用工不规范问题[N];工人日报;2011年
7 记者 顾晓红;每4名企业员工中有1名劳务派遣工[N];联合时报;2011年
8 记者 刘栋;上海将控制劳务派遣用工规模[N];文汇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耿雁冰 实习记者 葛育民;国企阻力:劳务派遣“条例”变“办法”[N];21世纪经济报道;2011年
10 金海燕;劳务派遣不能成为劳动保护盲区[N];农民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孙冰心;劳务派遣法律规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2 沈同仙;劳动力派遣中的政府规制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3 黄昆;劳动法主体体系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4 刁慧娜;高校教师劳动合同法律适用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赵卫锋;《劳动合同法》与和谐劳聘关系的构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晨臣;现阶段我国劳务派遣中的劳资关系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2 郭颖;法治视野下劳务派遣制度的完善[D];陕西科技大学;2010年
3 高丽华;“三性”原则视角下我国劳务派遣立法发展方向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张亚琦;论劳务派遣用工中若干实践问题及制度完善[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5 曲智;完善劳务派遣法律规制的若干思考[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6 张轶;论我国劳务派遣法律制度的问题与完善[D];安徽大学;2010年
7 胡顺松;我国劳务派遣的若干法律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8 王硕;劳务派遣中雇主的责任及法律风险防范[D];吉林大学;2011年
9 高tq;国有企业劳务派遣管理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10 尹艳姣;美国劳务派遣法律制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8205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8205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