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阶段“3S”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14 17:04
【摘要】:建国近七十年来,中国实现了从贫穷到温饱、从温饱到总体小康的两次重大历史性跨越,不久就要实现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的第三次重大历史性跨越,完成第一个百年目标。在这个重要历史节点,非常有必要对全面小康社会后三十年的经济发展战略进行前瞻性的研究,这是中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的客观需要。战略方位是研究经济发展战略的前提。中国全面小康社会后三十年的经济发展战略方位可概括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阶段。这个新阶段既位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两个百年战略方位中,又位于建国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百年战略方位中,还位于推进现代化建设第三步发展战略的战略方位中。中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阶段的三十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不仅会创造中国历史上的伟大发展奇迹,产生深远的历史影响,而且会为世界现代化的进程提供新选择与新方案,具有重要的政治和国际影响力,并对整个世界、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久远的影响。为了更好地研究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阶段的经济发展战略,本文创新性地提出“3S”战略研究模型,从经济结构(Structure)、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和共享发展(Sharing)三个关键方面进行深入研究。论文首先分析了“3S”的选择依据;其次从非经济强国、非美丽中国、非高收入国家几个方面论述了“3S”战略研究模型设计的起点,从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中速区间、经济结构彻底实现转型、建成美丽中国、基本实现共同富裕、进入高收入国家的中位区间几个方面分析了“3S”战略研究模型规划的目标;再次归纳了“3S”战略研究模型的长远性、全局性、均衡性和实践性特征。“3S”经济发展战略的第一项重要内容是经济结构(Structure),而科技创新结构、三次产业结构、开放经济结构又是经济结构的重点。就科技创新结构而言,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三十年要形成以原始创新为主的具有先发优势的引领型科技创新方式结构;要着重补齐人力资源与信息资源两块短板,形成高水平的财力、人力、物力科技创新资源投入结构;要注重通过提升劳动生产率、单位能耗的经济产出来提升成本绩效,形成优化的科技创新目标绩效与成本绩效结构;要在维持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三个科技创新中心稳步发展的同时,重点打造华中、西南、西北、东北四个高水平的科技创新中心,形成覆盖全国、东西部均衡、南北方协调的高水准科技创新区域分布结构。就三次产业结构而言,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三十年服务业产值的GDP占比和生产性服务业的服务业产值占比大抵上都要达到70%左右;通过全方位提高制造业技术创新水平、发展技术密集型的先进与高端制造业、改造传统制造业、打造世界级制造业基地等多项内容来建成制造业强国;通过提升现代服务业比重、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等来建成服务业强国。就开放经济结构而言,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三十年要形成国际收支大抵平衡、服务贸易的贸易总额占比达到25%左右、货物贸易内部结构及服务贸易内部结构得到优化的贸易结构;形成引进外资的流量与存量规模稳步增加、对外投资的流量与存量规模逐步扩大、引进外资质量不断提升、对外投资由大向强转变的引进来与走出去结构;形成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并行开放的国内空间结构和对发达经济体与对发展中经济体并行开放的国际空间结构。“3S”经济发展战略的第二项重要内容是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论文构建了可持续发展的“隧道效应”模型用以阐释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阶段可持续发展的实质内涵,不能以牺牲自然生态环境为代价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是要在自然生态环境系统承载界限范围内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体现了生态效应、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三者的共赢。可持续发展产生“隧道效应”的关键是通过继续实施重点生态功能区修复与保护工程、继续推进生态建设工程来维护生态健康,同时还要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和生态服务业,并推行生态消费。为了保障可持续发展形成“隧道效应”,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三十年还要从源头防范、过程管控和末端惩罚三个方面来执行现存的合理制度、健全现有的不完善制度、设计新的合理制度。“3S”经济发展战略的第三项重要内容是共享发展(Sharing)。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三十年共享发展的基本价值取向是公平正义;主体是“四大板块”居民(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城乡居民和相对贫困人口;范围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与生态五个方面;方式是共建共享。共享发展的焦点是通过缩小收入差距到适度范围内、壮大中等收入群体、健全收入分配制度来实现收入分配格局合理化;通过公共教育、社会保险、医疗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优化政府财政支出结构和丰富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方式来达成基本公共服务共享;通过持续增加收入、推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来保障相对贫困人口这个特殊群体实现共享发展。另外,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三十年推行共享发展,还须构建相应的实现机制,具体有理念认同机制、公平参与机制、联动推动机制。
【学位授予单位】:中共中央党校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F124
【学位授予单位】:中共中央党校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F1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仁贵;;解码世界最大中等收入群体[J];w,
本文编号:26275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renliziyuanguanlilunwen/26275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