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当别”抉择模型的验证和应用
本文关键词:对风险和不确定情形下决策理论—“齐当别”抉择模型的验证和应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天津大学》 2007年
对风险和不确定情形下决策理论—“齐当别”抉择模型的验证和应用
陆勇
【摘要】: 理性决策理论认为人们的行为在逻辑上应该具有相一致的信念和价值,这意味着人们的偏好应该满足程序不变性原理,即人们应当对于等价的偏好任务表现出一致的行为(Tversky,Sattath和Slovic,1988)[157]。然而,认知行为决策理论得出的结论恰好相反,人们经常在不同的反应模式下产生不一致的偏好关系,这种现象称之为偏好反转。另外,Tversky和Kahneman(1983)[155]使用Linda问题等特定场景的研究发现了合取谬误现象,并用代表性启发式和可获性启发式解释人们在合取事件概率判断任务中违反理性概率(贝叶斯)推断。 在上述理论背景下,在研究目的上,本研究试图检验Li(2006b)[82]对于偏好反转现象解释的正确性,并应用Li(1994a,2004)[72,79]提出的风险和不确定情形下的决策理论——“齐当别”抉择模型对合取谬误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新的解释;在研究内容上,选择风险情形下的偏好反转现象和不确定情形下的可能事件概率判断问题进行研究;在研究范式上,承袭描述性研究的传统,探讨人类现实决策行为,在偏好反转研究中采用双结果赌局,在可能事件概率判断问题中采用经改编的Linda问题。 在编排上,本文首先回顾了传统经济学中的N-M期望效用理论及对该理论的批评和风险和不确定情形下的认知决策描述性决策理论——“齐当别”抉择模型,其次对偏好反转现象和合取谬误现象进行文献综述,并使用“齐当别”抉择模型对合取谬误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新的解释。 实验一对“齐当别”抉择模型解释偏好反转现象(Li,2006b)[82]的验证结果表明,实验组2的偏好反转比例为19%小于对照组的偏好反转比率30%(N=48),从而说明“齐当别”理论能够解释赌局中最差可能维度的损失值相对于最好可能维度的收益值较大情形下的偏好反转现象。实验二对“齐当别”抉择模型解释不确定情形下决策问题的研究表明,共有83%的被试(N=41)结果符合该模型的预测,说明使用“齐当别”策略能够满意地预测不确定情形下的双结果事件主观概率判断。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F224;C934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柯青松;;时间压力对偏好反转的影响[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纾 唐辉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社会与经济行为研究中心;[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社会与工程心理学研究室 孙彦;[N];光明日报;2010年
3 孙彦 殷晓莉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陆勇;对风险和不确定情形下决策理论—“齐当别”抉择模型的验证和应用[D];天津大学;2007年
2 蔡明;自我/他人不同决策角色对择业偏好反转的影响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柯青松;情绪和时间压力对偏好反转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刘丹丹;风险态度与时间压力对风险决策中偏好反转的影响[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熊远来;风险态度、概率结构对偏好反转的影响[D];浙江大学;2006年
6 李玲;情绪对偏好反转现象的影响[D];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7 刘薇;人格类型、概率特点对偏好反转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陈雪娜;自我与他人不同决策角色对偏好反转的诱发[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对风险和不确定情形下决策理论—“齐当别”抉择模型的验证和应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394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indaojc/2394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