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企业劳动用工管理研究
【作者单位】: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经济管理系;
【分类号】:F272.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贺慧;;从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谈大学生自愿性失业[J];煤炭高等教育;2005年06期
2 周德生;;企业劳动用工现状与应对思考[J];新视野;2008年03期
3 孙业亮;朱礼华;;基于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的劳动力迁移与用工荒的分析[J];中国物价;2013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晓亮;;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对大学生自愿性失业的一个解释[J];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2 赵斯秀;;浅谈劳动保障部门在企业规范用工方面的作用[J];改革与开放;2013年12期
3 卢菲菲;黄建如;;我国大学生“知识失业”问题探析——基于二元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视角[J];湖北招生考试;2011年12期
4 顾正贵;;大学生就业取向和态度研究进展[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2年03期
5 曹松梅;;大学生就业促进政策分析[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1年03期
6 罗云;黎玉柱;杨利;;从二元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看大学生自愿性失业[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年08期
7 张辑;;大学生失业成因的经济学分析与对策[J];煤炭高等教育;2008年02期
8 郑刚;崔勋;;基于身份多元化的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综述与研究趋势[J];经济管理;2012年08期
9 谢爱国;任志涛;;劳动力供需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J];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10 应松宝;;论大学生就业市场分割与高等教育的相互作用[J];中国高教研究;200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苏璇斐;;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对策分析[A];第二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丽萍;企业用工机制的劳动法保障[D];湖南大学;2009年
2 张熙;美国高校职业指导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3 冯晓玲;厦门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实证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4 杨艳红;政府促进大学生就业政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黄中阳;高校专业“沉没”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6 王昭君;劳动力市场的制度性分割对我国高校毕业生自愿性失业的影响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7 刘怡;国外促进大学生就业政策的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杨歌舞;就业政策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9 秦俭;当代大学生择业观的影响因素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10 申燕玲;我国普通高等教育个人需求结构优化[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姚先国,来君;二元社会结构中的工资决定模型与人口流动——当前“民工荒”现象分析[J];财经研究;2005年08期
2 翟振武;杨凡;;民工荒:是刘易斯拐点还是伊斯特林人口波谷[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1年08期
3 蔡f ;;“民工荒”现象:成因及政策涵义分析[J];开放导报;2010年02期
4 李芝倩;;劳动力市场分割下的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模型[J];南开经济研究;2007年01期
5 朱镜德;中国三元劳动力市场格局下的两阶段乡─城迁移理论[J];中国人口科学;1999年01期
6 王诚;;劳动力供求“拐点”与中国二元经济转型[J];中国人口科学;2005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丽君;企业文化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J];安徽电力职工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2 文澜;人力资源管理的三维空间[J];中外企业家;2002年10期
3 陈淑君;企业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模式[J];企业活力;2003年08期
4 凌四立;论人力资源管理的美学策略[J];求索;2004年01期
5 孙北梅;新经济环境下人力资源管理的功能分析[J];企业经济;2004年01期
6 村上;美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J];中国培训;2004年04期
7 张一弛,黄涛,李琦;高绩效工作体系人力资源管理措施的结构整合与内涵回归[J];经济科学;2004年03期
8 王学军,刘常青;创新WTO形势下的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J];现代企业;2004年07期
9 汪华林;中小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J];经济师;2004年10期
10 高晓红;谈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胜利油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方婷婷;;如何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发员工组织公民行为[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2 傅超;刘琳琳;;试论打捞单位人力资源管理[A];2009年度救捞论文集[C];2009年
3 郑海航;吴冬梅;;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三维立体模式[A];中国中小企业改革与发展研讨会暨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C];2001年
4 黄鹤;陈月艳;;企业信息化背景下的人力资源管理[A];全国第十届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司徒英杰;;关于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流派等内容综述[A];区域人才开发的理论与实践——港澳台大陆人才论坛暨2008年中华人力资源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吴晓荣;王少东;贾虎;;基于生命周期视角下的企业战略人力资源管理[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7 张新军;段红梅;陈彩清;赵涛;;地勘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工作分析的思考[A];地勘单位改革发展座谈会文集[C];2011年
8 冯明;李学民;;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伦理问题研究[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朱光明;;浅论企业文化建设与人力资源管理[A];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郝妍;;关于人力资源管理的思考[A];北京人才交流协会2000、2001、2002年获奖优秀学术研究成果汇编——人才市场的发展与创新[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人力资源研究培训中心副主任、研究员 林泽炎;人力资源管理:国企和外企差别在哪?[N];中国人事报;2008年
2 商水县公路管理局 邹荣春;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提高企业竞争力[N];周口日报;2010年
3 汇琮;步调一致:人力资源管理的“核”[N];经济参考报;2008年
4 黄水清;把握发展趋势 推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N];中国水利报;2011年
5 文钊;从“二八定律”看人力资源管理[N];经济参考报;2007年
6 许巍;新经济下的人力资源管理[N];中华建筑报;2002年
7 刘保华;人力资源管理[N];中国财经报;2002年
8 傅瑶;八企业当选首批人力资源管理AA级诚信单位[N];丹东日报;2007年
9 王文建(作者单位:石家庄市城市建设开发总公司);略论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N];河北经济日报;2006年
10 王京韬;为跨国界人力资源管理支招[N];中华工商时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洪霞;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契合性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2 汤伟伟;基于成熟度的组织人力资源管理动态能力评价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
3 程建君;基于知识创新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4 周福战;基于知识的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5 姚宝刚;科技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6 孙少博;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对组织效能的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7 曾建权;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务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8 崔海英;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非正式组织影响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刘钢;创业企业组织变革过程中的人力资源管理行为策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杨湘怡;企业中层管理者胜任力模型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丽娜;我国传统财经媒体构建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2 梁忠东;A电视台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对策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3 李义;江西省核工业地质局人力资源管理现状与对策分析[D];南昌大学;2010年
4 贾开民;泰安市农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与对策[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5 易迎霞;K市审计机关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优化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6 周楠;煤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指数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7 陈婕;战略视域下的NCYP人力资源管理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8 侯锋;林纸企业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9 张剑;华丰公司e-HR系统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10 何传福;DF公司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5368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renliziyuanguanlilunwen/25368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