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对外汉语论文 >

基于对外汉语教学的《京华烟云》高频双音节语气副词的汉英对比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02 02:09

  本文关键词:基于对外汉语教学的《京华烟云》高频双音节语气副词的汉英对比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双音节语气副词 双音节语气副词 《京华烟云》 汉英对比 解释策略


【摘要】:语气副词作为表达语气和个人主观态度的一类词,是现代汉语中不可或缺的词类。由于语气副词语义虚化,功能丰富、使用灵活,也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本课题从对外汉语教学角度出发,对《汉语水平等级标准与语法等级大纲》中收录且在《京华烟云》汉英双语平行语料中高频出现的8个双音节语气副词进行了汉英对比研究和对英汉语教学的解释和说明策略研究 研究对象的确定是以《汉语水平等级标准与语法等级大纲》和初、中等和高级《中国汉语水平考试大纲》中收录的32个语气副词为线索,对《京华烟云》汉英双语平行语料库进行全文检索,并逐句逐词确立对应关系。在确立对应关系时,排除零对应者,保留有对应者。为了对比分析的客观有效,本课题选择了频率在10次以上,且“对应英文”出现频率亦在10次以上的双音节语气副词为研究对象,有效检索结果为:简直、其实、恐怕、尽量、难道、分明、究竟和毕竟。论文共分为五章: 第一章引言。介绍研究背景、研究对象、研究目的、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并对与论文写作有关的概念术语进行了界定说明。 第二章《京华烟云》高频双音节汉语语气副词与其“对应英文”的对比分析。分别对《京华烟云》汉英双语平行语料中简直、其实、恐怕、尽量、难道、分明、究竟和毕竟这8个双音节汉语语气副词及其“对应英文”从语义、语法和语用二个平面分别进行了汉英对比分析和穷尽性的定量定性分析。 第三章上述8个高频双音节语气副词的英语解释和说明策略研究。在汉英对比基础上,从对英汉语教学出发,试着提出了上述8个双音汉语语气副词的英文解释和说明策略。同时对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目前使用的《新实用汉语课本》、《当代中文课本》、《博雅汉语》和《长城汉语生存交际课本》四套汉语教材中的这8个语气副词的英文释义情况,以及《新英汉汉英词典》、《现代汉英词典》和《汉字英释大词典》中这8个语气副词的英文释义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我们认为本课题所提出的英文解释和说明策略对其有一定的补充修正作用。 第四章本文所提出的英文解释和说明策略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实践和效果分析。为了验证本课题所提出的英文解释和说明策略的可行性,我们在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进行了为期一年的教学实践研究。对实验前与实验后的学生习得这8个语气副词的情况分别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应用本课题所提出的英文解释和说明策略,学生使用这些语气副词的偏误率明显下降,说明其对对英汉语教学具有积极意义。同时我们所提出的英文解释和说明能为对英汉语教材和汉英双语词典的编纂提供些须参考。 第五章余论。说明本课题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指出需要继续深入研究的地方。
【关键词】:双音节语气副词 双音节语气副词 《京华烟云》 汉英对比 解释策略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H195.3
【目录】:
  • 目录4-7
  • CONTENT7-11
  • 摘要11-13
  • ABSTRACT13-15
  • 第一章 引言15-27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对象15-16
  • 1.2 研究目的16-17
  • 1.3 汉语语气副词研究现状17-22
  • 1.3.1 语气副词的本体研究综述17-19
  • 1.3.2 与对外汉语教学有关的语气副词研究综述19-22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22-24
  • 1.5 相关概念的界定24-27
  • 1.5.1 “语气”和“情态”24-25
  • 1.5.2 有对应和零对应25
  • 1.5.3 与语用分析相关的概念25-27
  • 第二章 《京华烟云》高频双音节汉语语气副词与其“对应英文”的对比分析27-93
  • 2.1 《京华烟云》“简直”与其“对应英文”使用情况测查分析27-38
  • 2.1.1 语气副词“简直”的简要说明27
  • 2.1.2 “简直”汉英对应情况测查27-31
  • 2.1.3 “简直”与其“对应英文”的语法对比分析31-33
  • 2.1.4 “简直”与其“对应英文”的语义、语用对比分析33-38
  • 2.2 《京华烟云》“其实”与其“对应英文”使用情况测查分析38-47
  • 2.2.1 语气副词“其实”的简要说明38-39
  • 2.2.2 “其实”汉英对应情况测查39-42
  • 2.2.3 “其实”与其“对应英文”的语法对比分析42-44
  • 2.2.4 “其实”与其“对应英文”的语义、语用对比分析44-47
  • 2.3 《京华烟云》“恐怕”与其“对应英文”使用情况测查分析47-60
  • 2.3.1 语气副词“恐怕”的简要说明47-48
  • 2.3.2 “恐怕”汉英对应情况测查48-53
  • 2.3.3 “恐怕”与其“对应英文”的语法对比分析53-54
  • 2.3.4 “恐怕”与其“对应英文”的语义、语用对比分析54-60
  • 2.4 《京华烟云》“尽量”与其“对应英文”使用情况测查分析60-67
  • 2.4.1 语气副词“尽量”的简要说明60
  • 2.4.2 “尽量”汉英对应情况测查60-64
  • 2.4.3 “尽量”与其“对应英文”的语法对比分析64-65
  • 2.4.4 “尽量”与其“对应英文”的语义、语用对比分析65-67
  • 2.5 《京华烟云》“难道”与其“对应英文”使用情况测查分析67-73
  • 2.5.1 语气副词“难道”的简要说明67-68
  • 2.5.2 “难道”汉英对应情况测查68-70
  • 2.5.3 “难道”与其“对应英文”的语法对比分析70-71
  • 2.5.4 “难道”与其“对应英文”的语义、语用对比分析71-73
  • 2.6 《京华烟云》“分明”与其“对应英文”使用情况测查分析73-80
  • 2.6.1 语气副词“分明”的简要说明73
  • 2.6.2 “分明”汉英对应情况测查73-76
  • 2.6.3 “分明”与其“对应英文”的语法对比分析76-77
  • 2.6.4 “分明”与其“对应英文”的语义、语用对比分析77-80
  • 2.7 《京华烟云》“究竟”与其“对应英文”使用情况测查分析80-90
  • 2.7.1 语气副词“究竟”的简要说明80
  • 2.7.2 “究竟”汉英对应情况测查80-83
  • 2.7.3 “究竟”与其“对应英文”的语法对比分析83-85
  • 2.7.4 “究竟”与其“对应英文”的语义、语用对比分析85-90
  • 2.8 《京华烟云》“毕竟”与其“对应英文”使用情况测查分析90-93
  • 2.8.1 语气副词“毕竟”的简要说明90
  • 2.8.2 “毕竟”汉英对应情况测查90-92
  • 2.8.3 “毕竟”与其“对应英文"的语法对比分析92-93
  • 第三章93-105
  • 3.193-99
  • 3.1.3 “恐怕”的英文解释和说明93-94
  • 3.1.4 “尽量”的英文解释和说明94-95
  • 3.1.5 “难道”的英文解释和说明95-96
  • 3.1.6 “分明”的英文解释和说明96-97
  • 3.1.7 “究竟”的英文解释和说明97-99
  • 3.1.8 “毕竟”的英文解释和说明99
  • 3.2 汉英词典和对外汉语教材中和关语气副词的英文释义情况分析99-105
  • 3.2.1 汉英词典中8个双音节语气副词的释义情况100-101
  • 3.2.2 对外汉语教材中8个双音节语气副词的释义情况分析101-103
  • 3.2.3 汉英词典中相关语气副词与本课题所提出的英文释义的对比分析103-105
  • 第四章 本文提出的英文解释和说明策略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实践和效果分析105-114
  • 4.1 本文提出的语气副词英语解释和说明策略在阿德莱德大学的实践情况说明105
  • 4.2 本文提出的语气副词英语解释和说明策略的可行性及教学效果105-114
  • 4.2.1 实验前学生语气副词习得情况调查分析105-109
  • 4.2.2 实验后学生语气副词习得情况调查分析109-112
  • 4.2.3 实验教学效果分析112-114
  • 第五章 余论114-117
  • 5.1 本文小结114-115
  • 5.2 不足之处115-117
  • 参考文献117-122
  • 致谢122-123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12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慧;;解析语气副词“毕竟”[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6期

