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人力资源论文 >

核心价值观认同与知识转化的相关性研究—基于国有企业研发人员的数据检验

发布时间:2018-01-18 05:10

  本文关键词:核心价值观认同与知识转化的相关性研究—基于国有企业研发人员的数据检验 出处:《科研管理》2014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核心价值观认同 知识转化 SECI模型 成功智力 研发人员


【摘要】:国有企业研发人员技术创造力的研究是人力资源开发研究的一个热点。研发人员技术创力体现于成功智力,并受到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影响。传统的人力资源开发模式局限于管理学科的狭隘领域,一直未能产生明显的作用。本研究基于国有企业研发人员的样本数据,借助于结构方程模型,实证性地检验了核心价值观认同、知识转化和成功智力之间的相关性,发现研发人员核心价值观认同对知识转化存在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知识转化对成功智力也存在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从而为国有企业研发人员技术创造力的培育提供了一条新颖的途径。
[Abstract]:The research on the technical creativity of R & D personnel in state-owned enterprises is a hot topic in the research of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and the technological creativity of R & D personnel is reflected in the successful intelligence. The traditional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model is confined to the narrow field of management discipline and has not been able to produce obvious effect. This study is based on the sample data of R & D personnel in state-owned enterprises. With the help of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this paper empirically tests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core value identity, knowledge transformation and successful intelligence, and finds that the core value identity of R & D personnel has a positive role in promoting knowledge transformation. Knowledge transformation also has a positive role in promoting successful intelligence, which provides a new way for the cultivation of technological creativity of R & D personnel in state-owned enterprises.
【作者单位】: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江苏大学管理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2YJA630068):我国企业知识管理实施现状调查及深化机制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2YJA630188):基于复杂系统视角的我国企业隐性知识转移微观机制研究
【分类号】:F273.1;F272.92;F224
【正文快照】: 1引言国有企业研发人员技术创造力是推进我国技术创新的主要动力,创造力的培育问题已成为国计民生的一件大事。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拥有庞大的研发人员队伍,也蕴含着巨大的技术开发潜力。从微观层面看,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关键性内部策略之一是激活研发人员的创造力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蒲勇健;;建立在行为经济学理论基础上的委托-代理模型:物质效用与动机公平的替代[J];经济学(季刊);2008年01期

2 叶航,汪丁丁,罗卫东;作为内生偏好的利他行为及其经济学意义[J];经济研究;2005年08期

3 董志强;;我们为何偏好公平:一个演化视角的解释[J];经济研究;2011年08期

4 朱苏丽;龙立荣;;组织文化导向对研发人员创新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以积极情感为中介变量[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年18期

5 梁镇;李丽;;高新技术企业技术研发人员创新成长评价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年07期

6 王端旭;朱晓婧;王紫薇;;团队承诺影响研发人员创造力的实证研究:知识共享为中介变量[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年12期

7 谭可欣;乌家培;;研发人员创造性思维的自组织机制[J];科学学研究;2009年08期

8 程恩富;郑一明;;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和践行情况的调查报告[J];民主与科学;2010年02期

9 张军成;凌文辁;;组织政治知觉对研发人员工作态度的影响——基于资源保存理论的实证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3年02期

10 马志强;张提;朱永跃;;服务化转型背景下制造企业研发人员胜任力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年2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纪青;杨硕;华丽;袁磊;杨健强;;新农村建设中经济人利他行为对社会福利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34期

2 杨帆;;耕地保护补偿机制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2期

3 赵野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障碍与破解探析[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4 黄璜;;合作进化模型综述[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网络版(预印本);2010年02期

5 黄璜;;合作进化模型综述[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6 许娇;周小亮;;知识生产激励锦标赛模型研究[J];商业研究;2012年06期

7 周辉;;马克思主义信仰建构的心理困境探析[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2年02期

8 曹跃群;谭松珩;夏进文;;垄断竞争市场——基于不完全信息的持久效用市场模型[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9 卢安文;王跃平;;委托代理理论视角的电子商务环境下供应链激励机制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10 何轩;;寻找理性经济行为的逻辑新起点——试论中国传统伦理下的中庸理性经济人[J];财经研究;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许娇;周小亮;;互惠偏好视角下的知识生产激励锦标赛模型之反思与探讨[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下)[C];2011年

2 程宇;;引入“政府型强互惠”假设的不完全资本市场的演化[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下)[C];2011年

3 付才辉;;制度的分层研究[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下)[C];2011年

4 曹和平;张博;周建波;张志祥;;不同文明间经济动力学机制共源性因子管理初探——复活节岛和摩梭人经济可持续发展路径比较研究[A];北京论坛(2011)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传统与现代、变革与转型:“全球化背景下的经济增长:机遇、挑战和方向”经济分论坛论文及摘要集[C];2011年

5 张莉;张丽锦;;不同认知风格与认知水平儿童的认知改变[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Psychology and Social Harmony(CPSH2011)[C];2011年

6 张同龙;;企业捐赠动机考察:自利,还是利他?——来自中国12个城市1268家企业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周小亮;笪贤流;;偏好、制度与行为共生演化视角下金融危机之分析[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纪念新中国建国60周年(2009)[C];2009年

