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子分析法在妇幼保健人力资源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本文选题:妇幼保健 切入点:人力资源 出处:《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4年0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目的:利用因子分析法综合评价广东省妇幼保健机构人力资源现状,探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政策建议。方法:对样本区域妇幼保健机构进行调查,获得人力资源的相关数据,利用因子分析法进行综合评分。结果:市级机构平均得分显著高于县级机构,珠三角区域机构平均得分显著高于其他区域机构。结论:不同级别、区域间妇幼保健机构人力资源质量差距较大,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关。因此,政府应增加对妇幼保健机构的投入力度并做好区域妇幼卫生人力资源规划。但在政府投入不可能在短期内大幅增加的条件下,各级机构应通过构建学习型机构,开展培训和继续教育来提高人力资源质量。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human resources in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care institutions in Guangdong province by factor analysis, explore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some policy suggestions. Methods: to investigate the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care institutions in the sample area, and obtain the relevant data of human resources. Results: the average score of municipal institution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county-level institutions, and the average score of Pearl River Delta regional institution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other regional institutions. There is a large gap in the quality of human resources in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care institutions between regions, which is related to the level of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government should increase its investment in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institutions and do a good job of planning the human resources for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in the region. But under the condition that government input cannot be increased substantially in the short term, institutions at all levels should construct learning institutions. Develop training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human resources.
【作者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医药卫生管理学院;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71273097)
【分类号】:R17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金晓舟,殷守忠,李高波,叶忠山,郭芳;应用因子分析探讨影响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的因素[J];卫生研究;1999年02期
2 钟秋安;仇小强;吴腾燕;曾小云;唐峥华;;孕期负性生活事件与先天性心脏病的因子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09年07期
3 皇甫立霞,施建军;用因子分析——分光光度法分析混合食用色素[J];生物学杂志;1998年03期
4 王云霞;罗荣;金曦;傅葵;王惠琴;胡先明;汪志宏;王芳;;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在妇幼保健评价指标筛选中的应用比较[J];中国妇幼保健;2009年34期
5 罗盛;张锦;陈景武;;关于结合应用因子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完善趋势面分析的探讨[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0年05期
6 郭清;妇幼保健是实现 HFA/2000的突破口[J];中国妇幼保健;1993年05期
7 谢迪华;;用因子分析解读影响净水处理效果因素探讨[J];中国卫生统计;2007年02期
8 龚戬芳;孙幼飞;李燕飞;王晓莺;;海岛妇女人工流产决定因素的调查研究[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7年08期
9 胡锡珉,关玉群,冯洁玲,王充;因子分析——光度分析法测定饮料中的合成色素[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1999年05期
10 陈军华;吴群红;郝艳华;李斌;赵忠厚;徐宏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能力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何宇纳;张晓勇;Hans Dagevos;Ivo van der Lans;翟凤英;;食物消费与肥胖—基于食物特点的消费者分层研究[A];中国营养学会公共营养分会第八次会议暨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状况、营养改善与膳食相关慢性病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潘敏求;潘博;蒋益兰;曾普华;黎月恒;;肝癌中医主要症状及定位流行病学调查分析[A];中医药学术发展大会论文集[C];2005年
3 王学良;罗仁;;亚健康状态流行病学调查及其肾阴虚证的蛋白组学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换届选举暨“‘治未病’及亚健康防治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沈敏;刘筱娴;;15—59岁妇女伤害特征、伤害负担和影响因素研究[A];新世纪预防医学面临的挑战——中华预防医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5 邢海燕;沈毅;俞敏;赵华娟;;对应分析在研究居民就诊单位与就诊原因中的应用[A];新世纪预防医学面临的挑战——中华预防医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6 陈爱珍;许榕仙;;妊娠期膳食模式研究现状[A];中国营养学会妇幼营养第七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曹文君;健康促进行为与健康危险因素的潜变量分析及其应用[D];第四军医大学;2012年
2 郭术田;企业职工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知识、态度和行为调查[D];四川大学;2006年
3 魏晟;成年人饮食行为评价量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4 刘爱东;中国九省居民膳食模式及与高血压的关系研究(1997-2009)[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1年
5 许碧云;结构方程模型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D];四川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勇;我国区域城乡婴儿死亡率影响模式的多视角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2 丁凡;综合性医院传染病防控能力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9年
3 钱颖;上海市区中老年妇女膳食结构和营养素分析[D];复旦大学;2008年
4 李金芝;妊娠期妇女自我保健管理水平及其影响因素[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5 赵豫;法定传染病漏报区域的发病率空间分布统计插值[D];中南大学;2013年
6 王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动员机制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7 贾乾;建筑工人职业健康状况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8 高优美;济南市部分健康体检女性膳食模式与测量指标相关性分析[D];山东大学;2013年
9 闫燕春;一秒率、残总百分比及功能残气量参考值的地理分布[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和文娟;维吾尔族大学生膳食模式与维医体液类型相关性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5908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renliziyuanguanlilunwen/15908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