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农业发展要重视舒尔茨模式
[Abstract]:Based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moder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China in the new period,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brought about by Lewis model, probes into how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the quality of human resources by constructing the "implicative" development model, and suggests that the combination of extended development and implicit development can realize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traditional agriculture to modern agriculture.
【作者单位】: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分类号】:F32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詹慧龙;;中国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战略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0年05期
2 郝宏桂;;略论韩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与特征[J];历史教学;2006年11期
3 刘志澄;加快现代农业建设[J];农业经济问题;2003年04期
4 辛岭;蒋和平;;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测算[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0年06期
5 王世群;;美国农业政策内涵、发展阶段与演化逻辑的探讨[J];农业经济;2013年03期
6 陈锡文;;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几个主要问题[J];改革;2012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伍旭中;;劳动力价值理论与中国劳动收入分配公正:一个多层视角的解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2 伍旭中;;对当前中国“三农”问题的几点认识[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3 汤汇;;安徽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转移策略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06年04期
4 张磊;;加强和创新农民培训工作 推进现代农业建设[J];安徽农学通报;2008年01期
5 张士胜;郑玉艳;洪登华;陶学明;;浅议乡村传统园艺产品的保护和传承[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2年09期
6 运迪;;论当代中国农民教育的“双重”动力[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7 方政;刘鹏凌;邹能锋;;试析新农村建设现状、问题和实现途径[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8 印银银;刘传华;;新时期安徽省种植业结构调整及优化对策[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9 周日明;苏北沿海地区现代农业建设的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03年05期
10 冯黎;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的现状与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臧高峰;任保平;朱子凝;;近代以来中国小农经济的制度变迁与分析[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付金平;;中国农业现代化问题的探究[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李冰;;宝鸡天水发展现代高新农业研究[A];第二届宝鸡天水发展论坛论文汇编[C];2011年
4 李斌;;辽宁现代农业发展的核心问题与对策选择[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5 袁平;;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关键发生节点与制度因素[A];农产品质量安全与现代农业发展专家论坛论文集[C];2011年
6 刘小三;;江西省发展现代农业的制约因素与对策分析[A];华东地区农学会学术年会暨福建省科协第七届学术年会农业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7 林卿;林翊;王庆;陈洪昭;;深化闽台农业合作,,促进海峡西岸现代农业发展——深化闽台农业合作的途径与对策研究[A];华东地区农学会学术年会暨福建省科协第七届学术年会农业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8 汤尚颖;李泽红;;论建立消费型农副产品供给机制[A];湖北省人民政府第三届湖北科技论坛“三农问题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分论坛论文集[C];2005年
9 刘学著;梁贤艳;;强化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完善政府公共服务体系[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李恒;;农村劳动力流动与黄河沿岸地区农耕经济的结构变迁[A];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第1卷第2期)[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盖丽丽;中国农村金融监管:变迁、效果及改进[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宋美丽;我国东部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夏咏;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农业经贸合作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4 尹世久;基于消费者行为视角的中国有机食品市场实证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5 祁冰;20世纪上半期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的演变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6 宋桂霞;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收入分配差距调节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吕晓萍;我国以工促农制度创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崔宝敏;我国农地产权的多元主体和性质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燕泰翔;中国工农关系演进与农业发展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0年
10 闫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屈怡;湖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杜国宏;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我国农业投资法律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向佳玲;武汉市农民蔬菜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4 张侃;不同类型失地农民征地补偿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钱静芳;江西省农民收入增长因素分析及改善对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6 林勇刚;农户农地经营规模效率及其家庭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7 胡柳;农户耕地经营规模及其绩效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8 徐本禹;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9 王维薇;已建池农户沼气消费偏好的影响因素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10 周萤;家庭结构对农户农地投入的影响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朴圣相,洲雁;南朝鲜的经济发展与产业、金融政策[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89年02期
