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教学和文化教学
本文关键词:对国内对外汉语教学的反思——AP汉语与文化课及美国教学实况给我们的启发,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外语教学和文化教学
【摘要】根据文化的结构和范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Culture with a big C),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三个方面。狭义的文化(Culture with a small C)是指人们普遍的社会习惯,如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等。
【关键词】外语教学;文化教学;文化交际;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62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4)02-0076-01
文化的深层结构适用于高年级学习。文化的表层结构包括日常交际所必需的项目、礼貌用语、手势语言、日常各种场合的典型会话等,而文化的深层结构包括社会制度、世界观及人生观、价值观念(如对于成功、幸福、金钱等问题的看法)、禁忌等。文化通过语言直接或者间接地记载了使用语言民族的历史发展过程,,而作为语言基本要素的词语包含着各种丰富、繁杂的文化信息,词语的兴衰从而体现了文化发展的过程。因此,学习语言必然学习相应的文化。由于各民族的历史、地理、制度、价值观等存在着差异,而这种差异通过语言相应的结构形式加以反映,所以学习外语也必须了解相应的文化和文化本身。
一、外语教学中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新颁布的国家英语课程标准就明确规定要加强学生的社会文化意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目前广大教师已经意识到外语教学中融入文化知识的必要性,在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把文化背景知识作为语言知识的一部分融入语言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在把握所学语言含义的同时接受英语国家的不同文化,从而实现语言学习的综合目的与结果。
跨文化交际强调重视本族语和目的语之间的差异性,作为文化教学主渠道的教师首先在教学中应充分理解和注意所学语言的文化,认识到本民族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的异同,不应歧视甚至厌恶对方文化,而是在交际中尊重对方的文化准则以达到交际的目的。
首先,在教学中,通过设置特定的社会文化氛围,引导和培养学生提高对于文化差异的敏感性。通过特定文化背景下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意识到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惯用的言行交际方式,了解不同文化背景影响下人们的行为。
其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限的课堂教学仅仅是一个引导,通过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培养学生对于英语语言文化的兴趣。所以教师应留心积累有关文化背景、社会习俗等方面的实物、报纸杂志、影像资料,通过展示、交流、讨论、表演等灵活有趣的方式,使学生了解和学习语言交际的方式和手段。
最后,教学的载体通过教材予以呈现,所以教师在授课时应把文化背景知识配合课文加以讲解,使文化知识与语言素材融为一体。或是有针对性地将称呼、问候、约会习俗等分散在教材中的文化交际信息编成小对话或小短文,让学生在进行对话或阅读时与自身文化中的相应方面进行对比,使彼此的文化有更深的了解,灵活地处理他们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交际时将面临的各种情况。
二、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
语言跟文化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那么语言教学中文化教学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为脱离了文化教学的纯粹的语言教学,必然是枯燥,没有意义的,从而造成学习者产生消极的学习情绪,特别表现在初中级英语学习者只为了应付考试在学习第二语言的时候厌学的情绪更加明显。
因此,语言教学必须包含文化教学,文化教学在语言教学中起到拓展语言实践视野,提高语言运用层次的作用;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正确使用所学的言语材料。然而,不能完全用文化教学来代替语言教学,英语教学中的语言教学永远处于第一位的,而文化教学从属于语言教学。两者应结合起来,统一于英语教学中,即在语言教学中了解文化知识,在文化教学中巩固语言知识。
在进行外语教学时,教师应尽量少用母语,鼓励学生用外语交流、思考。对于非语言交际形式,如握手、面部表情、交谈时的距离、手势等,应能恰当地向学生介绍、讲解,帮助他们正确理解和掌握非语言交际。
三、大学英语文化教学上的误区及其相应的措施
忽视文化教学对于语言教学的作用。有的大学英语的课堂教学仍然采取跟初中、高中一样教学方法:词汇讲解,句子语法分析,还是让学生进行听力,阅读,写作,口语的练习,让学生单纯使用机械式记忆的外语学习方法。课堂上80%的时间都是教师讲解课文,甚至把主要精力放在语法和词汇的讲解上,忽视英语背景文化的英语教学,学生只是被动的记录,机械地模仿,学习缺乏自主性。这样的英语教学方式大大地削弱大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在隋哲的《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关于文化教学的几点思考》中,他提到了“以美国AP汉语课程为例,由于是应试型的教学,这种课堂十分紧张,就是在这样的课堂上,我们也能清楚地感受到对学生的文化熏陶,课堂上,歌曲、故事时时穿插在语言的讲授中,对于语言的分析也常常会涉及历史、文学、甚至哲学的内容,与美国高大学生,特别是非华裔学生接触时了解到,悠久的中华文化往往是他们学习中文的最初始动机和最经常的诱惑”。在语言教学中增加文化教学,英语社交文化知识和跨文化知识,能提高学生对于异文化的需求,能提高学生学习外语的积极性。
四、结语
语言和文化相互依存、密不可分。要理解英美国家的文化,就必须掌握英语,而要学好英语,就必须同时学习英美国家的文化。大学英语教学应当重视英语文化教学,尽量体现主流文化、现代文化和影响交际的文化。同时,对不同文化应本着尊重、包容、平等的态度,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引入文化,将社会文化知识穿插在听说读写的语言材料中,既培养了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学生又能学到社会文化知识;学生既拥有了用英语获取信息的能力,又获得了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俞烨.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J].教育探究,2008,02:58-60.
