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人力资源论文 >

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建设的区域开发战略价值

发布时间:2018-05-03 01:35

  本文选题:渤海海峡 + 跨海通道 ; 参考:《经济研究参考》2017年09期


【摘要】:根据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关于"坚持陆海统筹,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维护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的重大战略部署,辽鲁两省领受国家使命,跟进时代潮流,倾力推展渤海海峡跨海通道这一重大战略工程项目,使之成为国家开创21世纪东北方向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蓝色新干线",以促进山东半岛与辽东半岛互动发展,为海洋强国建设提供战略大后方;强化环渤海经济圈整体开发与协同发展,做大国家第三大经济增长极;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与全面小康,建设全国重量级战略基地;落实党和国家关于"一带一路"的战略部署,创建开放与发展新格局;力挺中国东北方向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进一步完善亚欧市场合作开发大格局,从而逐步实现其区域开发战略价值。为此,应当使之进入国家战略通道,打开政策扶持走廊,全面谋划布局,落实主体责任,积极引导社会资金、人力资源、高新技术等各种要素进行投入,所以有必要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对其区域开发战略价值加以论证。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state's "13th Five-Year Plan," the major strategic arrangements for "adhering to the overall planning of land and sea, developing marine economy, scientifically developing marine resources, protecting the marin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safeguarding marine rights and interests, and building a strong marine power" The two provinces of Liaoning and Shandong received the national mission, followed the trend of the times, and pushed ahead with the major strategic project of the Bohai Strait cross-sea passage. To make it become the "blue shinkansen" of the land and sea Silk Road economic belt in the northeast of the 21st century,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interactive development of Shandong Peninsula and Liaodong Peninsula, and to provide a strategic rear area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marine power. To strengthen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and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ic circle around the Bohai Sea, to make the third largest economic growth pole of the country, to speed up the overall revitalization and overall well-off of the old industrial base in Northeast China, and to build a national heavyweight strategic base; To implement the strategic arrangements of the Party and the state regarding "Belt and Road", to create a new pattern of opening up and development, to support the economic belt of the land and sea Silk Road in northeast China, and to further improve the large pattern of Asia-Europe market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Thus gradually realize its reg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ic value. To this end, we should make them enter the national strategic channels, open up policy support corridors, plan the overall layout, implement the principal responsibility, and actively guide social funds, human resources, high and new technology and other elements to invest.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demonstrate the strategic value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from the combin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作者单位】: 中国新丝路经济带开发研究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东北地区物流系统与现代物流业发展及布局研究”(40271030) 国家海洋软科学基金项目“中国海域开发安全战略研究”(OSS 201218)的主要成果
【分类号】:F1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李靖宇;;以海洋强国为取向倾力推展重大战略工程[J];决策咨询;2014年02期

2 孙东琪;陆大道;孙峰华;胡毅;王振波;;国外跨海通道建设的空间社会经济效应[J];地理研究;2013年12期

3 李靖宇;杨洁;;东北优化开发主体功能区建设能够为国际合作提供广阔市场空间[J];学理论;2008年16期

4 李天舒;;东北地区工业比较优势及产业升级途径[J];经济纵横;2007年07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N];人民日报;2016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靖宇;张晨瑶;;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建设的区域开发战略价值[J];经济研究参考;2017年09期

2 申晓燕;王茜茜;李晓丹;宋洁;徐建斌;孙峰华;;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建设对“东华山”区域经济联系空间格局的影响[J];经济地理;2016年11期

3 孙峰华;陆大道;代合治;申晓燕;王茜茜;徐建斌;;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建设与中国的地缘政治战略[J];地理科学;2017年01期

4 陈章喜;;跨海通道与城市群协调发展:以港珠澳大桥为例[J];科技导报;2016年21期

5 赵小芳;;海洋强国战略下中国跨海通道建设的需求与路径[J];科技导报;2016年21期

6 夏飞龙;;产业升级研究综述及展望[J];科技和产业;2016年03期

7 陈丽蔷;;金融危机后促进吉林经济发展对策研究[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8 徐充;张志元;;东北地区制造业发展模式转型及路径研究[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03期