2 张明莹;说“简直”[J];汉语学习;2000年01期

3 李大农;韩国学生“文化词”学习特点探析——兼论对韩国留学生的汉语词汇教学[J];汉语学习;2000年06期

4 王江;篇章关联副词“其实”的语义和语用特征[J];汉语学习;2005年01期

5 齐沪扬;丁婵婵;;反诘类语气副词的否定功能分析[J];汉语学习;2006年05期

6 盛丽春;;“大概”、“也许”和“恐怕”的语义、语用分析[J];汉语学习;2008年01期

7 段业辉;语气副词的分布及语用功能[J];汉语学习;1995年04期

8 钱玉莲;偏误例析与对外汉语教材编写[J];汉语学习;1996年03期

9 杨才英,赵春利;王力与韩礼德汉语语气观比较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10 吴民京;;汉语语气副词的教学建议[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崔诚恩;现代汉语情态副词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2 齐春红;现代汉语语气副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丁熠;“契合”类语气副词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方红;“侥幸”类语气副词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3 盛丽春;或然语气副词“大概”、“也许”和“恐怕”的功能分析[D];延边大学;2003年

4 匡昕;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语气副词考察[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5 韩瑜;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语气副词“毕竟”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6 袁瑞玲;基于第二语言教学与习得的汉语语块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7 文静;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委婉类”语气副词习得偏误研究[D];广西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1295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11295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003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