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对外汉语论文 >

传统度量衡量词现状及其对外汉语教学策略

发布时间:2017-10-31 17:27

  本文关键词:传统度量衡量词现状及其对外汉语教学策略


  更多相关文章: 度量衡量词 成语 俗语 教学策略


【摘要】:传统度量衡单位在人们的日常生活领域逐渐淡化,人们更倾向使用公制计量单位和英美制计量单位,但很多度量衡单位量词在语言中并没有弱化的趋势。这也给留学生学习汉语和对外汉语的传统度量衡量词的教学带来了一定难度,文章通过对传统度量衡量词的分析进而寻找行而有效的教学策略。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关键词】度量衡量词 成语 俗语 教学策略
【分类号】:H195
【正文快照】: 一、引言就人类语言的共性而言,任何一种语言都有计量和计单位的问题。在这当中最典型的就是度量衡量词,它是几乎所有语言中都拥有的一类计量单位,而且随着全球化脚步的加快,现代社会要求各种语言对度量衡量词有统一的标准和规范。随着国际度量衡单位大量进入汉语词汇系统,为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程璐;;试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书面语教学[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2年05期

2 班吉庆;;《说文解字》所收度量衡量词简论[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3 肖伟;;简析度量衡单位在俗语中的存在原因[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丹;;析《二刻拍案惊奇》名量词的语法特征和语法功能[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7期

2 张晓凤;张慧;;论量词“房”的产生[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1期

3 魏兆惠;;“周”、“匝”名量、动量用法的历史发展[J];保定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4 聂辽亮;;《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中表物数量词的用法[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01期

5 单宝顺;肖玲;;“下”的语法化历程[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6 李小平;;计时量词“祀、年、岁、载”历时演变小考[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9期

7 王晓君;;汉语拟声词附缀的来源与流变[J];长江学术;2011年04期

8 李小平;;《齐民要术》数量表示法[J];重庆社会科学;2007年01期

9 周娟;;汉语量词词典词源理据的阐释[J];辞书研究;2009年03期

10 袁仁智;;《元曲选》量词系统的历时比较[J];湘南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芳宇;唐五代量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董正存;汉语全称量限表达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肖红艳;《肘后方》版本定型化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4 步连增;语言类型学视野下的汉语量词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5 宋桔;《语言自迩集》的文献和语法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6 万曼璐;《华阳国志》的文献和语法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7 吕红梅;现代汉语量词“个”的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8 曾令香;元代农书农业词汇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9 樊中元;现代汉语一名多量现象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10 叶桂郴;《六十种曲》和明代文献的量词[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晓蕾;量词“颗”、“粒”、“枚”的比较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刘文思;跨语言视角的现代汉语动量词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3 蔡海荣;《官场现形记》量词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张忠艳;《近代汉语语法资料汇编·宋代卷》—量词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黄梅;现代汉语量词分类与名量词搭配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6 盛晓玲;《道行般若经》连词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江海珍;汉语名量构式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8 邵会平;《歧路灯》量词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9 张慧莲;韩国语借用量词的语义分析[D];延边大学;2011年

10 徐丽;汉语类别词的基元—同场释义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李泉;基于语体的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构建[J];汉语学习;2003年03期

2 丘光明;;黄钟、累黍与中国古代度量衡标准[J];中国计量;2006年02期

3 邱隆;;中国历代度量衡单位量值表及说明[J];中国计量;2006年10期

4 丘光明;中国古代度量衡标准[J];考古与文物;2002年03期

5 冯胜利;;论汉语书面正式语体的特征与教学[J];世界汉语教学;2006年04期

6 丁金国;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体意识[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1期

7 胡海娟;徐雁;;上古衡量词文化义探析——上古汉语中度量衡词汇文化义初探(三)[J];语文学刊;2009年22期

8 冯胜利;书面语语法及教学的相对独立性[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3年02期

9 钱穆;;中国文化对人类未来可有的贡献[J];中国文化;1991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宗澈;《史记》量词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2 赵晓军;中国古代度量衡制度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3 李建平;先秦两汉量词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练军;居延汉简量词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王大莹;《后汉书》量词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荐;论成语的经典性[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2期

