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人力资源论文 >

福建省制造业人力资源区域比较与需求预测

发布时间:2019-09-11 13:18
【摘要】: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海峡西岸经济区是我国沿海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制造业是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主体产业,也是福建省工业的主体,要把福建省建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海峡西岸先进制造业基地。人力资源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也是建设海峡西岸先进制造业基地的重要保证。对2009年全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前九强省市制造业人力资源进行区域比较后,对"十二五"期间福建省制造业人力资源进行总量需求预测和分类需求预测,最后提出福建省制造业人力资源开发战略,为建成海峡西岸先进制造业基地提供强大的人力资源支撑。
【作者单位】: 福建农林大学管理学院;
【基金】: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海峡西岸经济区制造业人力资源区域比较与优化配置研究”(2011B054)
【分类号】:F249.21;F4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梁阜;王伟红;;山东省制造业人力资源需求量预测与分析[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2 杜强;;福建制造业竞争力实证分析[J];综合竞争力;2010年05期

3 方雯;冯耕中;秦娟;姬广运;;大型制造企业的组织学习能力研究[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仇文利;;江苏省农村发展现状区域对比分析及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6期

2 吴艳玲;;我国传统农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SWOT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5期

3 孙丽萍;;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的演变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7期

4 黄卫红;;我国农村居民消费问题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9期

5 孙国强;刘慧娟;孙羽涵;;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机制问题与对策——基于城乡统筹发展的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5期

6 滕明兰;;广西特色农业竞争力评价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8期

7 滕明兰;;基于解释性指标的广西特色农业竞争力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4期

8 侯炬凯;;贵州粮食生产实证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3期

9 李晨曦;颜毓洁;范凤岩;;关于提高陕西农民收入水平的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6期

10 杨道建;刘素霞;张赞赞;;全国31个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姚云云;东波;;黑龙江农村反人文贫困的社会支持网络构建分析[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2 毛琼;谢敬波;段宏兵;;国内外大田马铃薯播种机械化的发展现状与未来预测[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郭洪江;马旭;齐龙;谭祖庭;廖醒龙;阳建华;;一种水稻田间育秧泥浆铺设试验台的研究[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卞勇;匡耀求;黄宁生;;推广养殖场沼气工程,发展低碳农业[A];2012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2年专刊(一)[C];2013年

5 王凌;郝桂琴;何玲;耿暖;茹淑华;孙世友;张国印;;不同水氮条件下不同微生物腐解剂对玉米秸秆腐解效果研究[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八卷)[C];2013年

6 高志英;刘冬冬;夏新明;;基于农业多功能性的农户生态补偿[A];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年专刊——2013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一)[C];2013年

7 龚高健;张燕清;;在福建跨越发展中做大做强临港产业的策略分析[A];海洋文化与福建发展[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琪;我国国有企业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胡雪梅;科学人才观的理论内涵与实践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江依妮;中国式财政分权下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田静;教育与乡村建设[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淑云;多元化农业推广组织协同运行机制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1年

6 卞琦娟;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问题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7 管益东;废弃农村固废简易填埋场污染现状调查及其渗滤液处理技术(多介质层系统)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8 刘兆博;中国农民教育与收入关系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9 高雄伟;县域金融信贷风险管理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10 睢党臣;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结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尹自然;制造业90后员工管理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国权,马萌;组织学习评价方法和学习工具的研究及在30家民营企业的应用[J];管理工程学报;2002年01期

2 高俊山;毛建军;谷冬元;;组织学习能力综合评价模型研究[J];管理学报;2008年02期

3 邵明波;;论山东制造业灰领人才危机[J];甘肃农业;2006年05期

4 唐健雄;李允尧;黄健柏;王昶;;组织学习对企业战略转型能力的影响研究[J];管理世界;2012年09期

5 陈志成;白庆华;;基于证据推理的组织学习能力评价模型[J];情报杂志;2009年06期

6 刘炳辉;李晓青;;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竞争力实证研究[J];统计研究;2007年12期

7 马力,韩静轩;中国企业建立学习型组织的思考[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8 云绍辉;郑丕谔;;基于组织学习风格和促进因素的组织学习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9 贾建锋;赵希男;孙世敏;;组织学习能力的个性优势识别与评价研究[J];运筹与管理;2011年06期

