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中语篇衔接偏误分析及教学建议
本文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中语篇衔接偏误分析及教学建议
【摘要】:语篇衔接主要分为两部分,语法衔接手段和词汇衔接手段。语法衔接手段主要包括照应、替代、连接和省略等四种;词汇衔接手段主要包括:重复、指称、同义词和近义词、连词等。本文以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为例,探讨词汇衔接手段方面的偏误分析及其教学建议。
【作者单位】: 沈阳大学外国语学院;
【分类号】:H195.3
【正文快照】: 一.引言 对于“语篇”的定义有多种说法,有论文曾提到这样的两种说法:“Halliday与Hasan认为,‘语篇’是任何一个构成统一整体的自然语言段,或口头语言或书面语言,篇幅可长可短;胡壮麟先生认为,‘语篇指任何不完全受句子语法约束的在一定语境下表示完整语义的自然语言。’”[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罗青松;;对外汉语写作教学研究述评[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1年03期
2 赵成新;外国留学生汉语语篇衔接方式偏误分析[J];台州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黄雅清;留学生作文中语篇衔接手段运用特点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程程;侯君;;对外汉语教学中语篇衔接偏误分析及教学建议[J];文学教育(上);2016年12期
2 陈诗琦;;对外汉语教学“写作难”现状之原因分析与对策[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年04期
3 陈静;;留学生汉语作文中照应衔接手段使用偏误分析[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6年06期
4 苑洋;;试论汉语国际教育教学中写作教学模式创新[J];写作(下旬刊);2016年06期
5 张颖;;高级阶段留学生写作偏误研究[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年03期
6 黄珏鸿;;英汉写作差异对对外汉语写作教学的启示[J];亚太教育;2016年13期
7 高增霞;刘福英;;论学术汉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6年02期
8 刘颂浩;彭馨;;缩写练习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世界汉语教学;2016年01期
9 陆丹妮;;对外汉语写作课堂教学策略初探[J];才智;2015年17期
10 阿达来提;童成莲;;网络信息技术在少数民族汉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J];语言与翻译;2015年01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晟;;写作教学法在对外汉语写作课中的具体应用[J];新西部(下半月);2009年11期
2 张宝林;;“汉语写作入门”教学模式刍议[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9年03期
3 李海燕;;对外汉语写作教学中如何实现口语词向书面词语的转换[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09年04期
4 辛平;;对外汉语写作课教学的验证性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9年02期
5 吴双;;多媒体辅助对外汉语写作教学的意义[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9年01期
6 包小金;;过程写作教学中“分组讨论”的若干问题[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8年04期
7 吴双;;论过程体裁写作理论在对外汉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08年03期
8 祁玲;张春梅;;汉语写作课互动教学模式探析[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8年01期
9 刘瑜;;复述写作中交际策略使用的实验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8年01期
10 刘元满;;留学生一般性文章格式偏误表现与分析——基于100份入学分班试卷的作文调查[J];汉语学习;2007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瑶;从指称类型考察中高级阶段越南留学生的语篇连贯性问题[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2 孙新爱;主位—述位理论和留学生汉语语篇教学[D];暨南大学;2004年
3 张述娟;汉语篇章中主要的衔接方式及留学生偏误考察[D];暨南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晋;;手机短信语篇衔接机制分析[J];汉字文化;2006年04期
2 吴立云;;语篇衔接方式及其应用[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3 金朋荪;郭彤;;律师用语的英文语篇衔接特征[J];中国电力教育;2008年15期
4 杨春娟;;语篇衔接研究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5期
5 洪志琴;姚明发;吴元珍;;语篇衔接方式与主题的关系[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9年03期
6 张艳斌;;语篇衔接与连贯研究综述[J];科技信息;2010年04期
7 党辉;;浅析广告语中的语篇衔接[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8 史铁强;李锡奎;;试论语篇衔接与连贯的关系[J];中国俄语教学;2010年03期
9 史铁强;俄汉语篇衔接对比[J];中国俄语教学;1997年01期
10 孟玉珍;;例说汉语修辞格的语篇衔接功能[J];现代语文;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黄虹;;语篇衔接与大学英语写作教学[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杨传鸣;;《红楼梦》及其英译本语篇衔接对比——汉英主语省略对比[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舒华;语篇衔接在高校大学生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实证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5年
2 许秦竹;高级水平日本留学生议论文语篇衔接偏误分析[D];南京大学;2014年
3 徐嘉婧;中高级阶段韩国学生汉语写作语篇衔接偏误分析[D];黑龙江大学;2015年
4 才进;汉英交传语篇衔接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5年
5 杨武莹;英汉交替传译的语篇衔接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5年
6 胡岸;“A Day in the Life of a Smiling Woman”中的语篇衔接及汉译处理[D];湖南科技大学;2015年
7 于元元;语篇衔接视角下传记类文本的翻译[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8 杨翠翠;语篇衔接对译文的修复[D];青岛科技大学;2016年
9 杨媛;留学生语篇衔接偏误分析[D];黑龙江大学;2014年
10 瓮姣姣;[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1760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11760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