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专利无效宣告程序中使用公开的证明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31 07:47
【摘要】:一直以来在无效宣告案件审查及司法实践中,一项专利是否因在先使用行为而使其技术方案被提前公开都是一个难点,所以通过对现有规定和无效宣告案例进行分析梳理,明确专利无效宣告程序中使用公开的证明规则并对其相关制度进行完善,对于实现专利无效宣告程序保障公众利益、提高专利质量的功能具有重要意义。以使用公开为决定要点,检索日期截止2017年12月31日,检索到289个无效宣告案例,筛选其中实用新型专利和发明专利的无效决定,实际作为分析样本案件185例。在对这些案例进行阅读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了实践中使用公开的证明难点,以及专利复审委员会在无效宣告审查中对于证明标准、证明责任、调查取证职能的发挥以及具体证据认定等方面态度。在无效宣告程序实践中,对于证明标准,总体来看,采用的是高度盖然性证明标准;对于举证责任分配,基本采用了民事诉讼中“谁主张、谁举证”的分配原则,在特殊情况下,综合无效宣告请求人和专利权人的举证能力和待证事实的性质,根据一般原则分配举证责任可能产生不公正的结果时,则会适用举证责任的倒置;对于调查收集证据程序的启动,专利复审委员持谨慎态度;在证据认定方面,通过对证据出现频率和案件争议焦点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以下四种证据的认定存在难点或争议:即域外证据形式要求的审查、网络证据的真实性和公开时间认定、保密协议在公开性认定中的作用以及产品说明类证据的真实性和关联性认定,本文经过对案例的进一步分析归纳,明确了专利复审委员会在审查实践中对于证据认定的做法,为当事人的举证活动以及法律的进一步修改完善提供了有益参考。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以销售行为为例,得出证明销售行为导致技术方案公开所需条件的启示。并对无效宣告程序中使用公开的证明规则和证据认定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是在无效宣告程序中使用公开的证明标准应当在“高度盖然性”标准的基础上适当向行政诉讼中的明显优势证据标准以及优势证据标准倾斜;二是将行政诉讼中对举证责任的规定写入专利无效请求阶段,并将适用举证责任倒置的情况写入法律规定中;三是放宽专利复审委员会对调查收集证据的条件;四是完善《专利审查指南》中有关证据认定的规定。
【图文】:

专利


。,,设备制造领域,厂家往往可以根据买家的需要对技术图纸的参数进行更此类资料上的技术信息就不能对应地反映实际使用时大众所得知的技术3我国以使用公开为决定要点的无效宣告案例概况逡逑专利复审委员会网页提供各年专利无效案例的检索与下载服务,笔者以“使用公开”为检索条件,检索日期截止2017年12月31日之前的所有检索到案件共计289例。因为外观设计的无效判定没有技术文本对照,查方法和侵权判定规则都较发明和实用新型有很大的不同,所以本文仅用新型专利和发明专利的无效决定,实际作为分析样本案件185例。无请求宣告无效的专利(以下简称涉案专利)来源于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系统?。逡逑从案件处理结果来看,维持有效的:129个,部分无效的:17个,,全部无。由此可见,以使用公开为由提起的无效宣告请求,其无效成功率远低宣告请求案件的无效成功率,这也从结果上证实了使用公开的证明难度。逡逑

构成图,销售行为,专利技术,使用方式


不同领域的技术方案要被证明已经使用公开的逡逑难度是不一致的。如图2.2.3.2所示,为涉案专利技术构成图,所示的是涉案专利数逡逑量排在前十的技术类别。从图中可以看出,整体上,涉及设备和材料类技术的专利,逡逑尤其是与大型设备和耐用材料有关的专利,其数量上远多于涉及方法类技术的专利。逡逑这是由于大型设备和耐用材料具有固定的形态和相对持久的特征,他们在证据的保逡逑存上能够保持技术特征相对完整,保存时间也较长,因此,此类证据所承载的信息逡逑更可能显示其具体的公开时间和当时的技术特征。以大型设备和耐用材料等所涉及逡逑的类似技术与涉案专利的申请时间及其技术方案进行比较,更有可能证明该技术己逡逑经“使用公开”的事实,实现请求该无效专利的目的。相对的,由于小型设备或消逡逑耗类产品无法相对持久的保持其技术特征、方法类技术不具有固定的形态,所以所逡逑能获得的证据
【学位授予单位】:湘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D923.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迎春;;外观设计专利无效宣告程序中的转用问题[J];法制与社会;2017年01期

