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的核心能力、功能定位与发展战略——兼评《中国制造2025》
本文关键词:中国制造业的核心能力、功能定位与发展战略——兼评《中国制造2025》 出处:《中国工业经济》2015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未来中国制造业发展所面临的深层次困境和挑战,不仅要求中国政府和企业充分吸收和学习发达工业国家工业化过程中的普遍制度、政策安排和共性创新实践,更要求中国从自身独特的产业基础、人力资源、市场需求和文化特征出发,构建并不断提升其独特的制造业核心能力。比较研究和历史分析显示,任何工业强国都具有不易模仿、不易扩散的核心技术能力,而能够促成后发国家跃升成为工业强国的制度安排,必然要与该国制造业的核心技术能力相匹配。与核心技术能力相适应的制度安排,既具有发达工业国家制度安排的一般性,更具有路径依赖和一国独特能力所决定的异质性,而只有制度安排中的那些异质性成分才能构成工业强国的组织能力,并与技术能力一起在具有"战略互补性"特征的演化过程中相互增强。但由于没有认识到中国制造业核心能力的特异性,目前国内学术界主流的制度观研究常常在复杂的实证分析之后提出一些各国共性的制度安排作为其对中国建设工业强国的政策建议,在这种情况下,其作为规范研究的意义自然就会大打折扣。与美、日、德、韩等工业强国相比,中国制造业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模块化架构产品和大型复杂装备领域,而在产品架构一体化领域、制造工艺一体化领域以及既具有一体化特征又需要前沿科技支撑的核心零部件领域相对缺乏优势。未来中国制造业核心能力提升的可能方向,一是通过架构创新和标准创新加强将一体化架构产品转化为模块化架构的能力,缩短或者破坏产品生命周期演进的一般路径;二是针对国外技术与中国本土市场需求不匹配的机会,充分利用中国的市场和制造优势,不断提升复杂装备的架构创新和集成能力。以这样的学术理解为评价标准,《中国制造2025》本质上仅仅是一个政策力度更大的传统产业政策,而没有从根本上回答中国制造业"往何处去"和"如何去"的问题。
[Abstract]: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China'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will face deep difficulties and challenges, which not only require the Chinese government and enterprises to fully absorb and learn from the general system, policy arrangement and common innovation practice in the industrialization process of developed industrial countries. It also requires China to build and improve its unique manufacturing core competence from its own unique industrial basis, human resources, market demand and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Any industrial power has the core technical capability which is not easy to imitate and does not proliferate, and can promote the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 of the late developing country to become an industrial power. It is necessary to match the core technological capability of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of the country. The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 which is suitable for the core technological competence, has the generality of the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 in the developed industrial countries. It has the heterogeneity determined by the path dependence and the unique ability of a country, and only those heterogeneity elements in the system arrangement can constitute the organization ability of the industrial power. And together with the technical capabilities in the evolution process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rategic complementarity", but because of the lack of recognition of the specificity of the core competence of China'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t present, the mainstream institutional research in the domestic academic circles often put forward some common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 as the policy recommendations for China to build a powerful industrial country after the complex empirical analysis, in this case. Compared with the industrial powers such as the United States, Japan, Germany and South Korea, the advantages of China'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re mainly reflected in the field of modular architecture products and large-scale complex equipment. And in the field of product architecture integration. The field of manufacturing process integration and the core parts which ha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tegration and need the support of fronti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re lack of advantages. The possible direction of core competence enhancement of Chines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the future. The first is to strengthen the ability to transform integrated architecture products into modular architecture through architecture innovation and standard innovation to shorten or destroy the general path of product life cycle evolution. The second is to make full use of China's market and manufacturing advantages in view of the opportunity of foreign technology not matching the demand of China's domestic market. With such an academic understanding as an evaluation criterion, "made in China 2025" is essentially just a traditional industrial policy with greater policy intensity. There is no fundamental answer to the questions of where to go and how to go in China'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应急项目“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政策研究”(批准号71441031)
