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人力资源论文 >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01 14:14
【摘要】: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既是高等职业院校发展的基本保证,更是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需要。近年来,为适应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需要,对“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问题越来越重视,许多相关政策相继出台,为其发展提供了必要保障。但由于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时间较短,“双师型”教师的认定不规范,以及教师管理机制不健全等多方面原因,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专业发展依然存在评定标准不规范、培养培训机制不完善、科研管理和指导模式不健全、考核与激励制度不全面、忽视教师个体需求与自主专业发展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并成为制约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为此,本研究通过对广西科技大学全国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广西高等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认定试点工作办公室、柳州职业技术学院等开展调研,在获得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基础上,分析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的困境及其成因,并借鉴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以及部分优秀高职院校的成熟经验,探寻促进“双师型”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有效策略,为“双师型”教师实现真正的专业发展和教师个人的全面发展进行理论和实践的探索。在论文的第一部分(绪论),主要阐明了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专业发展建设的重要意义,并从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关理论、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相关内容、“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内涵、影响因素、管理和培养路径等方面进行了综述的梳理,了解国内外对于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现状。第二部分是相关内涵概念界定与研究的理论基础。将文中所涉及到的关键概念进行清晰界定,克服了以往对“双师型”教师内涵的片面理解,对“双师型”教师的内涵、基本特征和素养构成进行了更加深入、全面的厘清和诠释。理性探究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理论、人力资源管理理论、需要层次理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等相关理论基础,较为创新地站在人的全面发展的视角进行思考和分析,注重教师实现自身作为“人”的个体专业发展,拓展了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对“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进行了理论补充。第三部分是实证调查与分析,通过选取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柳州职业技术学院以及广西科技大学全国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广西高等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认定试点工作办公室进行实地考察调研,并深入整理分析调研资料,发现当前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存在“双师”比例偏低,评定标准尚不完善;理论知识陈旧,专业技术欠缺,培训体系亟待健全完善;科研能力不足,管理和指导模式有待健全;教师发展动力不足,考核激励机制亟待完善;过于强调职业技能,忽视个体专业发展需求等问题现状。其中,固有社会观念的桎梏、政策和投入建设的不足、教育管理制度的不完善是阻碍“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的外因;教育信念感的缺失、及时更新能力和意识的匮乏、自主专业发展意识的淡薄则是阻碍“双师型”教师自主专业发展的主要内因。第四部分是在遵循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基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借鉴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的成熟经验,提出促进“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策略:第一,成立职业技能鉴定委员会,规范资格评审标准,启动动态评审机制;第二,完善培养培训体系,加强职前职后培训衔接,开展多样化的培养培训活动,深化产教融合,加强兼职教师队伍的培养和建设;第三,搭建高职院校应用型科研平台,组建科研创新团队,引导“双师型”教师校企合作开展“落地式”科研工作;第四,打破教师职业终身制,建立健全专门的考核与激励机制,在师资引进、职称评审、薪酬福利、培训考核等方面向“双师型”教师倾斜;第五,用好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组织和引导不同教师开展专业化、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规划和诊断。院校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民主管理体制,突出教师的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性,教师本人则通过理解体悟、运用提升、独立创造、反思重建等方式,强化自主专业发展意识、动机和能力,最终达到专业发展自觉化。
【图文】:

模型图,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模型图,现代人力资源管理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模型图

性别分布,调查样本


调查样本性别分布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G715.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馥郁;;艺术高校教师科研现状调查分析[J];国际公关;2019年09期

2 何维克;;以人为本评价高校教师[J];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2017年02期

3 裴先文;刘红;田菲菲;;加强教师科研队伍建设以提升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J];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年01期

4 游维;;创新人才的培养呼唤具备创新能力的教师[J];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论丛;2010年02期

5 王鑫鹏;于良;;高等学校青年体育教师职业精神培育研究[J];体育师友;2016年06期

6 金甫;;教师培训应着眼于教师需要[J];教书育人;2017年02期

7 李志彪;;促进教师主动教研的几点思考[J];教书育人;2017年01期

8 徐征;庄严;;种子教师研究项目的“温度”与“锐度”——以西苑西北旺片区种子教师研究项目为例[J];中国教师;2017年06期

9 何耀华;;且行且思,“种子教师”在研究中成长[J];中国教师;2017年06期

10 吴颖惠;;种子教师研究项目:一种专业成长的实践范式[J];中国教师;201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郑非;郑凯;;2001—2003年沈阳体院教师科研工作量变化分析[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2 郭启龄;宋成才;何兴艳;;培养教师创新精神和能力的策略研究[A];《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一卷)[C];2017年

3 孙海义;李宁;陈仲堂;;基于创新型高校的高水平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研究[A];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三等奖论文集[C];2017年

4 黄大顺;陈意璇;姚桂尧;苏展翼;吴志静;;职业技术学校音乐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调查与研究[A];十三五规划科研成果汇编(第三卷)[C];2018年

5 唐筠;吴彦妮;;高校教师科研成果影响因素分析[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6 曾思亮;;论独立学院青年教师科研水平的提升[A];人文学术:过程与方法[C];2016年

7 崔锡印;张奇善;;“七动”培训模式,促教师自主专业发展[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2018(二)[C];2018年

8 向仕文;;《构建和谐校园,促进教师发展》课题研究阶段性成果报告[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9 焦俊玲;梁艳;孙竹娟;;教师课堂教学技术行为研究中教师科研素质提高的研究[A];十三五规划科研成果汇编(第三卷)[C];2018年

10 蔺桂宝;刘振佳;任亚男;刘亚东;郭晓娟;王俊敏;马亚雄;;提升中小学教师科研素质的策略分析[A];《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三卷)[C];201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浙江大学中国科教战略研究院 林成华;完善教师联合聘任 助力学科交叉融合[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

2 暨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王高贺;做“四有”标准的高校教师[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

3 记者 王海滨;山西新政激发高校教师科研创新积极性[N];科技日报;2017年

4 ;教师科研:给教学一个支点[N];中国教育报;2005年

5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第二中学校长 王福勇;新教师较多,如何打造优良师资[N];中国教师报;2017年

6 南平;愿“好教师能评教授”不再成新闻[N];南京日报;2019年

7 周义;关于大学废除教师科研量要求的玄想[N];天津教育报;2010年

8 福建省福清市岑兜中心小学副校长 陈华忠;农村教师科研难的原因与对策[N];中国教师报;2009年

9 李元卿;高校教师科研应有九种意识[N];光明日报;2007年

10 张树伟;教师科研,,给你一个撬动教学的支点[N];中国教师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马跃如;高等学校教师激励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2 李方安;论教师培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李艳梅;中国特色高校教师发展与使命自觉[D];吉林大学;2017年

4 刘燕;知识产权制度对高校教师科研行为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涵;普通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师培养机制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19年

2 李继;工匠精神视域下的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D];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19年

3 胡蓉卉;“港归”教师对内地学科发展的作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9年

4 黄凯芸;学校支持体系对教师科研的保障作用[D];华中师范大学;2018年

5 陈雨;小学教研活动中教师投入现状调查研究[D];西南大学;2018年

6 马丽娜;“国培计划”教师培训效果调查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8年

7 罗萍萍;场域和惯习视角下的教师反思力提升路径与策略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8年

8 李梅园;中小学教师对教研活动的认同感的调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8年

9 潘威;基于转型发展的广西新建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8年

10 左祯;协同与共享:京津冀三地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6467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renliziyuanguanlilunwen/26467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4f5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