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促进就业社会责任立法研究
本文关键词:企业促进就业社会责任立法研究
【摘要】:促进就业是当前我们践行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也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形式。承担促进就业的社会责任既是企业的道德义务,又是企业的法律义务,它主要体现在企业促进公平就业、促进雇员培训、促进就业稳定和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的责任等方面。我国应当加强企业促进就业责任的立法工作,促使企业更好地履行相关社会责任。
【作者单位】: 重庆大学法学院 重庆工商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 促进就业 立法完善
【基金】:重庆市科委科技计划项目“促进就业法律制度研究”(CSTC2005(E9065))成果。
【分类号】:D922.29;D922.5
【正文快照】: 国外一直十分强调企业在促进就业方面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并注重将这种责任进行法律化,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立法经验。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学界和实务界过于重视政府在促进就业方面的职责和功能,而忽视了企业在这方面的巨大作用。国内现有立法尽管在企业承担促进就业责任方面已经有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勇,宋豫;论失业保险待遇给付[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晓珂;论我国《公司法》修改中对董事注意义务规则的完善——兼析业务判断规则对董事注意义务的衡平[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2 何伦坤;;公司社会责任正当性及其司法化研究[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3 蒋月;;我国人民法院应当设立劳动法庭[J];河北法学;2007年11期
4 陈国权,徐碧波;制度不确定与民营企业家政治参与[J];新视野;2005年01期
5 陈训波;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对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的影响[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02期
6 王华;;在放松管制与强化管制之间寻求平衡[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7 潘义宁,李永捷;我国劳动就业NG0组织的类型及职能分析[J];天府新论;2004年02期
8 白呈明;股份有限公司监督机制的发展趋势[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9 陈李宏;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探析[J];广西社会科学;2002年06期
10 高勇强,田志龙;政治环境、战略利益与公司政治行为[J];管理科学;200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康纪田;;论矿业安全供给主体的私人性趋向——基于法经济学的研究视角[A];第一届全国安全科学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李勇胜;;现行土地储备制度的法律依据及特征[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哲;政府干预经济机制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2 张秀萍;环境保护社会制度建构的理论分析[D];山西大学;2007年
3 田虹;企业社会责任效应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4 刘美玉;企业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与相互制衡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5 崔刚;会计治理论[D];东北财经大学;2006年
6 徐光华;基于共生理论的企业战略绩效评价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7 吴金明;基础设施领域的公企业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8 徐雪松;企业慈善行为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9 庞梅;法律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与作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10 王有茹;董事责任险需求研究及对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检验[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令;农资企业的社会责任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7年
2 张海涛;比较公司治理及我国公司治理改革的路径选择[D];华东政法学院;2007年
3 易军;公司治理中的利益冲突与平衡[D];华东政法学院;2007年
4 张利;公司职工参与制度研究[D];安徽大学;2007年
5 王慧;基于社会责任的公司治理结构法律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7年
6 陈玉峰;论反不正当竞争法对识别性标识的法律规制[D];安徽大学;2007年
7 龙丽丽;我国航运市场反不正当竞争法律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8 王焱;论商业贿赂行为的认定[D];华东政法学院;2007年
9 黎生;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10 黄劲;治理商业贿赂法律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代富;国外企业社会责任界说述评[J];现代法学;2001年03期
2 于新循;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及其立法初探[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3 陈荣卓,邓姗姗;企业社会责任与我国《政府采购法》的完善[J];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4 武玉芳;企业社会责任探析[J];理论学刊;2004年06期
5 林军;企业社会责任的社会契约理论解析[J];岭南学刊;2004年04期
6 曾金胜;水危机下的企业社会责任[J];时代潮;2004年14期
7 刘继峰,吕家毅;企业社会责任内涵的扩展与协调[J];法学评论;2004年05期
8 陈荣卓;从企业社会责任视角论我国《政府采购法》的完善[J];行政与法;2004年07期
9 杨福林;建立企业社会责任的主要环节[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10 段昆仑;企业社会责任与构建和谐社会[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文涛;刘刚;;企业管理最新趋势跟踪研究报告[A];“2004年全国企业管理创新大会”资料汇编[C];2004年
2 本刊编辑部;;SA8000体系认证制度简介[A];湖北省罐头工厂代号考评工作专题会议论文集[C];2004年
3 刘大洪;廖建求;;论国有资产管理法的和谐机制——在和谐社会理念的拷问之下[A];城市经济与微区位研究——全国城市经济地理与微区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王妍;;论资本市场中的企业社会责任[A];城市经济与微区位研究——全国城市经济地理与微区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姜明;;论出版企业的双重责任[A];出版转制与编辑工作——中国编辑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胡道玖;;民营企业社会责任与保障员工的可行能力[A];第13次中韩伦理学讨论会国内学者论文集[C];2005年
7 李文臣;;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对中国企业的影响[A];第13次中韩伦理学讨论会国内学者论文集[C];2005年
8 赵世平;;企业社会责任的管理心理学分析[A];2005现代服装纺织高科技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郑辉;杨恒雨;;强化企业社会责任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暨“政府行政能力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余玲艳;张德;;企业能为绿色GDP做什么:中国企业伦理视角[A];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丽丽;“自觉资本主义与企业社会责任运动”[N];学习时报;2001年
2 王立新;企业道德规范与企业发展[N];安徽日报;2002年
3 冯美丽;同质化如何创品牌[N];中国质量报;2002年
4 辜明安;企业社会责任:企业家的经营理念[N];经理日报;2002年
5 ;劳动者与企业权益保障[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2年
6 本报记者杜鹃○中国社科院世经所副所长李向阳;企业社会责任首先是对股东负责[N];中华工商时报;2002年
7 张秀烨;会计如何肩负起社会责任[N];中国财经报;2003年
8 朱彬 黄玫 ;SA8000可能成为出口新壁垒[N];中国纺织报;2003年
9 黎红;来自SA8000的约束[N];中国化工报;2003年
10 本报记者 齐馨;通过工会为管理争取主动[N];财经时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刘长喜;利益相关者、社会契约与企业社会责任[D];复旦大学;2005年
2 廖朝晖;企业并购的伦理审视[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3 郭红玲;基于消费者需求的企业社会责任供给与财务绩效的关联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4 陈留彬;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理论与实证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5 董军;企业社会责任研究[D];东南大学;2005年
6 龚明晓;企业社会责任信息决策价值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7 徐光华;基于共生理论的企业战略绩效评价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8 霍季春;企业公民: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匡正与超越[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9 赵丰年;企业社会责任的宏观经济动因与促进策略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季红;生产安全:企业社会责任的核心[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2 李婧;论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3 陈阳;社会转型与企业社会责任[D];吉林大学;2005年
4 邹兵;企业社会责任与SA8000标准[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5 邵蕾琼;论从企业办社会到企业社会责任[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6 白文星;国有企业对员工社会责任的法社会学分析[D];四川大学;2005年
7 王兵;企业社会责任与管理伦理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8 皮菊云;中美两国企业社会责任对比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5年
9 王靓;利益相关者角度的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10 骆建艳;企业社会责任的费用效益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9558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9558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