8 刁伟涛;;对“经济人”假设的批判和降位——后现代主义的视角[A];第一届中国政治经济学年会应征论文集[C];2007年

9 林宏伟;邵培基;王讯;桂波;;考虑利他主义的网络广告运作创新激励机制设计[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管理科学与工程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10 毛日清;姚亮;;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整体建设[A];“当代世界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民族、民生、民主”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12年会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沁;思维风格、听力学习策略与学业成绩[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龙晓枫;消费者规范理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刘茜;公共物品供给机制与政府定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王国保;中国文化因素对知识共享、员工创造力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5 王皓白;社会创业动机、机会识别与决策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6 江奇;“小产权房”购买行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董海浪;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刘敬伟;基于互惠性偏好的委托代理理论及其对和谐经济的贡献[D];重庆大学;2010年

9 袁茂;中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相关问题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10 唐苏妍;网络化防空导弹体系动态拦截联盟形成机制与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琳;刘文霞;;论科学发现中的创造性思维[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2 蒲勇健;;植入“公平博弈”的委托—代理模型——来自行为经济学的一个贡献[J];当代财经;2007年03期

3 朱苏丽;龙立荣;;基于企业收益观的组织文化导向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4 齐二石;石学刚;李晓梅;;现代制造服务业研究综述[J];工业工程;2010年05期

5 董志强;;制度及其演化的一般理论[J];管理世界;2008年05期

6 徐芳;研发团队胜任力模型的构建及其对团队绩效的影响[J];管理现代化;2003年02期

7 秦晓蕾;杨东涛;;资源保存理论视角下的组织政治知觉研究——以国有企业员工为例[J];华东经济管理;2010年11期

8 周治金;杨文娇;;隐性知识、内隐认知与科学创造[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9 王利平;金淑霞;;组织政治研究回顾与展望[J];经济管理;2009年05期

10 叶航;利他行为的经济学解释[J];经济学家;2005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关培兰;顾巍;;研发人员知识贡献的影响因素及评价模型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2 潘颖雯;万迪f ;;基于多任务的研发人员薪酬激励模式比较[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年07期

3 刘家林;;基于核心素质的研发人员潜能评价研究[J];科技和产业;2008年06期

4 刘宏;胡宝民;杨琳;;研发人员的职业倾向与职业满意度、激励需求的关系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年09期

5 潘颖雯;万迪f ;;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人员最优股权授予数量的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08年12期

6 林望;王义闹;;研发人员绩效的熵值模糊综合评价模型[J];温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7 魏久檗;吴思静;;R&D人员个体知识分享对技术创新影响的博弈分析[J];江苏科技信息;2010年06期

8 王剑;赵永勋;郝海燕;;研发人员工作评价模型的建立[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9 黄海艳;陈松;李乾文;;私营企业与国有科研组织研发人员薪酬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比较[J];科技与经济;2010年02期

10 吴海燕;杨武;;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企业研发人员招聘决策模型实证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0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芬;;基于多任务分配的企业低碳研发人员激励机制设计[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朱美忠;;论国有企业的薪酬激励机制[A];山西省科学技术情报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沈悦;徐有俊;郝静明;;基于混合寡占模型的转型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控股比例与管理授权研究[A];2009中国国有经济发展论坛——危机与变局中的国有经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王东辉;;加强对国有企业重大工程项目同步监督管理的思考和对策[A];中南片2007年烟草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5 梁中堂;;关于国有大中企业摆脱窘境进入市场的几个问题[A];当今中国经济学八大理论热点[C];1994年

6 黄海艳;陈松;;无边界职业生涯时代研发人员就业能力[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7 王庆鹏;潘岚;方超;;矩阵结构下基于IPD流程的软件研发人员绩效考评模糊评判方法研究[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梁毅刚;张艳辉;齐荣光;;对我省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的评价与思考[A];河北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7年

9 张曙光;;既要“强国”,也要“富民”[A];2010年宏观经济与改革走势座谈会内容汇编[C];2010年

10 张平;;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之忧患与思考[A];中国知识产权发展战略论坛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跃红 通讯员 陈玉军;LED灯:何时进我家[N];保定日报;2011年

2 程启飞;妇幼保健职位成为热门 研发人员需求首次下滑[N];中国医药报;2008年

3 阿里巴巴集团全球法律总顾问 石仪德;软件是需要付费的[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8年

4 李晓帆;浅析国有企业政策性关闭破产[N];安徽经济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何其琛 通讯员 范竹标;国有企业招牌还灵吗[N];中国商报;2001年

6 本报记者 钟文;全市国资家底:1095亿元[N];成都日报;2007年

7 叶红;谁更有资格代表国家行使收益权[N];中国改革报;2006年

8 孔善广;警惕垄断性国企变成第二税务局[N];中国改革报;2007年

9 湘湘;国企欠薪老总不得加工资[N];中国经济导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徐奎松;应加强对国有企业监管力度[N];中国企业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权雄;双重任务、共同代理与国有企业创新激励[D];暨南大学;2010年

2 齐艺莹;国有资本效率论[D];吉林大学;2005年

3 徐侠;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的影响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4 朱苏丽;研发人员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5 王大庆;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6 谭可欣;高技术企业R&D知识管理的模型与机制研究[D];华侨大学;2009年

7 徐红曼;制度变迁背景下企业劳动时间管理与秩序重构[D];吉林大学;2013年

8 钟和平;基于企业冗余资源的技术创新激励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9 刘瑞明;国有企业如何拖累了经济增长:理论与中国的经验证据[D];复旦大学;2011年

10 顾h,

本文编号:14395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renliziyuanguanlilunwen/14395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0b3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