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领导决策论文 >

论我国行政决策中的公众参与

发布时间:2017-06-08 14:00

  本文关键词:论我国行政决策中的公众参与,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公民是国家政治生活中最基本的要素,享有国家宪法和法律保障的参与行政决策的权利。公民的参与可以为政府的决策提供必要的信息,在实现自身利益的同时,也使得行政机关的决策更加民主化。政府和公众在相互沟通和交流中,双方的关系得到改善,也可以实现各自利益的最大化。在目前形势下,社会利益越来越多元化,不同的利益主体对政府行政决策的民主性要求也日益强烈。鼓励民众参与到行政决策过程中成为当前的必然趋势,公众参与已成为现实的社会需求。 九十年代初,公众参与的概念传到我国。在此之前,公众参与的意识在我国政治生活中也有了一定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的快速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这几十年来,公众参与从政治动员式的压迫式参与,逐渐转变为积极行使自身权利的主动性参与。然而,在这个进步的趋势中,也存在一些曲折,不难发现我国行政决策中的公众参与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政府、公众、社会等各方面力量的共同努力来解决。 本文试图通过对现行相关法律和具体案件的解读,,发现当前我国公众参与行政决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中国的相关现状从加强立法实践、加大政府支持和培育社会基础三方面,结合国内外一些案例和成熟的经验,具体分析完善我国公众参与行政决策的方式方法。
【关键词】:行政决策 公众参与 公民权利
【学位授予单位】:外交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621.5;C934
【目录】:
  • 摘要2-3
  • ABSTRACT3-6
  • 绪论6-9
  • 一、 选题意义6
  • 二、 研究现状6-7
  • 三、 论文研究方案7-9
  • (一) 研究方法7-8
  • (二) 论文结构8
  • (三) 创新之处8-9
  • 第一章 我国公众参与行政决策的发展概述9-16
  • 第一节 基本概念的界定9-10
  • 一、 行政决策的概念9
  • 二、 公众参与的概念9-10
  • 第二节 行政决策中公众参与的必要性10-12
  • 一、 特定的政治环境亟需公众参与10-11
  • 二、 有利于发展民主政治11
  • 三、 有利于改善行政机关和普通民众的关系11-12
  • 第三节 公众参与行政决策的产生和发展12-16
  • 一、 公众参与行政决策的法律基础12-13
  • (一) 宪法层面的公众参与12-13
  • (二) 行政法规层面的公众参与13
  • 二、 我国公众参与行政决策的历史进程13-16
  • (一) 第一阶段(1978-1989)起步阶段13-14
  • (二) 第二阶段(1989-2004)发展阶段14
  • (三) 第三阶段(2004 至今)腾飞阶段14-16
  • 第二章 我国公众参与行政决策中存在的问题16-23
  • 第一节 法律规范不完善16-18
  • 一、 宪法层面的缺失16
  • 二、 行政法规层面的模糊性16-18
  • 第二节 行政机关存在的问题18-20
  • 一、 公共事务的开放性不够18
  • 二、 形式化严重18-19
  • 三、 对公众意见反应迟缓19-20
  • 第三节 公众参与能力不足20-23
  • 一、 传统文化的影响20-21
  • 二、 缺乏独立的主体意识21-22
  • 三、 地区发展不均衡22-23
  • 第三章 我国公众参与行政决策的路径完善23-35
  • 第一节 完善公众行政参与的法律规范体系23-26
  • 一、 界定公众参与行政立法的范围23
  • 二、 赋予公众行政立法动议权23-24
  • 三、 完善听证制度24-26
  • (一) 事先公告24-25
  • (二) 客观选择代表25
  • (三) 强化听证笔录的有效力25-26
  • 第二节 加强政府支持26-31
  • 一、 扩大政府信息公开的范围26-27
  • 二、 积极听取民意27-29
  • 三、 完善公众参与政府绩效评价机制29-31
  • (一) 加大公众参与力度30
  • (二) 提高评价标准的科学性30-31
  • (三) 提高回应机制的有效性31
  • 第三节 培育公众参与的社会基础31-35
  • 一、 培养公民意识31-32
  • (一) 培养公民的法律意识31-32
  • (二) 培养公民的参与意识32
  • 二、 推动公民社会组织的发展32-33
  • (一) 根据各类社会组织的要求制定培育计划32
  • (二) 充分依托社区自治组织32-33
  • (三) 鼓励社会公益性组织的发展33
  • 三、 提供政策支持33-35
  • (一) 保障公益性组织享受优惠政策33
  • (二) 建立健全政府购买服务机制33-34
  • (三) 建立政府委托、授权管理机制34-35
  • 结论35-36
  • 参考文献36-40
  • 致谢40-41
  • 附表4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徐文星;刘晓琴;;21世纪行政法背景下的公众参与[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2 付宇程;;论行政决策中的公众参与形式[J];法治研究;2011年10期

3 王绍光;;政治文化与社会结构对政治参与的影响[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4 李思明;;论行政程序中的公众参与制度[J];青年文学家;2011年19期

5 聂爱云,蓝光喜;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 推动公共决策科学化民主化[J];求实;2005年11期

6 谢立斌;;公众参与的宪法基础[J];法学论坛;2011年04期

7 夏智勇;;论行政决策中的公众参与[J];社会科学论坛;2003年06期

8 高燕宁;孙洪波;;我国公民有效政治参与必须解决的三个问题[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士如;;政府决策中的公众参与和利益表达——解决民生问题的政治思考[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炳辉;[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周户;马克思主义群众观视野下的中国公众参与制度建构[D];西北大学;2011年

2 马斌;民主政治视野下的中国政府改革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文元;论公民意识与法治的关系[D];兰州大学;2010年

2 陈若静;社会服务购买中的公共非营利伙伴关系探究[D];复旦大学;2011年

3 徐淑芹;论我国行政决策公众参与制度的完善[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4 王征;论我国地方立法中的公众参与制度[D];西北民族大学;2011年

5 刘永林;论行政立法程序中的公众参与机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6 戴伟;论行政立法程序的民主化[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7 王萌林;我国政府绩效管理系统中民间评估主体的构建[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8 曾磊;行政规范性文件公众参与制度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9 朱娅;现阶段我国公民参与政府绩效评估问题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10 李磊;论公民检举权的保护[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论我国行政决策中的公众参与,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326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indaojc/4326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f35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