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域和时长对韩国学生感知阴平和去声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调域和时长对韩国学生感知阴平和去声的影响 出处:《海外华文教育》2016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汉语声调斜率包含调域和时长两个因素。那么,时长和调域的变化对韩国学习者感知阴平和去声有什么影响?本研究以合成的语音刺激,以音高和时长两个因素为变量,通过调类判断的感知实验,我们发现:(1)调域是影响韩国学习者感知汉语声调阴平和去声的重要因素。(2)时长是影响韩国学习者感知汉语声调阴平和去声的重要因素,重视时长因素的母语机制造成感知阴平和去声的偏误。本研究具有教学实践意义,而且其结论对以非声声调语言为母语背景的韩国汉语学习者掌握汉语声调有着至关重要的参考依据。
[Abstract]:Chinese tone slope includes two factors: tone field and duration. So, how does the change of tone length and tone domain affect Korean learners' perception of shade and tone? In this study, the synthetic speech stimuli, pitch and duration were used as variables, and the perceptual experiments of tone judgment were carried out. We find that the tonal domain is an important factor that affects Korean learners' perception of Chinese tonality and desonance.) the length of time is an important factor that affects Korean learners' perception of Chinese tonality and dissonance. The mother tongue mechanism which attaches importance to the long time factor causes the bias of perceptual bland and dissonance. This study is of practical significance in teaching. Moreover, the conclusion is of great importance for Korean Chinese learners with non-tone language background to master Chinese tone.
【作者单位】: 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研究中心;
【分类号】:H195
【正文快照】: 一、引言Wang(1999)和Bent(2005)认为最容易混淆的汉语声调问题可以分成两大类,就是阴平和去声,阳平和上声。马燕华(1994)、刘艺(1998)、赵赫(2011),王韫佳和李美京(2011)等通过无声调母语背景的汉语学习者对汉语声调感知的研究发现阳平和上声往往相混,他们认为原因是学习者没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玲;;刘俐李著作《汉语声调论》的创见[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2 李媛;洪勇明;;中亚留学生汉语声调教学初探[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3 钱曾怡!250100;从汉语方言看汉语声调的发展[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0年02期
4 姜晓红;关于对外汉语声调教学的一些思考[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5 王江风;;汉语声调演变的历史探讨[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1期
6 吴门吉;胡明光;;越南学生汉语声调偏误溯因[J];世界汉语教学;2004年02期
7 刘俐李;二十世纪汉语声调理论的研究综述[J];当代语言学;2004年01期
8 刘俐李;;汉语声调的曲拱特征和降势音高[J];中国语文;2005年03期
9 宋益丹;;汉语声调实验研究回望[J];语文研究;2006年01期
10 徐瑾;;俄罗斯留学生汉语声调偏误研究[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陈默;王建勤;;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声调认知发展的计算机模拟研究[A];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2 陈默;;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声调认知发展模拟[A];第十一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二)[C];2011年
3 陈默;;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声调认知发展模拟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2011年
4 谷丰;王晓东;陈林;;汉语声调加工过程中的大脑半球优势[A];Proceedings of the 8th Biennial Conference of the Chinese Society for Neuroscience[C];2009年
5 周同春;;汉语声调教学新探[A];新世纪的现代语音学——第五届全国现代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6 郭径遂;刘亚丽;谢凌云;;新疆民族大学生汉语声调感知与发声偏误关系[A];中国声学学会第十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7 蔡莲红;刘涛;吴志勇;蔡锐;;汉语声调音域规范模型初探[A];第六届全国现代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特约记者 胡胜友;汉语声调对人类大脑如同音乐[N];大众科技报;2006年
2 何聪;中国人比西方人更常用右脑[N];人民日报;2006年
3 记者 陈敬农 通讯员 胡胜友;我科学家揭示人类左右脑分工机制[N];科技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默;无声调语言母语者汉语声调浮现过程的实验和模拟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时伟;韩国留学生汉语声调偏误分析及纠正对策[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2 孙小晴;初中级阶段越南留学生汉语声调偏误实验分析与教学策略研究[D];渤海大学;2015年
3 张琳琳;马来土著及华裔学生汉语声调习得偏误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4 石金杰;菲律宾学生汉语声调习得研究[D];中山大学;2015年
5 刘昊;韩国留学生汉语短期班的声调教学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5年
6 高秀娟;越南语和阿拉伯语背景留学生汉语声调偏误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7 程潇;中高级俄罗斯留学生习得汉语声调的实验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1年
8 辛亚宁;意大利学生习得汉语声调的实验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9 杨意;日本学生汉语声调习得难度等级考察[D];南京大学;2013年
10 刘晓军;越南留学生汉语声调偏误实验分析[D];广西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3981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13981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