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间多属性决策问题研究综述
本文选题:区间数 切入点:多属性决策 出处:《模糊系统与数学》2013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从区间数决策矩阵的规范化方法、属性权重的确定及区间数决策矩阵的排序方法三方面对现有的区间多属性决策问题研究的主要成果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对研究方法进行了分析和评价,最后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探讨了该问题未来的研究前景。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main research results of interval multiple attribute decision making problems are summarized and summarized from three aspects: normalization method of interval number decision matrix, determination of attribute weight and ranking method of interval number decision matrix. The research methods are analyzed and evaluated. Finally, the full text is summarized, and the future research prospect of this problem is discussed.
【作者单位】: 滁州学院数学科学学院;安徽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1071002) 安徽高等学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KJ2013Z243) 滁州学院应用数学科技创新团队项目(CXTD201102) 滁州学院院级科研项目(2010kj007z)
【分类号】:C93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方霞;陈华友;;确定区间数决策矩阵属性权重的方法——熵值法[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5期
2 吴彩虹,陈常青;区间数多属性决策的一种ELECTRE方法[J];长沙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3 朱方霞;改进的TOPSIS法[J];滁州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4 尤天慧,樊治平;区间数多指标决策的一种TOPSIS方法[J];东北大学学报;2002年09期
5 樊治平,张全;具有区间数的多属性决策问题的分析方法[J];东北大学学报;1998年04期
6 樊治平,宫贤斌,张全;区间数多属性决策中决策矩阵的规范化方法[J];东北大学学报;1999年03期
7 徐泽水,达庆利;区间型多属性决策的一种新方法[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4期
8 于永生;刁联旺;;区间数多属性决策的Monte Carlo方法[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9 朱方霞,陈华友;基于可能度的决策矩阵排序的一种新方法[J];系统工程;2005年07期
10 周文坤;;一种不确定型多属性决策的组合方法[J];系统工程;2006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Research on Site Selection Model of Distribution Center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J];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2011年04期
2 ;Evaluation on the Risks of Agricultural Industrial Chain Based on FAHP——A Case of Regions Inhabited by Ethnic Groups in Wuling Mountain[J];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2011年08期
3 朱云鹃;;创新型企业评价方法优选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4 朱方霞;陈华友;;确定区间数决策矩阵属性权重的方法——熵值法[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5期
5 陈华友;陈启明;王慧;;基于相对熵的不确定性群决策集成方法[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6 陈启明;陈华友;;一类组合预测模型的权系数确定的Shapley值方法[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2期
7 黄伟;龚本刚;陈香;;Milk-Run运作模式下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选择方法[J];安徽工程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8 方金生;孙世群;张乐;;区域开发活动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及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1期
9 宫清华;李鑫华;袁少雄;;小流域坡沟系统分类与山地灾害危险性区划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3期
10 张同升;;小城镇产业资源能源消耗评价技术模型与指标体系[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常河;;模糊层次分析法在含能材料作业安全评价中的应用[A];全国危险物质与安全应急技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11年
2 覃菊莹;孟凡永;曾雪兰;;三角模糊数多属性决策的一种新方法[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 付晓东;邹平;尚振宏;姜瑛;;QoS信息不确定情况下的Web服务选择[A];第二十七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钱钢;冯向前;;不确定多属性决策中区间数的排序方法[A];第二十七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8年
5 王小艺;刘娟;刘载文;戴军;许继平;朱世平;;水体富营养化的模糊优化多属性综合评价方法[A];第二十九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10年
6 李友元;寇纲;施宇;陆晨;石勇;;基于组合熵权TOPSIS方法的山东省外商直接投资区位选择分析[A];经济全球化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16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段树乔;周自更;;特高压输电线路路径择优的模糊多属决策方法[A];经济全球化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16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张洁;朱建军;刘思峰;;基于前景理论的随机概率信息群集结模型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叶春森;梁昌勇;陈蓉;;基于ELECTRE方法体系的多属性决策方法[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包欢;付子傲;朱江;赵东明;;形变监测数据的粗差探测方法[A];2009年全国测绘仪器综合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方义;区间非概率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及其在车身设计中的应用[D];湖南大学;2010年
2 贡文伟;逆向供应链合作模式研究[D];江苏大学;2010年
3 董战峰;国家水污染物排放总量分配方法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4 付晓东;Web服务组合服务质量保障关键问题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5 汤亮;基于综合效益评价的陶瓷产品全生命周期理论研究及应用[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6 马永俊;现代乡村生态系统演化与新农村建设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7 王文兴;服装网络营销策略研究[D];东华大学;2010年
