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机产出环境下生产和替代销售的联合决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18 22:02
本文关键词:随机产出环境下生产和替代销售的联合决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半导体等高科技产品具有较短的生命周期(一般是一年或两年),很多产品在上市半年内将损失它整个生命周期的60%以上的价值。由于动态激烈变化的市场需求、较长的制造提前期、昂贵的生产准备成本、技术的不断快速革新,使得高科技产品制造产业面临着更大的市场风险。因此,有效的生产和销售决策,能够减少资金的浪费、提升企业利润并降低投资失败的风险。 本文的研究是以半导体制造产业为背景进行的,半导体制造工艺异常复杂、产品质量对生产环境的敏感性非常高,即使同一批产品(尤其是半导体产品)的质量也存在着巨大差异,这些不同质量的产品常被划分为不同的等级进行销售。因此,投入一定量的原材料其不同质量产品的产出率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在销售阶段,不同等级产品需求具有向下替代性,即低等级的产品缺货时可以用高等级产品满足。由于不同等级产品的产出率和需求具有随机性,如何确定最优的原材料投入数量以及在考虑需求替代的情况下采用何种策略进行销售成为一大难题。 生产和销售都具有随机性的制造系统被称为随机产销系统。在现有的相关研究中,与随机产销系统生产或销售决策的相关研究多将生产问题和决策问题进行单独的研究,而进行集成研究的文献只研究了单周期的决策问题。因此本文的研究聚焦于多销售周期、多产品的随机产销系统的生产和销售联合决策问题,分别针对生产和销售不同步、同步以及考虑客户生命周期价值的情况展开研究。为了分析问题、验证模型和结论的正确性,本文的研究进行了仿真试验与分析。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 (1)生产和销售不同步时随机产销系统生产和销售联合决策。研究单周期生产、多周期销售的随机产销系统,在每个销售周期每种产品的需求是独立的。因此,本问题的决策包括两点:原材料投入量和每个销售周期内各等级产品需求的满足量。该问题可构建为一个多参数的随机动态规划模型,其研究目标是使得随机产销系统在整个产销阶段的总利润最大化。通过数理分析找到了在销售阶段的最优替代销售策略,然而由于模型的动态复杂性,求解最优的原材料投入量决策模型面临巨大的工作量。因此,在比较几个相似的销售策略基础上,得到了对决策模型进行简化求解算法。算例研究表明,,得到的算法能够有效地降低求解的复杂度。 (2)生产和销售阶段不同步时产销系统生产和销售联合决策。研究多周期生产、多周期销售的产销决策问题,即企业按照一定的节拍生产,当第一批次产品出产后,产品销售阶段开始。按照生产节拍长度将销售阶段划分为相同的销售周期,由于客户需求是连续的,在每个销售周期对产品销售进行实时库存控制面临着困难,因此采用ATP(available to promise)控制策略对产品销售进行实时决策。首先对两产品的销售问题展开研究,得到了基于ATP的产品销售方法。在此基础上,研究多产品、多销售周期情况下基于ATP的最优原材料投入量和产品替代销售策略,并通过算例验证了所提替代销售策略的有效性。 (3)基于客户生命周期价值的产量决策研究。通过深入分析客户生命周期价值理论,将客户生命周期价值植入到系统动力学系统模型中,证明了客户生命周期价值与系统原材料投入量的内在关联。此后,分析了原材料供应商控制的产业链产量控制问题,并以系统利润最大化为优化目标进行建模和求解。研究将客户生命周期价值作为优化目标,能够促进企业更加关注长期利润。 由于生产制造的复杂性、随机性、动态性和销售时产品的替代性,进行多产品、多周期产销联合决策的建模和求解面临困难,本文在研究中得到了一些优化方法和关键技术。与现有的相关文献相比,主要的创新点在于: (1)针对现有研究多将生产和销售阶段单独研究的现状,将随机产销系统的生产和销售两阶段相结合进行集成研究,并且针对产销同步、不同步的产销系统,找到了不同的替代销售策略。 (2)在产销不同步的产销系统产销决策研究中,针对随机动态规划模型求解的复杂性设计了精简算法,与传统算法相比本文设计的算法能大幅降低求解运算量。 (3)将系统动力学仿真应用于产销系统中,研究了生产产量与产销系统利润的关系,并发现产销系统利润在半导体新产品上市后不久就快速下滑的现象。与传统研究方法相比,基于系统动力学的仿真能够对难以建模优化的复杂系统问题进行直观显现的仿真和分析。 (4)在产销同步情况下的产销决策研究中,针对需求的连续性特征,提出了基于ATP理论的销售替代策略。通过与理想情况下的利润对比,证明了本文所提出的基于ATP理论的销售控制策略具有较好的有效性。