【分类号】:F424
【正文快照】: 一、未来中国制造业发展面临的根本性挑战伴随着新一轮产业革命和全球产业竞争范式的转变,伴随着中国经济发展阶段逐渐步人工业化后期,经济增长正由高速转入中高速的“新常态”。2013年,服务业在三次产业中占比首次高于工业,经济服务化趋势不断加强,“十三五”时期中国工业的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黄群慧;;中国的工业大国国情与工业强国战略[J];中国工业经济;2012年03期
2 黄群慧;贺俊;;“第三次工业革命”与中国经济发展战略调整——技术经济范式转变的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13年01期
3 江飞涛;武鹏;李晓萍;;中国工业经济增长动力机制转换[J];中国工业经济;2014年05期
4 金碚;;工业的使命和价值——中国产业转型升级的理论逻辑[J];中国工业经济;2014年09期
5 贺俊;吕铁;;从产业结构到现代产业体系:继承、批判与拓展[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5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葛志专;杨再高;;第三次工业革命对广州的影响及对策建议[J];城市观察;2013年04期
2 戚聿东;刘健;;第三次工业革命趋势下产业组织转型[J];财经问题研究;2014年01期
3 孙厚权;陈连冠;彭yN;;第三次工业革命对武汉市产业升级转型的影响[J];北方经贸;2014年06期
4 刘爱东;刘文静;;中国新能源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思考——以光伏产业“两型”市场驱动产业系统的构建为例[J];东岳论丛;2014年03期
5 侯静;武涌;刘伊生;;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市场化途径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4年06期
6 毛艳华;姚华松;;创新型城市理论研究的发展[J];城市观察;2014年03期
7 张伟;;机会成本对秸秆综合利用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4年24期
8 向明生;;中小企业集群竞争机理及优势探析[J];当代经济;2014年18期
9 李晓华;刘峰;;产业生态系统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J];中国工业经济;2013年03期
10 徐凯;李敏;谭江涛;;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化发展的战略选择研究——宜昌市广告行业为例[J];经营管理者;2014年2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眭纪刚;郭京京;;结构调整、范式转换与“第三次工业革命”[A];第十一届中国技术管理(2014`MOT)年会论文集[C];2014年
2 陈金梅;马虎兆;;滨海新区与浦东新区、中关村科技发展比较研究[A];第十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分6:区域创新与绿色发展(Ⅰ)[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艳乔;金融资本与新兴产业发展研究[D];南开大学;2013年
2 杨健;基于钻石理论的中国动漫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4年
3 韩文琰;基于新资源的我国省会城市竞争力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
4 周渤;中国央企竞争力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5 王磊;全球一体化背景下中国种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4年
6 徐田华;中国产业组织合理化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4年
7 唐作钧;林纸一体化原料林生产企业“围墙管理”模式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4年
8 晏雄;丽江民族文化产业集群式发展研究[D];云南大学;2014年
9 王剑芳;工业园区集成创新系统演化发展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4年
10 史健勇;基于东方管理理论的应用型大学竞争力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春胜;欠发达地区工业园建设中的政府作用研究[D];南昌大学;2013年
2 戴昕儒;慈利县特色产业发展问题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3年
3 刘健;唐山市信息产业发展研究[D];燕山大学;2013年
4 那威;张家口蔬菜产业融入首都经济圈实证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4年
5 张林艳;中美大型商业银行竞争力比较[D];厦门大学;2014年
6 郑丽芳;跨国公司嵌入对中国产业集聚的影响[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年
7 董琳娜;我国媒介代理行业应对跨国并购对策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年
8 汪晗桢;重庆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4年
9 黄兆涵;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及影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10 严日旺;浙江民营企业集群式外直接投资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贺俊;吕铁;;战略性新兴产业:从政策概念到理论问题[J];财贸经济;2012年05期
2 单豪杰;师博;;中国工业部门的资本回报率:1978-2006[J];产业经济研究;2008年06期
3 干春晖;郑若谷;;改革开放以来产业结构演进与生产率增长研究——对中国1978~2007年“结构红利假说”的检验[J];中国工业经济;2009年02期
4 陈佳贵;黄群慧;;我国实现工业现代化了吗——对15个重点工业行业现代化水平的分析与评价[J];中国工业经济;2009年04期
5 江飞涛;李晓萍;;直接干预市场与限制竞争:中国产业政策的取向与根本缺陷[J];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09期
6 金碚;;论民生的经济学性质[J];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01期
7 李建明;缪荣;郝玉峰;;10年来中国企业500强发展趋势[J];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10期
8 江飞涛;耿强;吕大国;李晓萍;;地区竞争、体制扭曲与产能过剩的形成机理[J];中国工业经济;2012年06期
9 宋泓;;未来10年中国贸易的发展空间[J];国际经济评论;2010年04期
10 吕铁;制造业结构变化对生产率增长的影响研究[J];管理世界;2002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盖健 ,都兴恩;制造业信息化是构造“数字青岛”的基础工程[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04年02期
