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药物基因导向的冠心病患者个体化治疗决策临床路径的超声影像学评估
发布时间:2023-02-18 09:05
目的运用二维斑点追踪(2D-STI)及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探讨对不同基因型的冠心病患者进行个体化治疗后左室的结构及功能变化的应用价值,为构建个体化精准治疗、临床路径的评估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5月入本院治疗且具有心脑血管介入治疗指征的冠心病患者,其中个体化治疗组40例(其中快代谢型及非快代谢型各20例);另选常规治疗组20例。分别在入院及治疗6个月后行2D-STI及RT-3DE技术测量左室容积及功能参数。结果三组LVEF、LVGLS、LVGCS及MSR治疗后均较入院增高; ESV、EDV及Tmsv-16-SD治疗后均较入院减低;治疗后个体化治疗组LVEF、LVGLS、LVGCS及MSR显著大于常规治疗组; ESV、EDV及Tmsv-16-SD显著小于常规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不同基因分型的冠心病患者进行个体化治疗,较常规治疗后左心室结构及功能均明显改善,疗效更佳。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资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
2.仪器与方法:
3.统计分析:
二、结果
1.三组一般资料比较:
2.三组组内左室容积参数及左室功能参数的比较:
3.三组组间左室容积参数及左室功能参数的比较:
本文编号:3744672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资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
2.仪器与方法:
3.统计分析:
二、结果
1.三组一般资料比较:
2.三组组内左室容积参数及左室功能参数的比较:
3.三组组间左室容积参数及左室功能参数的比较:
本文编号:37446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indaojc/37446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