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人力资源论文 >

中国文化情境下支持性人力资源实践结构维度研究

发布时间:2019-07-22 13:44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技术变革进程的加快,组织间竞争越来越激烈,而人力资源的稀缺性和难以复制性,使其逐渐成为组织获取核心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随着人力资源重要性的日益突出,组织逐渐认识到管理的重心应在人而不是制度,为此,就必须通过实施人力资源实践活动激励和留住员工,使其充分实现个人价值,进而帮助组织完成目标。根据社会交换理论和组织支持理论,要使员工能够全身心投入组织发展中,最大化实现个人价值的提升,达到更高的绩效水平,组织首先就要认可和重视员工的贡献并予以关心。而支持性人力资源实践是组织对员工贡献的公平衡量和认可、为使员工人力资本增值的投资,员工可以感受到的组织支持。基于此,本文旨在探讨中国文化情境下支持性人力资源实践结构维度,开发出一套适用于中国实际的支持性人力资源实践量表,并分析中西方不同的原因,进而对中国组织提出对策建议。首先,通过对国内外支持性人力资源实践相关文献进行梳理,了解国内外研究现状后结合个人访谈结果,对中国文化情境下支持性人力资源实践结构维度进行初步假设,构建测量模型,编制调查量表,对我国员工进行施测。进一步通过对数据进行因子分析探索和验证支持性人力资源实践结构维度,结合中国特有文化情境,分析讨论实证结果,开发出中国文化情境下支持性人力资源实践量表。该量表由35个题项组成,包括绩效评估、培训、员工参与、上级支持、就业安全和公平支持6个维度。最后结合中国文化情境针对各个维度提出管理建议,通过建立客观的绩效评估系统、建立知识-行为联结的培训体系、推进领导管理的民主化、增加与员工的社会化交流、与员工签订较长时期的劳动契约以及建立申诉制度等改善组织管理。
【图文】:
图3-1支持性人力资源实践结构维度模型图
第三章 支持性人力资源实践结构维度探索放式问题,访谈结束后,归纳整理访谈结果再结合文献研究结果,构建中国文化情境下支持性人力资源实践结构维度模型。该模型将支持性人力资源实践分为绩效评估、培训、职业生涯管理、员工参与、上级支持、就业安全和公平支持 7 个维度。可见,支持性人力资源实践作为一个系统,具有多层次多维结构。如图 1所示。本文通过对支持性人力资源实践结构维度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主要解决的问题是,我们所假设的支持性人力资源实践结构维度是否能够得到验证?模型是否成立?每一结构维度又具体包括哪些测量题项?通过对支持性人力资源实践测量量表进行调查,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方法进行数据分析,,对支持性人力资源实践结构维度和测量量表的信度、效度进行验证和分析,以开发出适合中国文化情境的支持性人力资源实践量表。
图3-2支持性人力资源实践一阶验证性因子分析模型图
37图 3-2 支持性人力资源实践一阶验证性因子分析模型图注:图中 jxpg 代表绩效评估;px 代表培训;ygcy 代表员工参与;sjzc 代表上级支持;jyaq 代表就业安全;gpzc 代表公平支持;jxpg1、px1、ygcy1 、sjzc1、jyaq1、gpzc1 分别代表这些维度的第一题,以此类推。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商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272.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苏方国;;战略人力资源实践理论述评[J];生产力研究;2008年23期

2 潘希初;;系统化人力资源实践与企业持续竞争优势[J];企业科技与发展;2008年06期

3 李颖;王振华;王卫征;;支持性人力资源实践、自我效能感与创新行为的关系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年10期

4 朱妙芬;张拉娜;;战略性人力资源实践的理论研究综述[J];商场现代化;2010年32期

5 韦慧民;潘清泉;;家庭友好人力资源实践的问题与应对策略[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2年01期

6 王晓真;丁宁宁;孙锐;;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研究的发展困境与突破:一个文献回顾[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7 苏方国,赵曙明;系统化人力资源实践与企业竞争优势[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3年02期

8 刘善仕;符洁莹;;西方最佳人力资源实践在中国的现状[J];企业活力;2006年04期

9 王锋;;当代人力资源实践与人的发展[J];学术论坛;2008年02期

10 张彦;;人力资源实践与品牌内部化相关分析[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何会涛;罗婷;彭纪生;;基于知识整合的人力资源实践与创新能力关系研究[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共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2 周巧笑;;关于HR几个重要问题的研究——人力资源管理的前沿研究[A];区域人才开发的理论与实践——港澳台大陆人才论坛暨2008年中华人力资源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诸葛建华 上海厂长经理人才有限公司高级人力资源顾问;如何考察候选人“情感强度”[N];组织人事报;2013年

2 魏立群(作者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跨国公司人力资源实践经验探讨[N];国际商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马冰;员工导向的人力资源实践及作用机理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杰;不同成长阶段科技型企业人力资源实践研究[D];苏州大学;2014年

2 黄水清;基于时间竞争战略的系统化人力资源实践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3 肖嘉;自主型人力资源实践对企业员工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研究[D];暨南大学;2015年

4 王爽;支持性人力资源实践对员工离职倾向的影响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5 贾源淇;我国铁路运输企业高绩效工作系统构建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6 周子琛;动机激发型人力资源实践对员工角色行为的影响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7 霍玉风;中国文化情境下支持性人力资源实践结构维度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6年

8 王卫平;基于模仿创新战略的人力资源实践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9 朱华;基于能力的系统化人力资源实践研究[D];江苏大学;2005年

10 文江;人力资源实践满意度、组织嵌入和离职倾向的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5176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renliziyuanguanlilunwen/25176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618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