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视角下的高校学科馆员队伍建设初探
本文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视角下的高校学科馆员队伍建设初探 出处:《高校图书馆工作》2017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人力资源管理 高校图书馆 学科馆员 学科服务 人才队伍建设
【摘要】:大数据背景下,学科服务成为高校开展学科建设与知识服务接轨的重要工作。笔者通过对学科馆员发展历程的探索,基于我国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人力资源现状,以科学高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作为研究视角,从招聘与配置、培养与开发两个层面对新时期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队伍建设提出思考及策略。
[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big data, subject service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work fo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develop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and knowledge service. The author explores the course of subject librarian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human resources of subject librarians in university libraries in China, this paper takes the scientific and efficient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as the research angle of view,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recruitment and allocation.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thoughts and strategie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subject librarians in university libraries in the new period from the two aspects of cultivation and development.
【作者单位】: 遵义医学院;
【基金】: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贵州省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队伍建设探究”(项目编号:2017qn37)研究成果之一
【分类号】:G251.6;G258.6
【正文快照】: 求不仅多元化,而且日趋复杂深入,对于不同领域的教学科研人员所需要的信息种类和层次有所不同,这就要求高校图书馆的学科馆员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树立起以人为本的个性化服务理念,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为信息用户和信息资源之间搭建起一座桥梁,实现真正的双模式——“为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晶;潘卫;;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基准服务指南的制订[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4年03期
2 李丹;宋晓英;;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队伍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J];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2014年01期
3 李金芳;钟文娟;熊丽;;人力资源战略视野下的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队伍建设[J];图书馆论坛;2013年06期
4 王雪芳;;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制度体系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3年09期
5 谷肇骞;郭晶;;CALIS三期学科馆员素养培训项目成效调研分析[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3年01期
6 万文娟;;“985工程”大学图书馆学科服务实践及不足分析[J];图书馆学研究;2012年03期
7 邬宁芬;陈欣;;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之“双伙伴”计划的探索与实践[J];图书情报工作;2011年09期
8 柯平;;学科馆员服务与学科馆员艺术——大学图书馆学科馆员实践研究之二[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8年05期
9 潘芳莲;;科学合理的学科馆员队伍建设策略分析[J];情报科学;2008年08期
10 初景利;张冬荣;;第二代学科馆员与学科化服务[J];图书情报工作;2008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苏靖靖;高校学科馆员信息服务及其评价研究[D];湘潭大学;2013年
2 石莉;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体系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陆莉;;“211工程”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现状调查与分析[J];图书馆学研究;2013年04期
2 张丽霞;;辽宁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队伍建设探究[J];图书馆学刊;2012年12期
3 高晓英;;我国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研究综述[J];图书馆学研究;2012年22期
4 曹莎莎;;中美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职责研究综述[J];图书馆;2012年05期
5 郭晶;陈进;郑巧英;;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培训的设计与实施——CALIS三期学科馆员培训的实践与特色[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2年04期
6 卢凤玲;;学科服务研究的现状、热点及趋势[J];图书馆建设;2012年07期
7 李玲;吴鸣;张冬荣;青秀玲;;跨界服务情境下的学科馆员团队软实力建设[J];图书情报工作;2012年13期
8 范爱红;Deborah J.Schmidle;;学科服务发展趋势与学科馆员新角色:康奈尔范例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2年05期
9 万文娟;;“985工程”大学图书馆学科服务实践及不足分析[J];图书馆学研究;2012年03期
10 石翠莲;;中美高校学科馆员比较研究[J];新世纪图书馆;2012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倪占贤;通信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漫谈[J];通信世界;2000年15期
2 赵海霞,余敬;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评价方法述评[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1年11期
3 竹邻;人力资料开发与管理的新趋势——人力资源管理经济学[J];邮电企业管理;2001年12期
4 彭正阳;人力资源管理改革的难点与对策[J];邮电企业管理;2001年14期
5 亚瑟·W.小舍曼 ,乔治·W.勃兰德,斯科特·A.斯耐尔,张文贤;人力资源管理[J];中国图书评论;2001年09期
6 陈默;夜话人力资源管理[J];软件工程师;2001年06期
7 王文波;正确认识邮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几个问题[J];中国邮政;2001年09期
8 陈国良;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适应邮政发展需要[J];中国邮政;2001年10期
9 俞晓安;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的几点思考[J];科学与管理;2001年04期
10 冯仕军;创新人力资源管理[J];通信企业管理;200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荣;;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思考:制度与价值[A];区域人才开发的理论与实践——港澳台大陆人才论坛暨2008年中华人力资源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唐春勇;潘妍;;具有社会责任的人力资源管理[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3 董爱民;;加强我院人力资源管理的初步探索[A];中华医学会医学科研管理学分会第十次学术年会暨第二届医学科研管理研讨会征文汇编[C];2006年
4 傅超;刘琳琳;;试论打捞单位人力资源管理[A];2009年度救捞论文集[C];2009年
5 喻剑利;;中国中小企业的虚拟人力资源管理[A];系统工程与和谐管理——第十届全国青年系统科学与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张慧;;基于高职培养目标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实践教学体系设计研究——以“员工培训”为例[A];2010北京高教学会高职研究会学术年会“金商祺”杯优秀论文专辑[C];2010年
7 赵丽萍;;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A];2011年中国航空学会管理科学分会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11年
8 许红华;孟丽;;企业核心竞争力与人力资源管理[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7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9 冯玉荣;;护理人力资源管理[A];河南省护理管理新理论、新视角高级培训班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5年
10 谭志秀;;县级医院护理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A];2007年“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论坛论文汇编[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毛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两重使命[N];安徽经济报;2001年
2 记者 李延生;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热中要冷[N];中国企业报;2001年
3 胡文进;举步维艰,,人力资源管理在民企发展中的现状[N];机电商报;2005年
4 靳朝晖;人力资源管理软件应用的现状与思考[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0年
5 杨颖辉;探索人力资源管理新路径[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7年
6 刘静;人力资源管理大讲堂开讲[N];北京人才市场报;2007年
7 包力;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趋热[N];深圳商报;2007年
8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人力资源研究培训中心副主任、研究员 林泽炎;人力资源管理:国企和外企差别在哪?[N];中国人事报;2008年
9 张文强;全国人力资源管理教学与实践研讨会召开[N];内蒙古日报(汉);2008年
10 姚成毅;创新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N];现代物流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海滨;内控导向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及其作用机理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张立峰;人力资源管理强度对员工敬业度的影响研究[D];辽宁大学;2016年
3 侯荔江;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基础与系统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4 何江俊;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核心能力与竞争优势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5 邱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6 陈万思;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胜任力模型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7 姚宝刚;科技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8 彭华松;政府人力资源管理伦理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9 周福战;基于知识的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10 曾建权;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务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刚;甘肃兴达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改进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2 曲明慧;人力资源管理的法治理念[D];天津大学;2009年
3 王剑;人力资源管理权威现象探析[D];西北大学;2011年
4 张琪;中油吉林化建公司人力资源管理规划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5 吴迪;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危机预警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6 吕文福;论人力资源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者角色定位[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7 张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8 熊敏;各国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9 刘胜;基于胜任特征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甄选体系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10 郭琳;F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存在问题原因及对策[D];吉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3983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renliziyuanguanlilunwen/13983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