2 程竹生;加快振兴我国装备制造业[J];中国经贸导刊;2004年12期
3 王玉刚,赵军;加强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J];科学与管理;2004年03期
4 胡楠;中国制造业到底如何定位(二)[J];中国招标;2004年25期
5 刘瑞,周达;奥运会对北京制造业的影响效应[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4年08期
6 李廉水,杜占元;“新型制造业”的概念、内涵和意义[J];科学学研究;2005年02期
7 李承玲,高健,程晓蕾;浅析江苏制造业的结构和竞争力[J];市场周刊(研究版);2005年05期
8 汤永林;阎立;冯俊文;;江苏制造业产业集聚的统计与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6年05期
9 李廉水;郑伟;;海峡两岸制造业发展的金融环境分析[J];江海学刊;2006年02期
10 南方;;“十一五”中国制造业面临的重任——创自主品牌[J];机电新产品导报(数控机床市场);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林汉川;郭巍;;国内外先进制造业界定研究与评述[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2 刘海燕;;振兴现代制造业是首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A];制造业与未来中国——2002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2年
3 方茜;;四川省制造业产业竞争力量化分析[A];中国企业运筹学[C];2006年
4 阎质杰;徐敏捷;陈岩;;要围绕建设世界级装备制造业基地的目标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5 王晓芳;;现代制造业是北京奥运景气后经济新的增长点[A];北京学研究文集2007[C];2007年
6 王守信;韩丹;;山西省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路径研究[A];创新装备技术 给力地方经济——第三届全国地方机械工程学会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机械科技论坛论文集[C];2013年
7 胡昱;;基于自主创新的制造业产业升级机理分析[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9年
8 刘倩;杜庆治;杨秋萍;;信息技术在装备制造业中的应用[A];云南省机械工程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荣宏庆;;世界经济一体化与辽宁装备制造业发展[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5-2006年度][C];2008年
10 刁绍长;张春英;房延辉;李方喜;李怀东;陈第尊;李国诗;刘士凯;张军;薛巍;;关于我省加快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的对策研究[A];辽宁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研究报告:辽宁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08年重大招标课题研究成果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恩良;做好人才建设工作 振兴装备制造业[N];甘肃日报;2007年
2 林刚;青岛入围“中国制造业十大最具竞争力城市”[N];青岛日报;2006年
3 戴吉坤;首届陕西装备制造业总评活动盛大启动[N];陕西日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杨磊;挖掘潜力发挥优势振兴装备制造业[N];贵州日报;2008年
5 高端制造业课题组;关于长春市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建议[N];协商新报;2008年
6 鞍山市科技信息局 张生灿;依靠科技进步促进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N];鞍山日报 ;2009年
7 记者 陈茗佳;我市装备制造业进入“黄金期”[N];兰州日报;2009年
8 周泓洋;产业转移加速制造业升级[N];中国企业报;2009年
9 主持人 本报记者 解佳涛;创新引领我国装备制造业跃迁之路[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0年
10 阮继清;加快发展武汉制造业[N];湖北日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崔纯;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促进装备制造业发展研究[D];辽宁大学;2013年
2 牛一;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调发展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3年
3 涂颖清;全球价值链下我国制造业升级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4 邵昱晔;对外贸易对中国制造业集聚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5 邓泽林;服务业与制造业关联机制与模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6 高敬峰;中国制造业比较优势与产业结构升级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7 李增欣;开放条件下中国制造业发展路径及其经济效应的实证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8 孙佳;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凌丹;制造业全球化与本土化关联机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10 杨琦玮;中国发达地区制造业区域创新模式的比较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祥友;制造业全球化发展的模式与机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2 蒋雪;河北省装备制造业创新能力评价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1年
3 杨秀骞;辽宁装备制造业技术升级与科技创新纽合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0年
4 吴f^;技术演化论视域下装备制造业“装”与“备”关系探析[D];东北大学;2008年
5 吴雪;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发展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6 侯莹;生产性服务业FDI促进制造业增长的影响[D];辽宁大学;2013年
7 王宇;江苏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8 李庆雪;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发展机理及策略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3年
9 王希;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增长贡献的实证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10 魏勇;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研究[D];大连交通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4244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renliziyuanguanlilunwen/14244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