[2]隋哲.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关于文化教学的几点思考[J].考试周刊,2009,12:198-199.
[3]陈绂.对国内对外汉语教学的反思——AP汉语与文化课及美国教学实况给我们的启发[J].语言文字应用,2006,S1:35-44.
科技和文化的中关村
曾几何时,中关村已经成了科技中国的象征。
的确,你实在找不到第二块科技元素如此密集的地方: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为代表的78所高等院校,以中国科学院为代表的213家科研院所,以联想、方正、小米等为代表的上万家高科技公司,以百度、新浪、搜狐等为代表的互联网群体,以中星微、启明星辰等为代表的2000多家海归人员创建的科技企业方阵……每年每月每天,多少科研成果在这里孕育成熟?多少科研产品影响着我们的生活?难以胜数。
但是,近年来中关村正在静悄悄地发生变化:文化的概念、文化产业的话题、科技和文化的交响曲,愈来愈多地在这里出现。
科技和文化确实也难分得清。科技中有文化,文化中寓科技。苹果公司的乔布斯十分看重自已产品的外观造型、色彩,从上千个方案中左挑右选,这已经进入文化艺术的范畴了。2001年,美国《新闻周刊》把中关村评为“世界八大新兴文化圣地”之一,更是直接从文化角度定义中关村。
本期“封面故事”《中关村:再奏科技与文化交响曲》,记述的是本刊承办的第17届北京科博会的“中关村创新论坛”,主题就是“科技与文化融合”。企业做大靠实力,做强靠品牌,做久靠文化。中关村能够走到今天,还要走得更远,在科技和文化的融合上,的确有很多经验需要总结,很多话题需要探讨。
“经济”版《P2P魅惑与魔影》,“科技”版《沪江网:在线教育的下一个大佬》、《中关村核心区:领航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中关村唱响极客集结号》,“教育”版《李凡:用手机随时监测孩子的视觉健康》等文章,都是交集着科技与文化旋律的创新曲。
“文化”版张颐武《马尔克斯与中国:一段未经授权的旅程》,讲述了这位刚刚故去的拉丁美洲文学巨匠在中国的影响。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最初岁月,《百年孤独》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一种新的个人解放思潮和民族意识。张颐武所在北京大学不远处的解放军艺术学院,有一位叫莫言的青年军旅作者,就深受马尔克斯的影响,20多年后登上了诺贝尔文学领奖台。《诗人艾砂的稻香湖之恋》,说的是一位刚刚故去的诗人艾砂。他70多年的传奇经历,他晚年创办的被誉为“南泉(湖南《湘泉》)北湖”的《稻香湖》诗刊,其人其事,读来让人感奋。《中国与法国的诗歌对话》,撷取了近期海淀区举行的几个中法文化交流片断。海淀区一脉西山,怀抱着三山五园等名胜,更见证了百年中法情。大约100年前,李石曾、蔡元培和贝熙业、铎尔孟等中法人士在这里建立中法大学、温泉中学、贝大夫花园、试验林场等,期冀为推进中国现代文明做点事情。他们谋划选送的勤工俭学留法学生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朱德、陈毅、李富春、陈延年、徐悲鸿、冼星海、钱三强等,成为了现代中国的风云人物。其中一位叫圣·琼·佩斯的法国诗人,居住在金仙寺附近,创作了一首名叫《远征》的长诗,1960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由此可见,中关村的文化底蕴源远流长,早已影响着中国。
科技的中关村,文化的中关村,希望的中关村!我这样说,相信很多人会赞同。
本文关键词:对国内对外汉语教学的反思——AP汉语与文化课及美国教学实况给我们的启发,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251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1251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