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对外汉语修辞教学的内容与方法
本文关键词:浅论对外汉语修辞教学的内容与方法 出处:《辽宁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汉语修辞 对外汉语教学目的内容方法
【摘要】:对外汉语修辞研究,是随着对外汉语教学的日益发展而逐渐兴起的一个研究方面,是现代汉语修辞研究面临的一个全新的课题。修辞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本文将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简单论述修辞与对外汉语教学的关系,阐释修辞教学在整个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重点阐述对外汉语修辞教学的总体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并对各阶段具体的修辞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进行详细地论述。 全文共分两章,在第一章里重点论述修辞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及修辞与传统汉文化、修辞与交际和写作。第二章里对汉语修辞教学的目的、内容、方法,从其理念及目标进行整体论述,而后从初、中、高级阶段具体论述其修辞教学的目的、内容及方法。运用对外汉语教学理论、教学方法及汉语修辞学方面的知识,展示对外汉语修辞在汉语得体表达方面的重要作用,对如何讲授和提高各级阶段外国学生的修辞能力进行论述。
[Abstract]:The study of external Chinese rhetoric is a research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the rise, is a new topic facing modern Chinese rhetoric research. Rhetoric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This paper will be based on the former research achievement,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of simple rhetoric with the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explains the importance of rhetoric teaching in the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Focusing on the overall goal of Chinese rhetoric teaching, teaching content and teaching methods, and the various stages of the specific rhetorical teaching objective, teaching content and teaching methods were discussed in detail.
The thesis consists of two chapters. In the first chapter focuses on the rhetoric i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status and role, and rhetoric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rhetoric and communication and writing of Chinese rhetoric. The purpose of teaching, the second chapter in the content, method, on the whole from its ideas and goals, and then from the beginning. In the advanced stage, discusses its rhetoric teaching objective, contents and methods. The use of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theory, teaching method and Chinese rhetoric knowledge, show Chinese rhetoric express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hinese appropriate, discusses on how to teach and improve rhetoric ability levels of stage foreign students.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H19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于宏梅;对外汉语写作教学中的修辞教学[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2 吴颖,宗守云;修辞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的应用[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4期
3 廖美光;试谈修辞教学中语言能力的培养[J];修辞学习;1995年05期
4 余丽雯,舒亭亭;浅析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修辞教学[J];南昌高专学报;2004年03期
5 贺建平;修辞教学的教育性初探[J];修辞学习;1996年06期
6 赖先刚;谈谈现代修辞学与修辞教学观[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1995年01期
7 万震球;应让修辞教学在中语教材中构成一个体系[J];修辞学习;1997年06期
8 陈汝东;简论以修辞为纲的对外汉语教学理念[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4年02期
9 周梅香;歌词在修辞教学中的运用再探[J];语文学刊;2001年06期
10 黎运汉;谈谈中学修辞教学[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彭媛;;对外汉语量词教学探索——以量词“串”为例[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2 刘巍;;中文电影在对外汉语听说教学中的应用[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六辑)[C];2010年
3 施歌;;“外向型”出版物价值的实现与提升——以《快乐汉语》为例[A];优秀出版物价值论:中国编辑学会第十三届年会优秀文集[C];2008年
4 邱亲仁;;双语心理词库构建新型对外汉语双语学习词典[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朱晓军;;量词分类小议----兼谈“量词”英译问题及英汉对比[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杨海明;;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定位与“管用、精当、易学”——以东南亚华裔留学生“了”教学为例[A];第四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王铁民;;浅论句群修辞及其思维艺术[A];文学语言理论与实践丛书——辞章学论文集(上)[C];2002年
8 张俊萍;;利用CTT的汉语自动分析与对外汉语教学软件的开发[A];第二届全国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内蒙古民族大学文学院简介[A];中国少数民族文学60年学术研讨会会议手册[C];2009年
10 李燕;;新词语的研究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A];第二届全国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菲;向对外汉语老师致敬[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2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郑庆君;对外汉语专业的母语之忧[N];光明日报;2011年
3 记者卢新宁;北大将大力培养对外汉语人才[N];人民日报;2002年
4 本报记者 翟帆;对外汉语推广进入关键时期[N];中国教育报;2005年
5 记者 唐景莉邋实习生 王萌;北语培养对外汉语“种子教师”[N];中国教育报;2007年
6 记者 杨启蒙;涉外汉语培训悄然升温[N];信息时报;2003年
7 本报记者 郭晓虹;让全人类分享中华文化[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 陈道龙 郑全庆;是热门专业,还是虚火夹生饭[N];新华日报;2009年
9 赵凤华;我国对外汉语教学师资稀缺[N];科技日报;2004年
10 本报记者 赵晖;让汉语文化走向世界[N];无锡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黄晓颖;对外汉语有效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美玲;对外汉语文化语用教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邓杉杉;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案例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4 李芳兰;现代汉语语义韵的理论探索与习得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李宇宏;现代汉语多义词词义引申认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6 张春新;《汉俄教学字典》:理论构建与编纂实践总结[D];黑龙江大学;2004年
7 甘瑞瑗;国别化“对外汉语教学用词表”制定的研究:以韩国为例[D];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志华;对外汉语修辞教学与HSK(高等)难点[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小姣;语境理论与对外汉语惯用语教学[D];云南大学;2010年
3 徐晓菲;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浅议[D];黑龙江大学;2001年
4 马宁;对外汉语课堂话轮转换中的语用标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翁慧芬;对外汉语初级综合教材对比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6 刘洋;关于对外汉语修辞教学的研究[D];广西大学;2012年
7 刘刚;典型因果复句关系标记在对外汉语阅读理解中的作用[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在军;利用信息技术创设对外汉语语境策略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9 陈俊男;两岸对外汉语初级综合教材选词比较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10 刘佳莹;对外汉语新词语教学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3982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13982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