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人力资源论文 >

西部农村农民组织化的意义、瓶颈与对策

发布时间:2019-06-11 22:22
【摘要】:推进我国西部农民组织化发展是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思路之一,理论上需要以马克思主义农民问题理论和新中国农业集体化实践的经验教训为基础,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民组织化理论体系,实践上需要弥补西部贫困地区农村农民组织化发展滞后的短板。目前西部农村农民组织化发展滞后,主要存在内生动力、人力资源、发展资金、治理环境、文化环境、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制约瓶颈。推进西部农村农民组织化发展需要从增强发展动力、充实发展依靠、优化发展环境、改进发展措施等方面付诸长期努力。与西部贫困地区农村正在进行的扶贫开发事业相结合,农民组织化对于破解西部农村扶贫开发面临的主体困境具有重大意义。
[Abstract]:Promoting the organizational development of farmers in western China is one of the ideas to deepen the rural reform in an all-round way. In theory, it is necessary to construct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socialist peasant organiza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on the basis of Marxist theory of farmers' problems and the experience and lessons of agricultural collectivization practice in New China. In practice, it is necessary to make up for the lag of the organizational development of rural farmers in the poor areas of western China. At present, the organizational development of rural farmers in western China lags behind, there are mainly endophytic motive force, human resources, development funds, governance environment, cultural environment, institutional mechanism and other constraints. It is necessary to make long-term efforts to promote the organized development of rural farmers in western China from the aspects of strengthening the motive force of development, enriching the development dependence, optimizing the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and improving the development measures. Combined with the ongoing cause of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the poor areas of the western region, the organization of farmer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solve the main dilemma faced by the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western countryside.
【作者单位】: 兰州大学政治经济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14XKS005)
【分类号】:F323.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于建嵘;;新农村建设需要新的农民组织[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2 卢向虎;吕新业;秦富;;农户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意愿的实证分析——基于7省24市(县)农户的调研数据[J];农业经济问题;2008年01期

3 郭占锋;张红;;农村劳动力结构变迁对村落文化传承的影响[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4 李雨;李录堂;;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困境与法律思考[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5 赵泉民;;农民组织化现实困境及其破解的路径选择——基于乡村社会资本重构视角[J];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6 袁松;;基层组织的信息垄断与低保制度在村庄场域的实践——以税改后的鄂中顾村为个案[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大刚,刘峰,刘卫儒;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三个有利于”标准的辩证关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1期

2 张富良;论邓小平的独立自主外交思想[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2期

3 郑文瑜;对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理论的几点认识[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4 余松;试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阿坝师专教育改革和创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5 王玉琼;《共产党宣言》的真实价值[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6 李海红;论新形势下腐败现象及其防治对策[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7 李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征浅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8 于学强;;论邓小平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探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9 顾承卫;杨小明;;为功利主义辩[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10 李尚志;王恒;;邓小平主权思想研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炳林;;思想争鸣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王春玺;;坚持走独立自主的中国道路——以中国与拉美改革道路的选择为视角[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3 颜杰峰;;党内民主建设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4 李怀涛;;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5 杨生平;;新中国60年我国意识形态理论回顾与反思[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6 朱志敏;;新中国走向世界的历程和经验[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7 赵春明;;改革: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与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8 李曦辉;;科学发展观、微观经济理论与区域协调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9 王涛;皮明建;高鹏;;农用地价格研究[A];河南地球科学通报2009年卷(下册)[C];2009年

10 李杨;;具体性的追寻——读马尔库塞《历史唯物主义现象学论稿》[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9)[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玉忠;宋代刑事审判权制约机制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郝文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夏秀渊;拉丁美洲民法典的历史与现实[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夏菲;论英国警察权的变迁[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吴瑛;中国话语权生产机制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黄萍;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主权原则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7 秦曼;海洋渔业资源资产的产权效率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余正琨;论科学发展观对三大规律认识的丰富与发展[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胡雪梅;科学人才观的理论内涵与实践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志科;我国农村集体土地征收法律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吴三三;基于新农村视角下的农民宗教信仰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余晓玲;以农地为依托构建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丁玲;武汉部属高校民主党派成员参政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陈前江;我国香菇产业链的经济学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6 林冬妹;粤东黄狮村贫困人口生存状况及改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7 徐本禹;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8 董红刚;社会转型期我国体育公共产品的整合与开发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9 任士春;巢湖市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中小学体育现状与发展对策[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10 孙德茹;和谐社会视阈下的公民道德建设[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苏;;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法律思考[J];商业研究;2011年01期

2 吴声怡;罗萍萍;;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法律保障机制研究[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9期

3 刘勇;;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律属性的经济学分析[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4 唐钧;;城乡低保制度:历史、现状与前瞻[J];红旗文稿;2005年18期

5 刘燕舞;;作为乡村治理手段的低保[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重点与政策研究"课题组;温铁军;;部门和资本“下乡”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9年07期

7 任大鹏;陈彦,

本文编号:24974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renliziyuanguanlilunwen/24974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6b7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