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众包模式的虚拟人力资源奖励设计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众包模式的虚拟人力资源奖励设计研究 出处:《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7年1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众包是网络虚拟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新模式,它具有碎片化和分布式人力资源特征,能以低成本的形式为企业提供了多样化的外部员工。奖励参与者是众包应用当中的关键问题,以社会学习理论为基础,本研究采用7万多条众包项目二手数据检验了奖金影响效果。研究发现奖金数量与参与规模间呈倒U形关系模式,并非奖金越高吸引到的参与者越多。并且结合分配方式和任务类型,分析了不同情境下奖金的影响作用,这对众包项目的开展具有直接指导意义。
[Abstract]:Crowdsourcing is a new model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virtual human resources in the network. It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ragmentation and distributed human resources. Can provide a variety of external employees in the form of low cost. Reward participants are the key issues in crowdsourcing applications, based on social learning theory. In this study, the second-hand data of more than 70,000 crowdsourcing projects are used to test the effect of bonus. It is found th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mount of bonus and the scale of participation is inverted U-shaped. It is not that the higher the bonus is, the more participants are attracted,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bonus in different situations is analyzed, which is of direct significa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crowdsourcing projects.
【作者单位】: 广东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广州航海学院经贸学院;北方工业大学管理学院;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实物期权理论的竞争众包模式研究:以新产品开发为背景”(71302194) 广东财经大学创新强校工程基金“营销本土化研究工作坊”(172050205012602) 广州航海学院“消费行为对品牌稀释的反向影响机制研究”(2017E15)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际营销联盟中的合理性溢出效应:伙伴选择及市场支持”(20130161120039)资助
【分类号】:F272.92
【正文快照】: 一、研究背景 众包(crowdsourcing)是互联网背景下知识型人才供应的新方式,它通过网络媒介搭建了发包方人才需求和参与者人才供给的桥梁,是虚拟人才开发利用的新模式(Cabanillas,2016;Felstiner,2011;AfuahTucci,2012)。它以奖金悬赏形式,把传统企业内包(内部解决)或外包解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来喜;丁日佳;王源昌;;众包:企业创新民主化的方法[J];企业活力;2007年04期
2 胡泳;;众包[J];商务周刊;2008年22期
3 彭必源;钟鹏;;论众包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与应注意的问题[J];企业活力;2009年01期
4 杰夫·豪;;众包:钱很重要,现在不那么重要了[J];深圳特区科技;2009年Z4期
5 魏拴成;;众包的理念以及我国企业众包商业模式设计[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年01期
6 ;企业众包魔法:缔造传奇营销模式[J];时代经贸;2010年05期
7 宋鹏;肖晓;崔佳春;;“众包”理论在旅游企业营销中的应用——以成都圆和圆佛禅客栈为例[J];管理学家(学术版);2010年11期
8 朱新颖;高厚礼;;众包模式下客户关系管理创新研究[J];商业时代;2011年24期
9 张利斌;钟复平;涂慧;;众包问题研究综述[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年06期
10 廖玉清;;基于众包模式的企业创新初探[J];中国经贸导刊;2012年1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钟耕深;朱雅杰;;基于众包的商业模式优化[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与战略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2 任延静;林丽慧;;众包平台创新竞赛中加价延期机制采纳决策的研究[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信息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张凤岐;众包的价值[N];电脑商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王立元;“众包”售票,能否被市场接纳[N];中国文化报;2014年
3 倪楠;“众包”:HR管理借助外力新模式[N];经理日报;2010年
4 秦军;多种分配方式激励员工创效[N];中国冶金报;2000年
5 郑贵增 穆卫东;改革管理机制 打破用人常规 变换分配方式[N];中国包装报;2000年
6 秦庭江;提升弹性空间[N];中华建筑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林素芬;基于众包参与者网络的众包绩效提升研究[D];华侨大学;2015年
2 岳德君;众包质量评估与优化策略的研究[D];东北大学;2015年
3 彭玲;众包平台用户接受与知识转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4 冯小亮;基于双边市场的众包模式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5 邹凌飞;众包社区成员创造力绩效影响因素分析及其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亭亭;基于成对关联属性空间的众包任务优化配置及其关键属性选择[D];江苏科技大学;2015年
2 陈强;大数据环境下企业竞争情报的众包模式研究[D];武汉纺织大学;2015年
3 解倩男;基于价值网的众包商业模式评价体系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4 吕国栋;面向众包的敏捷虚拟组织结构设计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5 陈倩倩;众包在用户创新中的应用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6年
6 王文涛;企业开放式创新众包模式社会大众参与动机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6年
7 辛亚鹏;企业开放式创新众包模式选择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6年
8 刘骥;WCS公司移动众包类产品的营销与运营策略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9 孙信昕;众包环境下的任务分配技术研究[D];扬州大学;2016年
10 龙德志;众包模式下用户忠诚度影响因素分析及实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4200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renliziyuanguanlilunwen/14200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