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发展背景下京津冀人力资源市场一体化发展探析
【文章目录】:
一、协同发展与一体化
二、京津冀人力资源市场一体化面临的挑战
(一)人力资源市场配置支撑体系不足
(二)用人主体参与度不高
(三)政策的落实程度不够
(四)人力资源市场信息互通平台作用发挥欠佳
三、政府引导与推进京津冀人力资源市场一体化
(一)合力推动出台三地合作的人力资源市场管理协议
(二)建立人力资源市场信息互通平台
(三)突破制度障碍,加大政策落实力度
(四)变“政府唱独角戏”为“政府搭台、企业唱戏”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征;唐鑛;;新经济时代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研究——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J];中国劳动;2019年12期
2 李诗然;蔡美菊;;新时代安徽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动力变革”机制[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9年05期
3 本刊编辑部;;人力资源协会抗疫实录[J];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2020年03期
4 ;关于我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有关情况答记者问[J];劳动保障世界;2020年16期
5 王平;;完善河南省人力资源市场体系的思考及建议[J];人才资源开发;2016年01期
6 ;人力资源服务业迈入集约化发展[J];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2016年03期
7 王克良;;人力资源服务业起飞[J];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2015年03期
8 杨妮娜;;人力资源服务业:一个文献综述[J];重庆社会科学;2015年09期
9 杨喜坤;;深入贯彻落实《山东省人力资源市场条例》 努力开创全省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新局面[J];山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2015年10期
10 莫荣;陈玉萍;;国外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发展[J];第一资源;2013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铮;中国城乡人力资源市场一体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2 杨妮娜;吉林省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建设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3 任新民;云南民族地区的梯度结构与人力资源的梯次开发[D];云南大学;2000年
4 佟雪铭;基于经济增长方式的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5 袁旭东;中国引进海外人才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6 戴文洁;我国经济转型背景下特殊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4年
7 罗光洁;以人力资本为支撑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研究[D];云南大学;2015年
8 李康;人力资本管理理论与实证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9 周万生;人力资本与区域创新能力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10 王晓莉;人力资源开发多主体博弈及演化模型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白晓波;建立统一规范灵活的昆明人力资源市场对策研究[D];云南大学;2012年
2 岳志恒;R县老干部人力资源开发利用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19年
3 韩梦语;人力资源与粮食产业经济发展关系研究[D];武汉轻工大学;2018年
4 黄惠嫦;提升广州市人力资源市场供求信息监测能力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9年
5 刘雨;S公司人力资源岗位外包服务业务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9年
6 吴新奎;厦门市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调查与思考[D];厦门大学;2018年
7 潘星艳;精准扶贫视域下甘肃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宁夏大学;2019年
8 姜庆华;常州智慧人力资源超市建设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9年
9 夏丽丽;江西聚才人力资源集团发展战略研究[D];华东交通大学;2019年
10 张华斌;基于精益运营的人力资源机构营业绩效提升研究[D];天津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8511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renliziyuanguanlilunwen/28511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