【关键词】:随机产出 随机需求 产品替代 贬值性 客户生命周期价值 可承诺量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C934
【目录】:
- 摘要5-8
- ABSTRACT8-14
- 第一章 绪论14-29
- 1.1 研究背景14-16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16-17
- 1.3 研究内容和组织结构17-25
- 1.3.1 研究内容17-22
- 1.3.2 组织结构22-25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25-28
- 1.4.1 研究方法25-26
- 1.4.2 技术路线26-28
- 1.5 本章小结28-29
- 第二章 文献综述29-41
- 2.1 产品替代问题研究30-31
- 2.2 基于替代的产品购销决策问题研究31-33
- 2.3 基于替代的产品产销决策问题研究33-35
- 2.4 对现有文献的评述35-39
- 2.5 本章小结39-41
- 第三章 生产和销售不同步的产销系统联合决策41-71
- 3.1 概述41-43
- 3.2 产销不同步的随机产销基础模型43-54
- 3.2.1 模型43-45
- 3.2.2 销售策略45-50
- 3.2.3 模型求解50-54
- 3.3 产品具有贬值性时的产销决策54-66
- 3.3.1 模型55-57
- 3.3.2 销售策略57-64
- 3.3.3 模型求解64-66
- 3.4 算例分析66-70
- 3.5 本章小结70-71
- 第四章 生产和销售同步的产销系统联合决策71-90
- 4.1 概述71-72
- 4.2 基于 ATP 理论的销售模型72-76
- 4.2.1 模型73
- 4.2.2 模型求解73-76
- 4.3 产销同步时基于 ATP 的产销决策76-84
- 4.3.1 目标函数79-81
- 4.3.2 销售策略81-84
- 4.4 算例分析84-88
- 4.5 本章小结88-90
- 第五章 基于客户生命周期价值的联合决策90-108
- 5.1 概述90-92
- 5.2 客户生命周期价值与产量的关系92-98
- 5.2.1 产量决策影响因素92-94
- 5.2.2 系统动力学模型94-96
- 5.2.3 仿真分析96-98
- 5.3 基于客户生命周期价值的产量控制决策98-104
- 5.3.1 模型99-102
- 5.3.2 销售策略102-103
- 5.3.3 模型求解103-104
- 5.4 算例分析104-106
- 5.5 本章小结106-108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108-111
- 6.1 结论108-110
- 6.2 展望110-111
- 参考文献111-127
- 致谢127-129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12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冉翠玲;杨桂元;;两个零售商之间具有产品替代性的订货模型[J];科技和产业;2008年04期
2 关志民,吕芹,马钦海;多种产品替代需求条件下分销系统的库存策略[J];东北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3 王磊,梁j,戴更新;产品替代度与分销渠道的价格竞争[J];科研管理;2005年06期
4 徐德英;柏庆国;;两种可替代物品的经济订货批量模型[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9年20期
5 言小明;刘克;;马氏需求和随机供应下的订货和定价问题[J];系统科学与数学;2008年11期
6 王阳;季晓蕾;;两产品的多周期替代库存模型[J];沈阳化工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7 李响;李勇建;蔡小强;;随机产率和随机需求下的再制造系统的回收定价决策[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9年08期
8 赵霞;吴方卫;;随机产出与需求下农产品供应链协调的收益共享合同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09年05期
本文关键词:随机产出环境下生产和替代销售的联合决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50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indaojc/2550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