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人力资源论文 >

工作-家庭匹配与平衡研究:基于个人-环境匹配的视角

发布时间:2018-04-01 08:17

  本文选题:工作-家庭匹配 切入点:工作-家庭平衡 出处:《管理评论》2015年02期


【摘要】:工作和家庭是人们生活中的两个重要领域,当今社会高速发展使得这两个领域的平衡愈显重要。本文基于个人-环境匹配理论,在中国文化背景下,提出了三维度的工作家庭匹配对工作家庭平衡的影响模型。该模型关注个体、组织、工作和家庭变量的相互作用结果对工作家庭平衡的影响,而不是各个变量的单独作用。结果证明匹配的三个维度与WFC及FWC负相关,与WFF正相关。最后提出了如何平衡员工工作和家庭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建议,从而提高员工生活质量及组织绩效。
[Abstract]:Work and family are two important areas in people ' s life . At present , the high - speed development of society makes the balance of the two fields become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 Based on the theory of personal - environment matching ,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ree dimensions of working family matching to work family balance based on the theory of personal - environment matching . The model focuse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dividual , organization , work and family variables . It is not a separate function of individual variables .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hree dimensions of matching are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WFC and FWC . Finally , some suggestions on how to balance the employee ' s work and family ' s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are put forward , so a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and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

【作者单位】: 燕山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102152)
【分类号】:F272.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刘玉新;张建卫;;家庭友好实践、人格特质对工作家庭冲突的影响[J];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05期

2 马丽;徐枞巍;;基于个人—环境匹配理论的边界管理与工作家庭界面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11年05期

3 张勉;李海;魏钧;杨百寅;;交叉影响还是直接影响?工作—家庭冲突的影响机制[J];心理学报;2011年05期

4 唐汉瑛;马红宇;王斌;;工作家庭增益问卷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9年04期

5 张伶;聂婷;;员工积极组织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工作-家庭冲突的中介作用[J];管理评论;2011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子鹃;林仲华;;国内职业女性工作—家庭冲突研究述评[J];妇女研究论丛;2012年02期

2 冯明;焦静;任华勇;;我国公务员价值观与绩效的关系研究——内隐知识的中介作用[J];管理工程学报;2013年02期

3 田莉;秦剑;;创业-家庭冲突与新生企业初期绩效关系研究[J];管理学报;2013年06期

4 聂绍群;李铁斌;覃美荣;;职业女性工作与家庭的冲突及平衡[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5 刘三明;马红宇;康素杰;申传刚;;国外工作-家庭冲突性别差异研究综述[J];妇女研究论丛;2013年05期

6 林忠;鞠蕾;陈丽;;工作—家庭冲突研究与中国议题:视角、内容和设计[J];管理世界;2013年09期

7 储成祥;高倩;毛慧琴;;个人与组织匹配对工作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以通信企业为例[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8 郭文臣;段艳楠;;基于挑战与变革视角的新型职业生涯与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研究[J];管理学报;2013年12期

9 陈春花;宋一晓;曹洲涛;;组织支持资源影响员工幸福感的内在机理:基于视睿科技的案例研究[J];管理学报;2014年02期

10 欧阳艳玲;;工作生活平衡研究述评[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王永丽;邓静怡;;角色投入对工作满意度和生活满意度的影响[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共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2 王朝晖;罗新星;;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内部契合及中介机制研究[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共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祯;个人—组织契合与反生产行为的关系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2 赵卫东;员工—组织匹配影响因素的模型构建与实证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3 刘凤香;员工工作价值观代际差异研究[D];南开大学;2011年

4 莫寰;女性创业胜任力的阶段特征及其与成长绩效的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5 李建博;民营企业控制权代理情境及其效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6 从奎;组织气氛与员工反馈寻求行为间关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厦门大学;2014年

7 于春杰;职业使命对离职倾向和员工敬业度的影响机制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

8 邓渝;企业员工多样性效应的跨层次作用机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9 薛承梦;产品创新设计人员与组织匹配研究及系统开发[D];重庆大学;2014年

10 潘剑英;科技园区创业生态系统特征与企业行动调节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蔡茂;工作—家庭增益与工作倦怠、生命质量的关系[D];河南大学;2011年

2 洪美霞;人与环境匹配对职业生涯成功影响的实证研究[D];广东商学院;2012年

3 欧阳帅;角色—身份显著性、工作家庭冲突度与工作满意度关系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4 李春月;工作家庭关系与组织支持感及离职倾向的关系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5 姜飞;机器学习在人岗匹配度测算模型中的应用[D];湖南工业大学;2012年

6 王亚平;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的社会支持、个体应对方式、工作家庭冲突与职业承诺的关系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7 董晓;员工个体需求与工作压力关系研究[D];燕山大学;2012年

8 郑世林;JDC模型对自觉体验的影响[D];东北财经大学;2012年

9 李扬;积极情感、工作家庭关系和工作绩效的关系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3年

10 廖秋菊;主动性人格、员工-组织价值观匹配、心理授权与工作形塑关系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勉;魏钧;杨百寅;;工作和家庭冲突的前因和后果变量:中国情景因素形成的差异[J];管理工程学报;2009年04期

