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聚集度的我国城乡卫生人力资源规划评价
本文选题:卫生人力资源 + 集聚度 ; 参考:《中国医院管理》2015年03期
【摘要】:目的对我国城乡卫生人力资源的数量、种类及分布进行评价,为缩小城乡差距、改善城乡卫生人力资源可及性等问题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集聚度的概念对卫生人力资源进行评价,分析不同区域间城乡卫生人力资源集聚度。结果(1)城市卫生人力集聚度明显高于农村,农村卫生人力资源集聚度普遍小于1,反映出城乡卫生人力资源地理可及性差异明显;(2)城市部分地区卫生人力集聚度明显大于人口集聚度,而农村卫生人力集聚度普遍与人口集聚度接近,城市集聚的卫生人力资源相对过剩;(3)医师和护士在城乡间的分布明显不均衡,尤其是护士集聚度城市明显高于农村。结论为促进我国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应进一步提高农村卫生人力资源可及性,改善护理人员在城乡间分布的合理性,并科学设置资源配置标准,促进我国卫生人力资源布局的公平性。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quantity, type and distribution of health human resources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 in China, and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narrowing th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and improving the accessibility of health human resources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Methods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cohesion, the concentration of health human resources was evaluated, and the concentration of health human resources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 was analyzed.Results 1) the concentration of urban health manpower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rural areas.The concentration of health human resources in rural areas is generally less than 1, which shows that the geographical accessibility of health human resources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 is obviously different. (2) the concentration of health human resources in some urban areas is obviously greater than that in population concentration.The distribution of doctors and nurses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is obviously uneven, especially in cities where the concentration of nurses is higher than that in rural areas.Conclusion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rationality of the allocation of health human resources in our country, we should further improve the accessibility of rural health human resources, improve the rationality of the distribution of nursing personnel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and set up the standard of resource allocation scientifically.To promote the fairness of the distribution of health human resources in China.
【作者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1273175) 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上海创新医学基金项目(SJYF2014XD003B)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研究项目(2013HFPC01) 上海市教委基金项目(13YS022) 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项目(2013SKMR-02)
【分类号】:R197.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刘睿文;封志明;杨艳昭;游珍;;基于人口集聚度的中国人口集疏格局[J];地理科学进展;2010年10期
2 王艺瑾;贺仁飞;;县域人口集聚度与经济集聚度的面板数据分析——基于北部湾城镇群的实证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4年2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经武;付雪莲;;文化理念是城市建设的要务——以成都市为例[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6期
2 鲍文;;中国山区草地资源发展潜力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1期
3 窦金波;;贵州城乡收入差距的现状·演变轨迹及其原因解析——兼论贵州与全国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3期
4 张国存;查良松;;南京近50年来气候变化及未来趋势分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6期
5 朱丽;张仁陟;;甘肃省城市人居环境评价与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08年06期
6 赵小娟;李景宜;文彦君;屈康庆;;基于交通因素影响的陕西省城市体系发展分析[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7 李阳;杨东平;;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经费的政府间转移支付模型[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8 张琢玉;张开斌;赵永杰;王国林;;汽车典型公路的调查与选取[J];重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7期
9 张晓玲;朱兰艳;金宝轩;;中国西部地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以昆明市为例[J];测绘科学;2011年04期
10 孙瑶;;湖北省地级市城市职能结构研究[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2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婷;蒋敏;胥芸博;袁晓梅;梅自良;王斌;;“成绵乐”城市群大气污染物浓度空间分布特征研究[A];四川省环境科学学会二0一一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彭杰;娄敏;梁志杰;;服务外包中城市承接能力评价研究——基于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四城市实证分析[A];经济全球化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16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周艺怡;沈佶;;以城际战略产业链促进京津冀地区合作[A];2010年度京津冀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蒲英霞;马荣华;马晓冬;顾朝林;;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规模分布的时空演变特征[A];中国测绘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会成立50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9年
5 王树义;郭少青;;资源枯竭型城市环境治理之政府责任研究[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一册)[C];2011年
6 ;贵州产业集群发展对城市化的影响[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刘景洋;乔琦;;循环经济市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试点城市比较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09年
8 陈金泉;;基于经济增长与环境友好型的工业化建设研究——以赣州市为例[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09年
