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争议裁审标准的地区性差异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应对策略——以“违法解除赔偿金标准”为例
本文选题:赔偿金 + 司法裁判 ; 参考:《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5年12期
【摘要】:劳动争议案件的裁审地区性差异明显,各省市的法院针对相同劳动争议问题可能做出不同的司法裁判,仅就同一辖区不同区县之间,亦有可能出现"同案不同判"。本文以天津市同一中级人民法院管辖范围内不同区县基层法院"同案不同判"为例,但最终两份判决都被二审法院维持。揭示劳动争议裁审差异性普遍存在的现实。意在通过此文,告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如何应对不同机关的裁判标准。
[Abstract]:There are obvious regional differences in the adjudication of labor dispute cases. The courts of various provinces and cities may make different judicial decisions on the same labor dispute issues, but only among different districts and counties in the same jurisdiction, there may also be different judgments in the same cases. This paper takes the same court of Tianjin Intermediate people's Court as an example, but in the end, the two judgments are upheld by the court of second instance. Reveals the labor dispute adjudication difference universal existence reality. Through this article, the author intends to tell the human resource managers how to deal with the standards of different organs.
【作者单位】: 天津金诺律师事务所;
【分类号】:D922.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锋;;我能申请劳动争议仲裁吗[J];教育与职业;2004年25期
2 张勇;化解劳动争议的方法[J];湖南农业;2005年12期
3 ;我国劳动争议案七大特点[J];职业;2006年10期
4 ;关于做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贯彻实施工作的通知[J];中国劳动保障;2008年03期
5 吉志铭;;泰州建立基层劳动争议调处中心强化劳动争议柔性处理[J];中国劳动;2009年04期
6 ;《企业劳动争议协商调解规定》解读[J];山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2012年01期
7 高茂祥;;基于劳动争议调解对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工作的理解和思考[J];经济师;2012年03期
8 全国工商联课题组;王全兴;白莲湘;吴文芳;李坤刚;毛红杏;;工商联参与劳动争议调解仲裁问题研究[J];中国劳动;2012年09期
9 常廷彬;姚震乾;;试论劳动争议调解[J];探求;2012年06期
10 王洋洋;王美蓉;;关于完善劳动争议调解中心制度的调查报告——基于南京市18个劳动争议调解中心的实地访谈调查[J];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2013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婉婷;;劳动争议的预防和处理[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3辑)[C];2010年
2 白保群;;劳动争议仲裁与诉讼的异同[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黄玉华;;劳动争议及其预防[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王建平;;当前劳动争议的特点和劳动争议处理中的特殊法律问题[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5 姚彬;黄良军;;对处理劳动争议效率的思考[A];规划·规范·规则——第六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6年
6 顾金林;;简言社区劳动争议调解是构建和谐稳定社会发展的需要[A];“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系列活动征文选[C];2008年
7 刘淑芬;;议劳动争议立法的出现及发展[A];首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0年
8 王中;陈曦;刘显中;侯继山;;我国劳动争议解决制度的反思与重整[A];中国律师2000年大会论文精选(上卷)[C];2000年
9 李航;;正确处理劳动争议仲裁案件问题研究[A];2003’江苏省劳动和社会保障论文集[C];2003年
10 马建军;;涉外劳动争议的法律适用以及司法管辖[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钟鞍钢;劳动争议为何大幅上升[N];法制日报;2002年
2 全国政协委员 倪豪梅;加快劳动争议调解立法[N];人民日报;2005年
3 ;劳动争议仲裁知识问答[N];昌吉日报;2007年
4 赵杰;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草案下旬首次审议[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5 记者 李白蕾;劳动争议立法聚焦四热点[N];福州日报;2006年
6 张安顺;依法调解劳动争议 发展和谐劳动关系[N];工人日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王娇萍;劳动争议调解,该如何强化?[N];工人日报;2007年
8 记者 丁军杰邋于宛尼;工会劳动争议调解凸现优势[N];工人日报;2007年
9 赖润敏 聂公佐;解决劳动争议关键在于完善争议调处机制[N];检察日报;2006年
10 本报通讯员 刘静 实习生 侯聪;劳动争议案呈逐年增多趋势[N];济南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蔡毅芬;劳动争议仲裁制度之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辉;对我国劳动争议裁审关系之反思与重构[D];湖南大学;2009年
2 王兾匴;我国劳动争议仲裁制度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3 周艳丽;论劳动争议仲裁与诉讼的合理衔接[D];湘潭大学;2009年
4 王丽娜;论我国劳动争议分类处理机制[D];青岛大学;2010年
5 杨思远;劳动争议的实证分析与法律救济[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10年
6 朱香艳;我国劳动争议非诉讼解决机制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7 宁静波;劳动争议裁审关系模式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
8 唐菁;论我国劳动争议救济机制[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9 陶然;我国劳动争议仲裁制度评价及其完善[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10 游妮妮;论劳动争议仲裁与诉讼的关系[D];湖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8168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renliziyuanguanlilunwen/18168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