2 郑兴山;郑晓涛;陈林芬;;研发人员工作家庭冲突对其工作态度影响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6年S2期

3 张再生;工作—家庭关系理论与工作家庭平衡计划[J];南开管理评论;2002年04期

4 张伶;张大伟;;工作—家庭冲突研究:国际进展与展望[J];南开管理评论;2006年04期

5 张伶;;基于资源获取发展观的工作-家庭促进研究[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6 刘永强;赵曙明;;工作—家庭冲突的影响因素及其组织行为后果的实证研究[J];南京社会科学;2006年05期

7 许欣;王斌;马红宇;唐汉瑛;;高校教练员工作与家庭冲突及其相关变量[J];体育学刊;2007年03期

8 刘永强;;工作—家庭冲突及其平衡策略研究综述[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6年10期

9 周路路;赵曙明;战冬梅;;工作—家庭增益研究综述[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9年07期

10 李晔;工作—家庭冲突的影响因素研究[J];人类工效学;2003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建国;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发展的需要[J];经营与管理;2002年12期

2 行金玲;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五大误区[J];中国劳动;2002年07期

3 徐宝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J];中国劳动;2002年11期

4 侯明湖 ,魏海泉 ,张金城 ,刘霞;建立适应石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J];中国劳动;2002年11期

5 蔡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专委会召开年会[J];中国劳动;2002年12期

6 刘爱国;尽快建立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新机制[J];中国劳动;2002年12期

7 葛海良,蒋岩松;浅谈入世之后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J];煤炭经济研究;2002年02期

8 张国富;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新探索[J];煤炭经济研究;2002年06期

9 汪秋磊,张青海;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观念体系[J];煤炭经济研究;2002年10期

10 袁炎林;;促进知识管理实施的人力资源管理措施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年1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喻剑利;;中国中小企业的虚拟人力资源管理[A];系统工程与和谐管理——第十届全国青年系统科学与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周成波;;上海海烟物流公司卷烟营销部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浅析[A];上海市烟草系统2008年度优秀学术论文集[C];2009年

3 王兰云;;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绩效:整合视角下的理论框架[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4 高中华;李超平;吴春波;;中国情境下人力资源管理角色的实证研究[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5 吴锐;王云;;云南民办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对策分析研究[A];云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职高专教育分会2009年优秀论文集[C];2009年

6 陈玉亮;华众平;陈敏;;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要有几大转变[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7 刘贺;梁娟;王丹妮;;中国传统文化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A];人文科技发展与管理创新——湖南省管理科学学会2009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沈家学;段利民;;浅谈人力资源管理[A];河南省建筑业行业优秀论文集(2007)[C];2007年

9 吴科;;规范专营条件下我国盐产业的人力资源管理[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四辑)——回顾与展望:中国盐业体制改革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徐凤辉;;人力资源管理中组织创新初探[A];经济发展与管理创新--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苏文忠;新时期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N];中国企业报;2003年

2 王南桂 李延生;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要以人为本[N];中国企业报;2004年

3 潘伟;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不良心理效应[N];中国人事报;2003年

4 舒晋瑜;人力资源管理类图书:人才驰骋的助力车[N];中国人事报;2004年

5 韩立春;人力资源管理的环境变化及发展[N];中国审计报;2002年

6 本报记者 罗鼎;人力资源管理的e化生存[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2年

7 中华英才网CEO 姚卫民;发展中的e化人力资源管理[N];国际商报;2001年

8 赵曙明;新世纪人力资源管理的思考[N];光明日报;2003年

9 光起 品勇华;加强人力资源管理迫在眉睫[N];工人日报;2000年

10 王永辉;银行业人力资源管理的E化生存[N];河北经济日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侯荔江;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基础与系统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2 何江俊;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核心能力与竞争优势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3 邱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4 陈万思;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胜任力模型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5 姚宝刚;科技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6 彭华松;政府人力资源管理伦理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7 曾建权;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务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8 姚世华;在深外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9 周福战;基于知识的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10 李富兰;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理论与应用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程大勇;和谐政府建设中的人力资源管理及实证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2 李延胜;泰科立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3 王澜;人力资源管理营销在A公司售后工程师绩效考核改革中的应用[D];厦门大学;2008年

4 赵书峰;我国基层政府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5 李扬;国有企业虚拟人力资源管理模型的构建[D];石家庄经济学院;2009年

6 孙旭雅;中国情景下企业文化对人力资源管理效果的影响研究[D];江苏大学;2010年

7 侯林林;组织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晕轮效应”分析[D];山东大学;2010年

8 张霖;工作分析在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年

9 张天骄;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新思路[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10 杨秀丽;虚拟人力资源管理风险评价与控制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0年



本文编号:16947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renliziyuanguanlilunwen/16947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c2b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