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风险交流机制在风险规制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2-05-08 14:06
风险交流机制在风险规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其不仅能够发挥信息规制工具的作用,最大程度上克服风险规制中存在的信息难题,打破政府与专家的决策垄断,化解风险规制过程中各个主体之间存在的信息壁垒。弥补传统的规制手段以及以风险评估、风险管理为主要内容的规制手段在风险规制领域的局限性。而且通过在规制过程中,以风险交流具体制度的建立实现协商式民主,能够发挥公众参与和民主决策的作用,达到风险决策的科学与民主的兼容。而发挥风险交流作用的核心在于通过具体的制度建构,使得风险交流制度能够贯穿于风险规制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充分保证风险规制各个主体的参与权,而非仅仅停留在口头上,流于形式。因此,风险交流的价值在于通过制度设计,实现各个规制主体就风险信息进行充分交流,并实现信息的收集与反馈,从而通过民主协商的方式最大限度解决信息难题,共同应对人类的未知之处,达到理性决策。本文参考风险规制领域现有的理论与实践,分析了风险交流机制的含义与必要性,并且通过结合现有的风险交流实践和案例,以风险规制过程中的主要问题为切入点,试图实现风险交流机制具体制度的建构,针对我国实际,无论新冠肺炎疫情等传染病的防治,还...
【文章页数】:3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相关理论研究
(二)本文主旨
一、风险交流的概念与民主价值
(一)风险交流的概念
(二)风险交流的民主价值
二、风险交流的必要性及其地位
(一)风险交流是风险社会的必然要求
(二)弥补现有规制手段的不足
(三)打破政府与专家的决策垄断
(四)打破公众“认知壁垒”
(五)风险交流机制的地位
三、风险交流具体制度的建构
(一)风险信息公开机制
(二)信息交流制度
(三)利益衡量与公众参与机制
(四)内部信息交流机制
四、风险交流制度的实践及其局限性
(一)风险交流制度的广泛实践
(二)其本身的局限性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风险规制的兴起与行政法的新发展[J]. 戚建刚. 当代法学. 2014(06)
[2]中国比较行政法研究的前瞻[J]. 李洪雷. 法学研究. 2012(04)
[3]突发公共事件中的媒体接触、公众参与与政治效能——以“厦门PX事件”为例的经验研究[J]. 周葆华. 开放时代. 2011(05)
[4]公共规制中的信息工具[J]. 应飞虎,涂永前. 中国社会科学. 2010(04)
[5]作为风险规制工具的信息交流 以环境行政中TRI为例[J]. 金自宁. 中外法学. 2010(03)
[6]论政府规制与侵权法的交错——以药品规制为例证[J]. 宋华琳. 比较法研究. 2008(02)
[7]“公法私法化”诸观念反思——以公共行政改革运动为背景[J]. 金自宁. 浙江学刊. 2007(05)
[8]认真对待软法——公域软法的一般理论及其中国实践[J]. 罗豪才,宋功德. 中国法学. 2006(02)
[9]公众参与趋势对行政法和行政法学的挑战[J]. 江必新,李春燕. 中国法学. 2005(06)
[10]全球化、风险社会与复合治理[J]. 杨雪冬.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4(04)
本文编号:3651794
【文章页数】:3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相关理论研究
(二)本文主旨
一、风险交流的概念与民主价值
(一)风险交流的概念
(二)风险交流的民主价值
二、风险交流的必要性及其地位
(一)风险交流是风险社会的必然要求
(二)弥补现有规制手段的不足
(三)打破政府与专家的决策垄断
(四)打破公众“认知壁垒”
(五)风险交流机制的地位
三、风险交流具体制度的建构
(一)风险信息公开机制
(二)信息交流制度
(三)利益衡量与公众参与机制
(四)内部信息交流机制
四、风险交流制度的实践及其局限性
(一)风险交流制度的广泛实践
(二)其本身的局限性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风险规制的兴起与行政法的新发展[J]. 戚建刚. 当代法学. 2014(06)
[2]中国比较行政法研究的前瞻[J]. 李洪雷. 法学研究. 2012(04)
[3]突发公共事件中的媒体接触、公众参与与政治效能——以“厦门PX事件”为例的经验研究[J]. 周葆华. 开放时代. 2011(05)
[4]公共规制中的信息工具[J]. 应飞虎,涂永前. 中国社会科学. 2010(04)
[5]作为风险规制工具的信息交流 以环境行政中TRI为例[J]. 金自宁. 中外法学. 2010(03)
[6]论政府规制与侵权法的交错——以药品规制为例证[J]. 宋华琳. 比较法研究. 2008(02)
[7]“公法私法化”诸观念反思——以公共行政改革运动为背景[J]. 金自宁. 浙江学刊. 2007(05)
[8]认真对待软法——公域软法的一般理论及其中国实践[J]. 罗豪才,宋功德. 中国法学. 2006(02)
[9]公众参与趋势对行政法和行政法学的挑战[J]. 江必新,李春燕. 中国法学. 2005(06)
[10]全球化、风险社会与复合治理[J]. 杨雪冬.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4(04)
本文编号:36517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indaojc/36517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