2 杜蓓蕾;安中业;;论我国专利无效宣告制度的完善[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7年06期

3 吕媛;张鹏;;浅析专利无效宣告请求审查行为基本属性——以行政行为效力为视角[J];中国发明与专利;2015年01期

4 张鹏;;专利无效宣告程序中的“一事不再理”[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4年05期

5 倪静;;论我国专利无效宣告程序的完善——美、日、德三国制度比较及启示[J];江西社会科学;2013年06期

6 徐晖,张劲松,李永杰;专利无效宣告请求中“新的证据”的界定[J];安徽科技;2004年10期

7 吴玉和;;专利无效宣告程序[J];中国专利与商标;2001年04期

8 崔国振;;在专利无效宣告案件中,应当如何认定网络公开证据?[J];证据学论坛;2010年00期

9 林瑞云;;网络证据在专利无效宣告程序中的应用[J];专利代理;2018年01期

10 姚丹;刘佳;;浅议专利无效宣告程序中权利要求书的修改方式[J];中国发明与专利;2017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何伦健;;论专利无效宣告程序的公益性及其完善[A];专利法研究(2006)[C];2007年

2 刘国伟;;专利无效宣告程序中的当事人主义与依职权审查若干问题的研究[A];全面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加快提升专利代理服务能力-2011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暨第二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刘迎春;;浅谈专利无效宣告过程中的证明标准[A];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支撑创新型国家建设-2012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第三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选编(第二部分)[C];2011年

4 张遵逵;;各国(地区)专利无效宣告程序比较研究[A];专利法研究(1991)[C];1991年

5 崔国振;;专利无效宣告制度的价值及其优化研究[A];专利法研究(2009)[C];2010年

6 刘国伟;;专利无效宣告程序中的当事人主义若干问题的研究——兼论当事人主义与依职权审查的融合关系[A];专利法研究(2009)[C];2010年

7 李珍珍;;论无效宣告程序中部分技术方案应予无效时权利要求的处理[A];2014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第五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第三部分)[C];2014年

8 滕蕾;夏颖;;技术标准类文件在无效宣告程序中对专利“三性”的影响[A];2013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暨第四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汇编第三部分[C];2013年

9 张鹏;;专利无效宣告程序基本模式与阶段证明责任论——职权探知主义下的主观证明责任与客观证明责任分离[A];专利法研究(2011)[C];2012年

10 张鹏;;论《专利法实施细则》修改对专利无效宣告制度的完善[A];全面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加快提升专利代理服务能力-2011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暨第二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 昌学霞 樊延霞 何苗;专利无效宣告程序中如何提供域外网络证据[N];中国知识产权报;2017年

2 本报记者 马燕;华为三星专利大战国内大局已定 三星62%专利被判无效[N];证券日报;2017年

3 徐清平;首例GUI外观设计专利无效宣告请求案特点与影响[N];中国知识产权报;2016年

4 本报记者 陈婕;2017提质量 增效益 强服务[N];中国知识产权报;2018年

5 王晓东;专利无效宣告程序中权利要求书的非典型性修改[N];中国知识产权报;2015年

6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化学申诉一处 王晓东;专利无效宣告程序中权利要求书修改的例外情形[N];中国知识产权报;2015年

7 本报记者 陈婕;远程审理:搭建异地口审新通道[N];中国知识产权报;2016年

8 本报记者 陈婕;远程审理:开启便民服务新通道[N];中国知识产权报;2018年

9 高北;专利无效宣告请求人应证明该专利无创造性[N];人民法院报;2005年

10 记者 赵建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举行成立30周年座谈会[N];中国知识产权报;201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婵;制药企业的知识产权运用行为与政府政策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瞿炼;专利无效宣告程序中使用公开的证明问题研究[D];湘潭大学;2018年

2 翁建新;论专利无效宣告程序的重构[D];河北大学;2007年

3 王璐;关于专利无效宣告诉讼的探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4 王伟;专利无效宣告请求中的网络证据问题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5 李德宝;专利申请审查及专利无效宣告程序中禁止反悔原则的适用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2年

6 曹海军;专利无效宣告效力制度的解释[D];湘潭大学;2017年

7 贺保平;专利权无效诉讼法律性质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8 张瑞杰;专利循环诉讼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

9 隆瑾;专利无效对比文件及其获取研究[D];湘潭大学;2012年

10 林海滨;论专利侵权诉讼与专利无效程序的一体化安排[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6087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26087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3d4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