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对外汉语论文 >

对外汉语中级口语课文研究

发布时间:2018-02-25 09:39

  本文关键词: 对外汉语教学 中级口语教材 课文 出处:《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 语言的基本功能是进行交际,口语是语言交际的主要形式,所以口语课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口语教材中的课文部分是学生学习汉语的范文和依据,也是学生学习汉语口语的导向。课文在汉语口语教材中处于核心地位,一本教材中课文的内容和语言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教学者和学习者对该教材的教学热情。 本文对《中级汉语》、《发展汉语》、《阶梯汉语》这三部中级口语教材进行研究,这三部教材均为2000年之后出版的最新版本。笔者采用的方法为数据统计和问卷调查,对三部教材在编排方式、话题选择、功能项目和文化项目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描写说明其现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对其的改正建议,希望能够为今后的中级阶段口语教材编写提供一些借鉴。本论文分三大部分,共六章: 第一部分(1):阐述了论文的研究对象、研究角度和研究方法。 第二部分(2-5):论文的主体部分。对《中级汉语》、《发展汉语》、《阶梯汉语》三部教材在编排方式、话题选择、功能项目和文化项目等方面进行了统计分析,描写说明其现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对其的改正建议。 第三部分(6):小结。
[Abstract]:The basic function of language is to communicate, spoken language is the main form of language communication, so oral language teaching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The text is in the core position in the spoken Chinese teaching material. The content of the text and the quality of the language in a textbook have a direct impact on the teaching enthusiasm of the teacher and learner. This paper studies the three intermediate spoken Chinese textbooks, namely, Intermediate Chinese, Development Chinese and ladder Chinese. These three textbooks are all the latest versions published after 2000. The methods used by the author are data statistics and questionnaire survey. This paper studies the three textbooks in the aspects of arrangement, topic selection, functional items and cultural items. It describ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points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to correct them. It is hoped that this paper can provide some references for the compilation of spoken English textbooks in the intermediate stage in the future. This thesis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and six chapters:. The first part is about the research object, research angle and research method. The second part: the main part of the thesis. The author makes a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three teaching materials in the aspects of arrangement, topic selection, function items and cultural items, and describ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three teaching materials, including Intermediate Chinese, Development Chinese and ladder Chinese.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to correct them. The third part: summary.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H19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蔡晓丽;;语用负迁移与对外汉语教学[J];现代企业教育;2011年16期

2 吕振华;张凤;;对外汉语视域下的姓氏文化教学[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3 张晓颖;;应用型新建本科院校对外汉语专业课程体系创新探析[J];企业导报;2011年10期

4 李薇;;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J];中小学实验与装备;2011年03期

5 周湘;;对外汉语教学与中国文化在全球推广的关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7期

6 朱科;王尧;;对外汉语中的惯用语研究[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7 陈艳芳;刘运嘉;;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汉字教学[J];大家;2011年14期

8 廖小琴;;对外汉语教学之我见[J];青春岁月;2011年14期

9 孙超;;认知理论在词缀对外汉语中的教学探究[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年06期

10 孙惠;;从对外汉语教学的角度浅谈“啦”的用法[J];华章;2011年1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涛;;汉语拼音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A];语文现代化论丛(第七辑)[C];2006年

2 赵延军;;对外汉语教学与词语辨析[A];语言学论文选集[C];2001年

3 金敏;;短期对外汉语教学探讨[A];语言学新思维[C];2004年

4 陆庆和;;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得体性问题[A];得体修辞学研究[C];1999年

5 江海漫;;论对外汉语教学中对偶辞格切入的可行性——读王希杰《修辞学通论》有感[A];走向科学大道的修辞学[C];2010年

6 金美;;对外汉语教学中三种教学模式的设计[A];福建省“对外汉语教材建设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7 赵峰;;隐含义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A];福建省“对外汉语教材建设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8 黄锦章;;从“把”的用法看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法问题[A];第二届全国教育教材语言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陆俭明;;增强学科意识,发展对外汉语教学[A];第三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王希杰;钟玖英;;语言教学和对外汉语教学对话[A];语言学新思维[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北京语言大学 吴竟红;对外汉语教学对教师文化素质的要求[N];光明日报;2005年

2 ;中国第一套对外汉语教学论著总目出版[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殷泓 整理;大力支持民间力量参与对外汉语教学[N];光明日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雷新;俞敏洪:让民间力量参与对外汉语教学[N];人民政协报;2010年

5 记者 章红雨;两岸学术机构合作出版对外汉语教学指导书籍[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1年

6 居峰 北京语言大学;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长征之路[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7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校长 曲德林;面向网络时代的对外汉语教学[N];光明日报;2001年

8 文汉;北京语言大学与对外汉语教学[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

9 记者 郭晓虹;让汉语教学走向全球[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5年

10 高雁;对外汉语教学前景广阔[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甘瑞瑗;国别化“对外汉语教学用词表”制定的研究:以韩国为例[D];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

2 王骏;字本位与认知法的对外汉语教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吴平;文化模式与对外汉语词语教学[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4 孟素;汉英成语对比及其跨文化对话之探讨[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5 陶健敏;汉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法体系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奥其尔(Gongor Eldev-Ochir);蒙汉语颜色词之国俗语义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7 谢玲玲;以文化为核心的美国汉语教学模式探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8 孙Y冒,

本文编号:15339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15339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072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