8 韩璐;基于数据挖掘的土地利用决策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9 牛彦涛;不确定城市能源系统规划模型研究及应用[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10 肖人毅;面向过程的科研项目评价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合义;三峡库区森林生态承载力的区域分异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赵鹏;基于模糊物元的中小型水电站增容改造方案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3 李超;小型水库溃坝风险分析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4 房士吉;第三方物流服务商评价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李超;供应商选择评估模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6 朱媛瑛;兰州市新农村建设绩效分析与评价[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7 饶峗;论诈骗犯罪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D];湘潭大学;2010年
8 何维;钢铁企业能源管理系统智能优化调度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9 郑慧;沿海经济圈金融生态发展水平评价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0 刘可芳;基于战略成本管理的成本动因分析[D];河南工业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文艺,罗承忠;综合决策模型的一种改进方法[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年04期
2 尤天慧,樊治平;区间数多指标决策的一种TOPSIS方法[J];东北大学学报;2002年09期
3 于春海,樊治平;一种基于区间数多指标信息的聚类方法[J];东北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4 樊治平,尤天慧,张尧;属性权重信息不完全的区间数多属性决策方法[J];东北大学学报;2005年08期
5 樊治平,郭亚军;误差分析理论在区间数多属性决策问题中的应用[J];东北大学学报;1997年05期
6 樊治平,张全;不确定性多属性决策的一种线性规划方法[J];东北大学学报;1998年04期
7 樊治平,张全;具有区间数的多属性决策问题的分析方法[J];东北大学学报;1998年04期
8 樊治平,宫贤斌,张全;区间数多属性决策中决策矩阵的规范化方法[J];东北大学学报;1999年03期
9 金英伟,迟忠先,李艳红,郗洪波;基于联系数系统态势排序综合评判方法及应用[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2年06期
10 徐泽水,达庆利;3种基于互反判断矩阵的互补判断矩阵排序法[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徐泽水;;模糊综合评价的排序方法研究[A];Systems Engineering, Systems Science and Complexity Research--Proceeding of 11th Annual Conference of Systems Engineering Society of China[C];200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山林;乐琦;李健;白波;;区间型多属性决策方法的改进[J];重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2 雍龙泉;;区间数多指标决策的一种新方法[J];统计与决策;2009年18期
3 柏明国;朱金福;姚韵;;基于可能度的多混合属性决策方法[J];商业研究;2006年14期
4 张传芳;杨春玲;许文翠;;一种不确定型多属性决策方法及其应用[J];科技导报;2010年22期
5 万树平;;基于心态指标的区间型多属性决策方法[J];系统工程;2008年08期
6 万树平;;基于博弈理论的区间型多属性决策方法[J];系统工程;2010年01期
7 兰蓉;;一种基于区间数距离的理想点多属性决策方法[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8 李霞;张绍林;;区间型多属性决策的主客观赋权方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年14期
9 万树平;;基于幂均算子的区间型多属性决策方法[J];控制与决策;2009年11期
10 杨威;刘三阳;庞永锋;;不确定集结算子及其在多属性决策中的应用[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7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江;叶兰;;区间数多属性规范化方法[A];中国运筹学会第十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2 钱钢;冯向前;;不确定多属性决策中区间数的排序方法[A];第二十七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8年
3 高莉;;权重为区间数的多属性决策问题的两种决策方法[A];全国第七届工业工程与企业信息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4 张吉军;;指标为区间数的多指标决策方法研究[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进展——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3卷)[C];1995年
5 吉建华;曾雪兰;公彦德;;区间数互反判断矩阵的相容性研究[A];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决策科学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成先娟;吕跃进;占济舟;;一种区间型多属性决策的排序方法[A];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决策科学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司艳杰;魏法杰;;一种纯语言多属性群决策方法[A];第十一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李浒;岳超源;;PROMETHEEⅡ法的变形方法及一类优先函数[A];1999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9年
9 张吉军;;基于区间数排序的概率区间型决策分析方法研究[A];中国企业运筹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张学勇;孟继儒;李德清;;多属性决策区间数模型的优化[A];中国运筹学会第九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谧;基于证据推理的多属性决策中若干问题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2 姜广田;解决随机多属性决策问题的若干理论与方法研究[D];东北大学;2010年
3 卫贵武;几类模糊多属性决策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4 和媛媛;基于模糊集理论的不完全信息多属性决策方法与应用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5 吴江;基于区间数互补判断矩阵的多属性决策若干问题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6 朱建军;层次分析法的若干问题研究及应用[D];东北大学;2005年
7 王学军;群体决策中若干问题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东北大学;2005年
8 叶跃祥;区间数多属性决策的一些问题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9 冯向前;区间数不确定多属性决策方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10 丁勇;语言型多属性群决策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政文;区间数不确定多属性决策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2 孙红军;一类复杂多属性决策问题的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1年
3 李强;熵理论在区间数多属性决策中的应用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9年
4 许凤;几种不同类型的多属性决策问题研究[D];广州大学;2011年
5 闫书丽;多属性决策与集成方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6 王妍;基于语言型多属性决策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7 邹正兴;区间合作对策的拓展及其解的研究[D];燕山大学;2012年
8 曾智;基于区间粗糙数多属性决策方法研究[D];渤海大学;2012年
9 陶丽丽;AFS理论在多属性决策问题上的研究与应用[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10 刘青;区间直觉梯形模糊多属性决策方法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5823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indaojc/15823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