2 陈锡文;;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几个重要问题[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3 文化;姜翠红;王爱玲;贾劲松;;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评价指标体系与调控对策[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8年02期
4 李燕凌;汤庆熹;;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其战略对策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9年06期
5 王爽英;李立辉;戴向洋;;基于主成分分析方法的湖南省农业区域经济评价及发展方向[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0年02期
6 陈锡文;;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J];中国报道;2011年04期
7 李镐澈;韩国农业在世界农业史上的意义与展望[J];中国农史;2004年02期
8 陈锡文;;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形势与“三农”面临的挑战[J];中国农村经济;2010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强;;论传统农业改造与新农村建设[J];经济纵横;2010年09期
2 刘巽浩;论中国农业发展的出路[J];科技进步与对策;1989年05期
3 苑体强;白人朴;;传统农业改造过程的理论分析[J];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学报;1991年02期
4 高平;高峰;刘洪海;;改造传统农业 打造农业强国[J];辽宁经济;2009年12期
5 周晓梅;人力资本投资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问题的探讨[J];人口学刊;2003年06期
6 李景华;关于建设辽宁现代农业的思考[J];农业经济;2004年12期
7 刘艳梅;;工业反哺农业的未来战略选择[J];理论前沿;2009年19期
8 白蕴芳;陈安存;;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路径[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年04期
9 于炳诚;职业技术教育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研究[J];天津成人高等学校联合学报;2005年06期
10 赵丽芬;杜超;;我国粮价上涨原因及解决方法探析[J];农业经济;2007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曾跃先;梁云龙;刘省吾;刘建华;;浅析工业化、城镇化折射下的现代农业发展[A];2011年中国农业系统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海峡两岸农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长沙市第五届自然科学学术年会农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庞道沐;;农业产业化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A];推动新型工业化 促进湖南经济发展——2007年湖南科技论坛(下)[C];2007年
3 彭晨阳;周蒲荣;;开发农业人力资源 促进现代农业发展[A];推动新型工业化 促进湖南经济发展——2007年湖南科技论坛(下)[C];2007年
4 李瑾;;沿海发达地区现代农业目标的实现与对策[A];2004年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张宝文;;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加快建设现代农业[A];第二届全国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论坛会议交流材料[C];2003年
6 黄佩民;;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A];科技进步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研讨会文集[C];2003年
7 李恩;;建设现代农业基地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A];探索·创新·发展——聊城市“加快建设强市名城 我们怎么办”解放思想大讨论理论研讨文集[C];2007年
8 邹丹;李国杰;;现代农业推动老工业基地新农村建设的作用与模式选择[A];创新沈阳文集(C)[C];2009年
9 任世军;;以科技创新贯穿现代农业发展全过程实现垦区现代农业的发展[A];黑龙江垦区现代化大农业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专辑上册[C];2009年
10 黄宁;孙蕊;;农业机械化在现代农业中的作用[A];第二届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论坛农业机械化关键技术与装备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周铮;专家提出—— 信息智能服务将是现代农业重要课题[N];农民日报;2010年
2 记者 王伟健;长沙探索现代农业新路[N];人民日报;2008年
3 记者 王乐飞;规模化科技化提升现代农业[N];苏州日报;2008年
4 胡键 岳宗;加大科技投入发展现代农业[N];广州日报;2008年
5 通讯员 严春霖;科技成为龙感湖现代农业发展的“助推器”[N];黄冈日报;2008年
6 王依龙 贾广文 记者 纪红;全国产粮大县依安为再增产打牢根基[N];黑龙江经济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白明云;抢抓时节夯实基础 推进现代农业发展[N];凉山日报(汉);2008年
8 市农业局局长 戎河山;借鉴先进经验 积极发展现代农业[N];铜川日报;2008年
9 韩军营 周显云 刘洪成;现代农业焙香“海青绿茶”[N];青岛日报;2008年
10 本报评论员;推动现代农业实现新突破[N];新疆日报(汉);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来生;人力资本投资与农业经济增长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0年
2 黄志坚;农村致富带头人成长因素和作用分析[D];南昌大学;2007年
3 范德林;黑龙江省农民就业问题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5年
4 李志俊;选择性转移、人力资本深化与内生农业发展[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5 尹飞霄;人力资本与农村贫困研究:理论与实证[D];江西财经大学;2013年
6 韩作生;农业科技人力资本对农业经济发展的作用及价值评价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7 陈江生;基于系统观的迁移型农村人力资本疏导机制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8 陆慧;人力资本投资与农民收入增长[D];南京农业大学;2004年
9 张晓梅;中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10 林本喜;浙江现代农业模式、评价与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建斌;松溪县现代农业发展思路与对策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0年
2 李健;潍坊市发展现代农业现状及对策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3 杜炜;包头市现代农业园艺示范园规划及其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路[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4 张军;我国建设现代农业的基本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5 王丽娜;我国农村健康人力资本的区域差异及其影响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柯毅萍;以提高人力资本为导向的农村反贫困战略探讨[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7 张银定;我国现代农业生物技术的发展和政策取向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01年
8 代会娟;现代农业信息服务社会化体系研究[D];河南科技大学;2011年
9 冯哲英;贫困地区人力资本对农民收入的影响[D];兰州大学;2011年
10 王忠;信息化在潍坊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作用与对策[D];山东农业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5177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renliziyuanguanlilunwen/25177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