9 侯志茹;;产业价值链视角下的东北地区产业集群发展问题研究[J];经济纵横;2009年12期

10 胡瑶瑛;方淑芬;张米良;;基于地域生产综合体层面的东北老工业基地问题症结分析[J];科技与管理;2008年05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崔世华;;国外典型跨海通道交通社会经济影响研究——以英法海峡隧道为例[J];交通与运输;2011年02期

2 孙峰华;陆大道;柳新华;顾九春;王振波;;中国物流发展对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建设的影响[J];地理学报;2010年12期

3 李平;后产业组织时代的市场特性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06期

4 林木西;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理性思考与战略抉择[J];经济学动态;2003年10期

5 李学成;全球化时期的中、日、韩经济一体化问题[J];社会科学;2003年09期

6 陆国庆;;论衰退产业创新[J];中国经济问题;2002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云伟;韩增林;;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建设对环渤海区域的经济社会影响[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9年09期

2 王元媛;;穿越渤海海峡 让天堑变通途[J];交通建设与管理;2013年10期

3 王元媛;;穿越渤海海峡 让天堑变通途[J];交通世界(建养.机械);2014年Z1期

4 王淑婧;李世泰;;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对环渤海城市群空间结构影响研究[J];江苏商论;2009年05期

5 ;海底隧道穿越渤海海峡[J];岩土工程界;2003年05期

6 于敏;;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对环渤海地区主要产业影响评价分析[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7 鞠川江;跨世纪工程 独领九项世界之最 我国筹划建设渤海海峡快速跨海通道[J];外向经济;1994年12期

8 鞠川江;天堑化通途——筹划建设渤海海峡快速跨海通道的设想[J];中国投资与建设;1994年08期

9 李湘洲;;中国的跨海工程[J];海洋世界;1995年09期

10 常红伟;韩增林;;浅析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对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研究课题组;魏礼群;戴桂英;柳新华;宋长虹;;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研究[A];决策与管理研究(2007-2008)——山东省软科学计划优秀成果汇编(第七册·上)[C];2009年

2 张永宁;李志华;;渤海海峡风浪特征统计分析[A];2004防止船舶行事故新经验新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3 梁书秀;张怡辉;孙昭晨;;夏季渤海海峡垂向混合的数值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二十六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G海岸环境与地球物理流体力学[C];2014年

4 张菲菲;赵铁虎;齐君;李攀峰;;渤海海峡及邻近海域重磁综合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2013——第二十八专题论文集[C];2013年

5 孙峰华;陆大道;柳新华;顾九春;李世泰;王振波;;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建设对我国物流的影响[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吕晓琳邋本报记者 杨丽娟;大连舰院学子驾舢板横渡渤海海峡[N];辽宁日报;2008年

2 郑勇军 实习记者  初琦 通讯员  季文豪;跨越渤海海峡[N];烟台日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马佳 谭娜;中国地图之变:打通渤海海峡[N];北京科技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吕福明;渤海海峡有望“天堑变通途”[N];经济参考报;2010年

5 朱婧;两外轮在渤海海峡发生碰撞[N];中国水运报;2007年

6 记者 李攻;渤海海峡大通道:尚在讨论“值不值”[N];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

7 通讯员  郝光亮 张国栋;两渔民渤海海峡遇险获救[N];中国水运报;2006年

8 徐扬 刘宝森;烟大铁路轮渡渡船首次穿越渤海海峡[N];国际商报;2006年

9 李梅;海底隧道贯通渤海湾[N];中国水运报;2003年

10 记者 赵蕴颖;渤海海峡 发生4.1级地震[N];大连日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常红伟;渤海海峡跨海运输通道系统优化及其区域效应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2 白波;渤海海峡北部海洋混合实测研究与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3 冯京;基于高分辨率声学探测的渤海海峡地貌及灾害地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8364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renliziyuanguanlilunwen/18364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0c8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