2 沈治浩;成语立目问题浅议[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3 全香兰;朝鲜语汉字成语与汉语成语[J];汉语学习;1996年02期

4 陈子骄;浅谈广告标语中成语的语义转移[J];济宁师专学报;1996年02期

5 刘川民;谈谈《应用汉语词典》中的成语[J];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3期

6 王立和;吉林方言中的四字格俗语[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2期

7 方志彪,陈永顺;《红楼梦》中俗语的翻译初探[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8 李娟;;《史记》成语研究[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6年10期

9 ;与猪有关的成语及俗语[J];中国猪业;2009年08期

10 全香兰;谈朝鲜语独有的汉字成语[J];民族语文;199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万丽媛;;从引用看语篇的互文性[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陈伟群;;汉语中有“鹿”字成语出处、比喻与示文[A];2011中国鹿业进展[C];2011年

3 周彩莲;;成语中的“一”[A];语言学论文选集[C];2001年

4 林玉山;;编纂成语词典的一些问题——编写《中华多用成语大辞典》的一些体会[A];福建省辞书学会2003年会论文集[C];2003年

5 胡可一;;请不要把它看作成语[A];中国当代秘书群星文选[C];1999年

6 刘善涛;李敏;;基于信息库的新词词汇共性分析与教学策略研究[A];中国计算语言学研究前沿进展(2009-2011)[C];2011年

7 谢仁友;;论成语的区别特征[A];中国辞书论集2000[C];2000年

8 杨翠兰;;基于语料统计的汉语成语语法功能研究[A];第二届全国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刘冬青;曹炜;;论成语“望文生义”义入典应当缓行——兼与陈璧耀先生商榷[A];中国辞书学会第六届中青年辞书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贺琳;吕士楠;冯勇强;初敏;钱瑶;;汉语合成语料库的韵律层级标注研究[A];新世纪的现代语音学——第五届全国现代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国林;生造词语何时休[N];语言文字周报;2009年

2 赵永成;成语乱改成怪胎[N];语言文字周报;2007年

3 林发彦;集大成的成语辞典[N];中华读书报;2007年

4 鲍飞立;小议成语“美轮美奂”语义及其他[N];语言文字周报;2011年

5 戴昭铭;同舟共济[N];语言文字周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昆宝军;成语垃圾玷污语言文化[N];大众科技报;2002年

7 李栋臣;不要随意调动成语成分的位置[N];光明日报;2001年

8 本报记者 祝晓风;既要用得对 还要用得好[N];中华读书报;2000年

9 杨刚华;成语误用的类型[N];语言文字周报;2006年

10 王們;关于成语的运用[N];语言文字周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志生;东汉碑刻复音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林美淑;对韩汉语教学离合词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3 李琳;外国学生习得汉语语气副词调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吴玉凤(Nareerat Watthanawelu);明清华南竹枝词民俗文化词语与熟语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5 胡宪丽;基于《汉语大词典》语料库的唐代新词语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6 元莲仙;汉韩语言对比研究及在对韩汉语教学中的应用[D];南开大学;2010年

7 吴东海;傣语四音格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8 周新玲;词语搭配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9 徐睿渊;厦门方言一百多年来语音系统和词汇系统的演变[D];厦门大学;2008年

10 沈玮;论汉语俗语的文学图像[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兵;韩中与“狗”相关的俗语,,成语对比研究[D];延边大学;2011年

2 李静;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应用写作”教学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3 沈君英;五年制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盛群伟;服务型高职院校学生语文素养目标及教学策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5 王旭红;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现状及开发策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6 于菲;对外汉语词语教学中的色彩义难点分析及教学策略[D];吉林大学;2010年

7 张婕;韩中常用俗语的文化语言学比较研究[D];青岛大学;2011年

8 李亭美;中韩俗语比较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2年

9 樊洁;情境阅读教学策略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10 孙悦;韩国留学生错别字语料库的建立和基于语料库的错别字考察[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1230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11230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14a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