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派遣与劳务外包用工方式比较研究——以人力资源法务管理为视角
本文关键词:劳务派遣与劳务外包用工方式比较研究——以人力资源法务管理为视角 出处:《法制博览》2016年1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劳务派遣暂行规定》规定的"过渡期"期限已经届临,规定对用工现象产生的宏观调控作用也已经凸显,企业用工形式发生的最为显著的一个变化就是劳务派遣向劳务外包的突变。那么从人力资源管理角度来看,劳务派遣转为劳务外包是否就可以规避法律风险呢?同样作为用工替代方式,劳务派遣和劳务外包到底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和联系?如何正确适用劳务外包?本文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角度出发,研究这些现象和问题,促进企业理解两种用工方式的本质区别并遵行相关法律法规意旨,以帮助企业适时调整人力资源规划以适应企业发展战略的要求,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分类号】:F249.2
【正文快照】: 《劳动合同法》及其《实施条例》颁行以来,为进一步引导企业用工尤其是劳务派遣用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了《劳务派遣暂行规定》,逐步细化劳务派遣的相关规定。按照上述规定,劳务派遣应符合“三性”要求、比例要求等规定,尤其对于超过10%比例的派遣用工,给予了两年过渡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芳盛;;用工方式之劳务派遣[J];人力资源管理;2009年04期
2 马录;;多种灵活用工方式的特点及选择——以××公司为例[J];人力资源管理;2012年03期
3 吴圣奎;;法律视角下的企业用工方式选择策略[J];企业经济;2009年07期
4 毕京福;王玉泉;;“两难”背景下我国企业用工方式对就业的影响分析[J];山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2012年07期
5 吕希银;;改革用工方式 促进和谐发展[J];河北水利;2011年05期
6 尉迟文珠;;浅谈高校新型编外用工方式——劳务派遣在高校人事管理工作中的运用[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0年05期
7 晨新;;上海率先出台“小时用工”规范[J];中国就业;2000年09期
8 麦斯;;福音还是毒瘤?[J];新经济;2012年17期
9 ;美国:就业新概念[J];中国就业;2000年05期
10 王霞;;浅析我国的“灵活就业”[J];现代经济信息;2010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佳丽;我省创新煤矿劳动用工方式[N];山西经济日报;2008年
2 本报评论员 丁永勋;用工方式不改,富士康难免“下一跳”[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3 李琼;全球近四分之一企业采用弹性用工方式[N];中国工商报;2010年
4 本报评论员 郭振纲;富士康“魔咒”:一个严峻的警示[N];工人日报;2010年
5 山东省劳动就业办公室 毕京福 王玉泉;“两难”背景下我国企业用工方式对就业的影响[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2年
6 本报记者 习斌;松散型用工方式应予规范[N];镇江日报;2008年
7 高路;劳动合同法改变企业“速招速裁”用工方式[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8 记者 李思;灵活用工策略凸显企业战略眼光[N];上海金融报;2010年
9 瞿剑峰 上海厂长经理人才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顾问;派遣制员工需要尊严[N];组织人事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刘宝亮;危机让企业用工更趋灵活[N];中国经济导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许可;从劳务派遣走向业务外包的企业用工方式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3328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renliziyuanguanlilunwen/13328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