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数人侵权之共同诉讼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01 19:50
【摘要】:数人侵权以及共同诉讼制度在我国实体法与诉讼法中的地位不可忽视。我国现行的共同诉讼制度要求诉讼标的是共同的或同一种类。对于当事人适格的严格限制使得这种单一模式的共同诉讼形式落后于司法实践的需要,与我国侵权类型多样化的发展互不相容。由于诉讼形态单一使得我国数人侵权案件在立法与司法实务上存在巨大的鸿沟: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52条的规定,在共同诉讼类型上划分的依据是诉讼标的;而在司法实务中,法官在数人侵权纠纷涉诉被告的选择上则采用实用主义这种经济、高效的策略,追求案情清晰以及权责明确,依据案件事实选择适用《侵权责任法》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在必要共同诉讼和普通共同诉讼之间徘徊。论文的第一章介绍了曾经轰动全国的齐二药假药案,简要评析案件审理过程以及对共同诉讼制度研究的启示。第二章概述了我国数人侵权中的共同诉讼,从概念展开述及其特征,由此发现我国共同诉讼在数人侵权方面存在的问题。第三章分别考察了大陆法系及英美法系代表国家德国和美国的共同诉讼概念、分类及实体法依据,对比我国现行制度,分析其可借鉴之处。第四章对我国数人侵权之共同诉讼制度的完善提出更切实际的建议,认为有必要重新定义必要共同诉讼形态,依据改革后的共同诉讼形态来更好地衔接第三人参诉制度,适度调整共同诉讼人内部规则。
【学位授予单位】:甘肃政法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D925.1;D92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亚新;;第三人参与诉讼的制度框架与程序操作[J];当代法学;2015年02期

2 王亚新;;“主体/客体”相互视角下的共同诉讼[J];当代法学;2015年01期

3 王亚新;;诉讼程序中的实体形成[J];当代法学;2014年06期

4 张兴泉;;无意思联络数人侵权责任承担模式探究[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年02期

5 张永泉;;必要共同诉讼类型化及其理论基础[J];中国法学;2014年01期

6 肖建国;黄忠顺;;数人侵权责任诉讼模式研究[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7 曹险峰;;数人侵权的体系构成——对侵权责任法第8条至第12条的解释[J];法学研究;2011年05期

8 程啸;;论无意思联络的数人侵权——以《侵权责任法》第11、12条为中心[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9 冷鸿滨;;论我国必要共同诉讼制度的完善[J];大众商务;2010年16期

10 蔡彦敏;;“齐二药”假药案民事审判之反思[J];法学评论;2010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林惠;无意思联络共同侵权的认定及责任承担[D];西南科技大学;2015年

2 杨俊;论必要共同诉讼[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3 李夫玲;论必要共同诉讼[D];复旦大学;2011年

4 杨建平;论我国必要共同诉讼制度的完善[D];复旦大学;2010年

5 石毅鹏;论类似的必要共同诉讼[D];湘潭大学;2008年

6 陈燕林;必要共同诉讼制度构建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7 梁俊雪;共同诉讼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7372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27372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e70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