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对外汉语论文 >

外国学生副词“又”的习得顺序研究——基于北京语言大学HSK作文动态语料库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10 01:37

  本文关键词:外国学生副词“又”的习得顺序研究——基于北京语言大学HSK作文动态语料库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副词 习得顺序 语料库


【摘要】:本文基于北京语言大学HSK作文动态语料库的资料,根据汉语本体对副词"又"的定义及其功能用法的研究,并结合习得理论与偏误分析理论来分析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外国学生习得副词"又"的情况。观察其习得顺序,以期对对外汉语教学提供可参考的信息。
【作者单位】: 渤海大学;
【分类号】:H195
【正文快照】: 副词在汉语词类中是一种特殊词类,副词是由实词转化而来,对于副词是属实词还是虚词,汉语本体研究百家争鸣。一般情况下把副词看作虚词,副词语法功能很窄,只能做状语,不能做其他句法成分。本文从表示时间的副词“又”来分析留学生对其习得的顺序。《实用现代汉语语法》对“又”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华;;汉语里的“话题问句”[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2 蒋庆荣;;汉语和日语条件句的对比[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3 王婷婷;;试论句尾“了”的使用条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8期

4 于琳琳;;爱V不V句式的句法分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9期

5 苑逸豪;;论“比”字句的否定问题[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2年06期

6 刘丹;;嵌入“向”字短语“把”字句中介词短语位序先后的制约因素[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7 熊莺;;日汉语气助词对比研究及其对教学的启示[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8 张敬源;张艺;;“有”字比较句的加的夫语法视角研究[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9 脱傲;;时间副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句法语义分析[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10 脱傲;;频度副词在第二语言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秉震;汉语话题标记的语义、语用功能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李青;现代汉语把字句主观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张金圈;汉语单音方位词与单音动词的偏正性组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 余成林;汉藏语系语言存在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乔翔;汉英形修名结构对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6 卡依沙尔·艾合买提;现代维吾尔语情状类型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7 范丽君;汉藏语因果类复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8 姚小鹏;汉语副词连接功能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9 崔智英;电视访谈的语体特征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10 金智妍;现代汉语句末语气词意义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玉婷;汉语会话他启自修型修正的互动性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林琳;“代词+(的)+名词”结构中“的”字隐现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戴佳;现代汉语特殊结构“V+得+发+X”[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忠才;从顺应论看反问句的语用功能[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唐莹;留学生汉语动量词习得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肖艳;中高级阶段越南学生汉语常用篇章衔接手段偏误分析[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7 陈盈新;中高级泰国学生汉语能愿动词习得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8 曹书华;“V到”句式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9 孙兴锐;现代汉语“上”类方位词对比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10 张文莲;韩国留学生“比”字句教学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燕霞;;从体验看“自然习得顺序”假说[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年05期

2 戴曼纯;“自然习得顺序”质疑[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6年04期

3 黄佳俐;;70年代国外习得顺序研究综述(一)[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4 黄佳俐;刘杨;;70年代国外习得顺序研究综述(二)[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5 刘欢;;中亚留学生“能”的习得顺序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6 张永霞;;多元发展模型与词缀习得顺序探究[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7 屠贵娟;吴兴东;;英语语法语素习得顺序实证研究回顾综述[J];科技信息;2010年35期

8 姚鸿琨;;高年级英语专业学生前缀习得顺序实证研究[J];莆田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9 张圆;陈莉萍;;医学生词缀习得顺序及发展特征[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10 高顺全;;多义副词“还”的语法化顺序和习得顺序[J];华文教学与研究;2011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萌尧;基于语料库的老挝留学生汉语体标记习得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2 姜明松;基于语料库的以英语为母语者的幅度副词习得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3 刘莹莹;留学生对多义副词“就”的习得顺序及教学研究[D];西南大学;2014年

4 黄佳俐;中国大学生英语句法结构习得顺序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5年

5 刘佳;多功能副词“才”的习得顺序及教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6 李佳;印尼留学生11类有标转折复句习得顺序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牛骥;日本留学生汉语“是”字句习得顺序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8 陈静;十二类常用肯定句的习得顺序考察[D];安徽大学;2012年

9 郑娜;针对印尼学生“能、会、可以”的习得顺序调查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4年

10 程阿西子;介连兼类虚词的语法化顺序和习得顺序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1645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11645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2be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