9 徐美;欧阳芳辉;;“两型社会”背景下长株潭城市群土地利用效率评价[A];2008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高耀;刘志民;;长三角城市群高等教育与经济水平协调度实证研究——基于2000年和2006年横截面数据的比较[A];第二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凯;资源诅咒与资源型城市转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2 党杨;中国城市土地价格影响因素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刘翔;中国服务型政府构建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4 朱长征;国际陆港作用机理与布局规划理论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5 乔章凤;研究型大学与城市科技创新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6 熊理然;中国西部城市群落空间重构及其核心支撑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7 陈海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背景下土地集约利用机理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8 陈青兰;项目管理机制对“业务战略—企业绩效”的中介效应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9 卢凌霄;中国蔬菜产地集中与主产地形成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10 孔令洋;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型式选择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广文;“双三角洲”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2 李玉龙;石家庄市生态城市评价研究[D];石家庄经济学院;2010年
3 张鸣宇;吉林省人口文化素质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陈凤;重庆市主城区城市用地扩展特征及驱动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王小梅;北京地区街尘—径流污染特征及潜在污染负荷估算[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6 王建超;加快中国特色城市化发展研究[D];山东轻工业学院;2011年
7 王宏玉;京津冀城市群空间结构与发展模式选择[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8 阿拉坦花;资源型城市人力资源开发模式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9 覃素素;丹江口水库移民后靠安置区生态产业发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10 曹珊珊;我国信访制度功能之探析[D];北京化工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德钦,刘宇,薛新玉;中国人口分布及空间相关分析[J];测绘科学;2004年S1期
2 朱东风;;江苏小城镇人口发展的时空分异[J];城市规划;2009年12期
3 罗仁朝;王德;;基于聚集指数测度的上海市流动人口分布特征分析[J];城市规划学刊;2008年04期
4 刘睿文;封志明;杨艳昭;游珍;;基于人口集聚度的中国人口集疏格局[J];地理科学进展;2010年10期
5 李铁立;徐建华;;“泛珠三角”产业、人口分布空间变动的趋势分析[J];地理科学;2006年04期
6 李郇;丁行政;;空间集聚与外商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基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实证分析[J];地理科学;2007年05期
7 段学军;王书国;陈雯;;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口分布演化与偏移增长[J];地理科学;2008年02期
8 朱传耿,顾朝林,马荣华,甄峰,张伟;中国流动人口的影响要素与空间分布[J];地理学报;2001年05期
9 封志明;唐焰;杨艳昭;张丹;;中国地形起伏度及其与人口分布的相关性[J];地理学报;2007年10期
10 陈刚强;李郇;许学强;;中国城市人口的空间集聚特征与规律分析[J];地理学报;2008年10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毛宗福,王永棣,刘继强,胡国善;我国卫生人力资源及其研究现状[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3年01期
2 宛小燕,曾诚,王星月,莫春梅,李晓松;浅谈卫生人力资源的预测方法[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4年04期
3 王维刚,沈树权;卫生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J];中国卫生资源;2005年02期
4 赵攀;西方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对我国卫生人力资源管理的启示[J];中国卫生资源;2005年03期
5 方铁红;;我国基层卫生人力资源的发展策略研究[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6 付晶;刘拂翔;;医院卫生人力资源特点评述与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下半月);2007年12期
7 潘义民;牛菊茹;;加强卫生人力资源管理的做法[J];人民军医;2008年02期
8 韦冠;;江苏省卫生人力资源分布现状及对策[J];中国药业;2008年22期
9 于成成;郭永松;;论医院战略性卫生人力资源的风险管理[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0年08期
10 ;第三届全球卫生人力资源论坛[J];中国卫生人才;2013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Iain G Martin;;卫生人力资源的发展:未来25年的挑战和机遇(英文)[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人口发展的多元模式与健康保障”人口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7年
2 王维刚;;卫生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A];2004年中华医院管理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潘学军;吕丹;霍烽;林辉;安媛;;公共卫生人力资源现状浅析[A];吉林省预防医学会2003年预防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高菊男;;哈尔滨铁路局卫生人力资源状况分析(摘要)[A];全国铁路第五届疾病控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潘学军;吕丹;霍烽;林辉;安媛;;公共卫生人力资源现状浅析[A];吉林省预防医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李曼春;;卫生(护理)人力资源管理[A];2007年“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论坛论文汇编[C];2007年
7 李曼春;;卫生(护理)人力资源管理[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静脉治疗护理学术交流论文汇编[C];2007年
8 施培武;;深入改革内部分配制 合理配置卫生人力资源[A];新世纪预防医学面临的挑战——中华预防医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9 孙晓玲;;强化人事制度改革意识 探索人力资源合理配置[A];全国第六届口腔医院管理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0年
10 周燕荣;钟晓妮;肖家慧;胡泽鑫;修蓉;王鉴;徐克清;洪庆;;贫困地区乡镇卫生院卫生人力资源的现状与思考[A];农村卫生改革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韦锦田;亚太地区卫生人力资源论坛举办[N];健康报;2012年
2 本报记者 王一焱 实习生 李月;山东:强化卫生人力资源[N];联合日报;2006年
3 金永红 罗刚 栾兆琳;中国医疗卫生人力资源困境待破[N];健康报;2006年
4 记者 宋晨;卫生人力资源短缺令人担忧[N];人民代表报;2009年
5 记者 厉秀昀;我国卫生人力资源分布急需平衡[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6 上海市卫生人才交流服务中心 余曙浩;供给状况效度分析和相关对策[N];组织人事报;2012年
7 ;开发卫生人力资源 提高农民健康水平[N];协商新报;2007年
8 余运西;西太区卫生人力资源不均衡[N];健康报;2006年
9 阎洪臣;开发卫生人力资源提高农民健康水平[N];人民政协报;2007年
10 张源培邋林如萱;中国致力发展农村初级卫生保健[N];人民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晓云;权力下放对卫生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D];复旦大学;2003年
2 谢娟;我国贫困地区卫生人力资源状况及其开发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建花;河北省卫生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3年
2 杨志国;淄博市卫生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3 陈甜甜;连云港市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研究[D];江苏大学;2009年
4 唐程翔;福建省卫生人力资源的现状与发展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1年
5 陈立凌;江苏省卫生人力资源现状及需要量预测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6 冯旭;甘肃省农村样本地区卫生人力资源规划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6年
7 孙楠;最优组合预测法在天津市卫生人力资源需要量中的应用[D];天津医科大学;2004年
8 刘奕然;天津市某区五年卫生人力资源变化趋势及需求预测[D];天津医科大学;2011年
9 顾颜胜;河南省卫生人力资源状况调查研究报告[D];郑州大学;2011年
10 穆得超;卫生人力资源优先发展战略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7649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renliziyuanguanlilunwen/17649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