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人力资源论文 >

员工—组织关系与员工敬业度间关系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30 07:08

  本文关键词:员工—组织关系与员工敬业度间关系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员工—组织关系 组织支持感 员工敬业度


【摘要】: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力资源的成本优势渐渐消失,我国的企业面临着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型,企业中的人力资源成为企业的重要资源。因此,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持续发展,就要认识到员工的主体作用,改善员工与组织之间的关系,根据员工的特点和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员工—组织关系。根据之前的研究发现员工组织关系、组织支持感、员工敬业度的理论基础都是社会交换理论,本文将员工—组织关系、组织支持感与员工敬业度归于同一个模型,基于诱因—贡献模型从组织的角度研究员工—组织关系对员工敬业度的影响机制,引入组织支持感作为中介变量,将组织层面的员工组织关系与个人层面的员工敬业度联系起来。本文对员工—组织关系、组织支持感与员工敬业度的研究文献进行了回顾,采用国内外较成熟的量表进行问卷的设计,在此基础上收集到来自109家企业的问卷,其中员工问卷为876份,主管问卷为192份。根据收集到的数据,运用统计软件SPSS和L isrel进行信度分析、效度分析、相关性分析,由于本文的自变量和因变量来自不同的层面,所以运用HLM进行跨层次的分析。本文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当组织提供的诱因高时,组织对员工期望的贡献与员工的敬业度正向关系显著,当组织提供的诱因的低时,这种相关关系会减弱。(2)当组织提供的诱因高时,组织对员工期望的贡献与员工的组织支持感相关关系显著,当组织提供的诱因的低时,这种相关关系会减弱。(3)组织支持感中介了员工—组织关系与员工敬业度之间的关系。组织支持感在员工—组织关系与工作敬业度中起到部分中介的作用,在员工—组织关系与组织敬业度间起到完全中介的作用。本文的研究结论拓展了员工—组织关系的研究方向,使得员工—组织关系与员工的态度与行为的研究更加丰富。同时本文基于诱因—贡献模型从组织的角度研究员工—组织关系对员工的敬业度的作用机制,为企业更好的制定人力资源管理措施以提升员工敬业度提供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员工—组织关系 组织支持感 员工敬业度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272.92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第一章 绪论11-16
  • 1.1 研究的背景11-12
  • 1.2 研究意义及目的12-13
  • 1.2.1 研究意义12-13
  • 1.2.2 研究目的13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13-15
  • 1.3.1 研究内容13-14
  • 1.3.2 研究方法14-15
  • 1.4 研究的创新点15-16
  • 第二章 文献综述16-29
  • 2.1 员工—组织关系16-20
  • 2.1.1 员工—组织关系的概念16
  • 2.1.2 员工—组织关系的不同的研究视角16-19
  • 2.1.3 员工—组织关系的结果变量19-20
  • 2.2 员工敬业度20-24
  • 2.2.1 员工敬业度的概念21-22
  • 2.2.2 员工敬业度的结构22-23
  • 2.2.3 员工敬业度的前因变量23-24
  • 2.2.4 员工敬业度的测量24
  • 2.3 组织支持感24-27
  • 2.3.1 组织支持感的概念24-25
  • 2.3.2 组织支持感的影响因素研究25-26
  • 2.3.3 组织支持感与员工敬业度关系的研究26-27
  • 2.3.4 组织支持感的测量27
  • 2.4 社会交换理论27-28
  • 2.5 文献综述的简评28-29
  • 第三章 研究模型与假设29-34
  • 3.1 研究模型29-30
  • 3.2 研究假设30-34
  • 3.2.1 员工—组织关系与员工敬业度关系的研究30-31
  • 3.2.2 组织支持感的中介作用31-34
  • 第四章 研究设计34-38
  • 4.1 测量工具34-35
  • 4.1.1 员工—组织关系的变量测量34
  • 4.1.2 组织支持感的测量34-35
  • 4.1.3 员工敬业度的测量35
  • 4.1.4 控制变量的测量35
  • 4.2 数据收集35-36
  • 4.3 数据处理方法36-38
  • 第五章 数据分析38-51
  • 5.1 样本的描述性统计38-39
  • 5.2 信度和效度分析39-42
  • 5.2.1 信度分析39-41
  • 5.2.2 效度分析41-42
  • 5.3 相关性分析42-43
  • 5.4 假设检验43-50
  • 5.4.1 员工组织关系对员工敬业度、组织支持感的影响研究44-47
  • 5.4.2 组织支持感的中介作用47-48
  • 5.4.3 不同诱因、贡献水平下的员工敬业度和组织支持感48-50
  • 5.5 假设检验汇总50-51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51-56
  • 6.1 研究结论51-52
  • 6.1.1 员工—组织关系与员工敬业度51
  • 6.1.2 组织支持感的中介作用51-52
  • 6.2 研究贡献52-54
  • 6.2.1 理论贡献52-53
  • 6.2.2 实践贡献53-54
  • 6.3 研究不足与未来研究展望54-56
  • 参考文献56-60
  • 附录:调查问卷60-67
  • 致谢67-6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彦玲;张丽华;;雇佣关系研究述评:概念与测量[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3年01期

2 卢纪华;陈丽莉;赵希男;;组织支持感、组织承诺与知识型员工敬业度的关系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3年01期

3 徐燕;周路路;;雇佣关系对员工职业成长的影响机制研究:组织支持感的中介作用[J];经济管理;2012年11期

4 曹科岩;宁崴;;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员工敬业度的影响:组织支持感的中介作用——基于广东省高科技企业的实证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2年05期

5 康力;石金涛;;中国企业背景下领导成员交换与员工-组织关系之间的关系研究[J];上海管理科学;2011年02期

6 赵曙明;;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研究新进展评析与未来展望[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1年01期

7 方来坛;时勘;张风华;;员工敬业度的研究述评[J];管理评论;2010年05期

8 黄盼盼;;组织氛围对员工敬业度的影响分析[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0年01期

9 吴继红;陈维政;刘云;;双向视角的员工-组织关系I-P/C模型研究[J];科研管理;2009年06期

10 何会涛;彭纪生;;基于员工—组织关系视角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组织支持与知识共享问题探讨[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8年1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继红;基于社会交换理论的双向视角员工—组织关系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廖银燕;领导—成员交换对员工敬业度的影响机理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4年

2 郑震;雇佣关系对员工敬业度及离职倾向的影响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3 龚星燕;组织支持感、领导—成员交换对员工组织承诺和工作满意度的影响[D];苏州大学;2009年

4 杨佩君;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认同对员工敬业程度的影响[D];复旦大学;2009年

5 姜秀梅;企业员工敬业度的组织影响因素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5929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renliziyuanguanlilunwen/5929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41d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