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劳动法论文 >

如何调整劳动仲裁与劳动诉讼当事人的衔接

发布时间:2017-10-01 17:36

  本文关键词:如何调整劳动仲裁与劳动诉讼当事人的衔接


  更多相关文章: 代表人诉讼 劳动争议处理 共同诉讼 集体争议 集体合同争议 仲裁当事人 诉讼当事人 民事诉讼法 劳动仲裁 诉讼标的


【摘要】:正 我国现行的劳动争议处理采用的是“一调一裁两审”的处理机制。虽然调解也是该机制中的一环,但由于具有可选择性,因此,最具有法律意义的制度是劳动争议仲裁和劳动争议诉讼制度。而劳动争议仲裁当事人与劳动争议诉讼当事人在衔接中存在严重的问题。
【作者单位】: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关键词】代表人诉讼 劳动争议处理 共同诉讼 集体争议 集体合同争议 仲裁当事人 诉讼当事人 民事诉讼法 劳动仲裁 诉讼标的
【分类号】:D922.5
【正文快照】: 我国现行的劳动争议处理采用的是“一调一裁两审”的处理机制。虽然调解也是该机制中的一环,但由于具有可选择性,因此,最具有法律意义的制度是劳动争议仲裁和劳动争议诉讼制度。而劳动争议仲裁当事人与劳动争议诉讼当事人在衔接中存在严重的问题。 一、由《企业劳动争议处理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双平;蔡立旺;;典型案例引发的农业技术司法鉴定问题的思考[J];安徽农学通报;2006年09期

2 彭晓芋,季淑娟;乙肝病毒携带者就业困境及其救济[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3 张小涛;;试论行政抗诉制度[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4 霍海红;;主观证明责任逻辑的中国解释[J];北大法律评论;2010年02期

5 许建宇;;“用工”法律问题初探[J];北方法学;2009年03期

6 丁建安;;企业劳动规章的法律性质辨析——兼评我国企业劳动规章法律制度[J];北方法学;2009年03期

7 肖建华;正当当事人理论的现代阐释[J];比较法研究;2000年04期

8 何正兵;我国体育仲裁程序制度的建构[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11期

9 肖建华,吴小隆;非正当当事人及其更换的法理分析[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10 毕玉谦;证据保全程序问题研究[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龚家林;;浅议立法语词规范化[A];边缘法学论坛[C];2005年

2 ;效率与保障:调解机制如何在我国民事争议解决中发挥作用[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刘沛佩;;浅析劳务派遣的《劳动合同法》规制[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8年

4 何丽新;付超伟;康南;陈悦;朱明;;无单放货实务问题研究——国内各级法院153个无单放货案件之分析[A];中国律师2005年海商法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马维山;;承包合同形式下事实劳动合同关系的辨析[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国庆;解雇权限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杨瑞;民事审级制约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3 穆随心;劳动法“倾斜保护原则”正义价值探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陈龙帝(Mr.Vitoonthep Nawadejo);劳动规章制度立法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5 刁慧娜;高校教师劳动合同法律适用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李斌峰;劳动者法律人格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7 龚赛红;医疗损害赔偿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8 孙加瑞;公司股东权诉讼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9 吴华;行政诉讼类型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10 解志勇;论行政诉讼审查标准[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芳;我国经济性裁员法律适用问题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徐晓影;论行政诉讼简易程序[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3 孟兆芳;以人为本视角下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4 张原;解雇事由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周智军;中国对日外派劳务人员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吴松恩;雇主责任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路遥;可撤销劳动合同的法理分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袁洪君;企业劳动规章合法性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9 凌湛;事实劳动关系法律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10 曲智;完善劳务派遣法律规制的若干思考[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军荣;对我国现行劳动争议仲裁制度的几点思考[J];人口与经济;2003年S1期

2 董保华;论劳动争议处理体制中“裁审关系”[J];中国劳动;2004年03期

3 史建刚;赵富华;李卫东;;关于企业工伤劳动争议仲裁案的反思[J];现代商业;2010年21期

4 陈亚东;论我国劳动争议仲裁制度的完善[J];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5 廖依娜;;中小股东的诉讼问题——浅谈中小股东权益救济之诉讼途径[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5期

6 张志强;劳动争议仲裁与诉讼的冲突及协调[J];法律适用;1999年06期

7 杨守业,辛磊;合法权益被侵害 切记“60日”内找仲裁[J];劳动保护;1999年07期

8 杨凌雪;;劳动争议及其解决[J];北京石油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9 卜开明;试论我国代表人诉讼制度的完善[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10 管礼明;论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J];中国劳动;1994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小静;;环境民事诉讼中的集团诉讼机制[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四)[C];2006年

2 陈s,

本文编号:9548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9548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026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