10 陈国权;王晓辉;;组织学习与组织绩效:环境动态性的调节作用[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2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郭爱芳;企业STI/DUI学习与技术创新绩效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书方;现代化建设必须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J];科学社会主义;2001年05期

2 刘仙梅;我国人力资源现状浅析[J];内蒙古统计;2001年06期

3 管廷莲;人力资源与地区经济协调发展[J];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1期

4 彭声扬;知识经济中的人力资源[J];培训与研究(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5 陈书方,赵紫兰;开发人力资源 落实根本大计[J];前沿;2001年02期

6 郑英隆;论大企业人力资源多级递阶管理模式的确立[J];求索;2001年01期

7 付五爱;论人力资源的开发[J];山西科技;2001年05期

8 孟梅;人力资源的开发与配置[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9 姜洪桥;国有企业探索人力资源现代化管理[J];中外管理导报;2001年09期

10 郭广华;;浅谈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J];南方论刊;200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曹虹茹;华雅雁;;战略性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A];区域人才开发的理论与实践——港澳台大陆人才论坛暨2008年中华人力资源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曾华东;;非营利组织中虚拟对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A];区域人才开发的理论与实践——港澳台大陆人才论坛暨2008年中华人力资源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曾仕鹏;;建立统一开放的人力资源市场[A];区域人才开发的理论与实践——港澳台大陆人才论坛暨2008年中华人力资源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吴俊;;构建区域护理人力中心探析(以南通市为例)[A];第十九届全国肿瘤医院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5 曹大海;王建民;闻立杰;;一种基于工作流日志的人力资源业绩评价模型[A];第二十二届中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技术报告篇)[C];2005年

6 韩保明;;企业的根本在于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A];地质工作体制改革30年座谈会文集[C];2008年

7 喻剑利;;虚拟人力资源综述[A];第12届全国信息管理与工业工程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8 刘海萍;;论新形势下组织人力资源外延管理之必要[A];科学发展观与行政体制改革研究——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丁红玲;;略谈我国人力资源的管理问题[A];邓小平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全国邓小平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1998年

10 王晋卿;;永续企业家的事业——人力资源[A];走进新世纪的中国商业[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陈颐;人力资源,,企业最宝贵的资产[N];经济日报;2000年

2 龚华明;重视学校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N];经理日报;2003年

3 本报记者 汪向勇;学习人力资源[N];计算机世界;2000年

4 李薇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教授 曾湘泉 劳动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莫荣;探讨我国人力资源开发新模式[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5年

5 黄文颖;谁造成了人力资源部门的尴尬?[N];南京日报;2004年

6 姚裕群 郝丽;人力资源经理的新职能[N];北京人才市场报;2004年

7 付鸿雁;邮政科学开发 人力资源至关重要[N];人民邮电;2000年

8 记者齐洁;西藏移动启动人力资源提升项目[N];人民邮电;2003年

9 方家平;首席人力资源官会“火”吗[N];市场报;2002年

10 马丹蕊;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调查全面启动[N];中国企业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聂会平;人力资源柔性及其对组织绩效的作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2 沈伟;知识经济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3 陈琪;人力资源当期价值理论与方法[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4 孙杰远;教育促成人力资源生长:西南三地调查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5 田志锋;人力资源部门绩效评价与提升:组织绩效杠杆模型的视角[D];同济大学;2006年

6 吴南;北京传统工艺产业人力资源发展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7 梁顺霞;煤炭企业人力资源测评问题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8 曲克敏;知识创新与人力资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9 赵琪;我国国有企业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10 吴连玉;面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孟利琴;提升我国人力资源管理效率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2 杨伟伟;建设人力资源强国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3 赵柳;人力资源权益模式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4 金孝东;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与应用[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豆谊博;企业人力资源计分卡理论的拓展及应用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6 王志刚;中国中小企业人力资源记分卡模式构建研究[D];天津商学院;2006年

7 林岚;M中国公司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研究[D];厦门大学;2005年

8 徐慧;人力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6年

9 姜嘉智;基于价值链分析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10 田璞;当前部分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探讨[D];天津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5344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renliziyuanguanlilunwen/25344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ad6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