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对外汉语论文 >

中级汉语会话课提问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22 13:34

  本文选题:中级会话 + 课堂提问 ; 参考:《汉语学习》2009年05期


【摘要】:本文根据北京师范大学中级会话课15个班全部任课教师的课堂教学录音转写材料,对中级对外汉语课堂提问的策略进行量化统计分析,发现有些教师对课堂提问策略缺乏理论自觉,对话题链的使用还不够娴熟,提问转移的技巧也有待提高。研究认为,中级汉语会话教师应加强课堂提问理论和技能的培训,在教学中应该力求构建逻辑严密、内容丰富的话题链,有效地实施问题转移并进行追问。
[Abstract]:This paper makes a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he strategies of classroom questioning in Chinese and foreign language according to 15 classes of teachers in the middle class conversation class in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 It is found that some teachers lack the theoretical consciousness about the classroom questioning strategies , and the skill of questioning transfer is still to be improved . The research believes that the middle - level Chinese conversation teachers should strengthen the classroom questioning theory and the skill training , and should strive to construct the topic chain with strict logic and rich content in the teaching , and effectively implement the problem transfer and ask .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
【分类号】:H19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刘晓雨;提问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世界汉语教学;2000年01期

2 刘家荣,蒋宇红;英语口语课堂话语的调查与分析——个案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年04期

3 胡青球,埃德·尼可森,陈炜;大学英语教师课堂提问模式调查分析[J];外语界;2004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曾玉;对外汉语教师课堂提问的初步考察[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谭姗燕;;主位推进模式与作为听力材料的人物介绍语篇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2 袁文彬;翻译研究的语篇分析模式及其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3 侯家旭;论语篇连贯中的词汇衔接[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4 王玉明,冯晓英;叙述视角的选择与文体效果[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5 李晓陆;新闻语篇功能分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6 赵文辉;英语重复现象的语用功能[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7 杨朝军;翻译过程论——论翻译的过程与过程的翻译[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8 邓芳;英语语篇的连接手段[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9 战秀琴;英语写作语句衔接分析[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10 熊春茹;Ei收录科技期刊英文摘要语篇的体裁性要求[J];编辑学报;200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黄立;;日本留学生汉语转折复句的习得研究[A];第七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2年

2 蒋以亮;;汉语问句的习得和组织学生课堂提问的意义[A];第七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2年

3 朱其智;;“由”字句的语篇分析[A];第七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2年

4 马燕华;;初级汉语水平日本留学生汉语语篇衔接手段分析[A];第七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2年

5 郑艳群;;对外汉语教学和研究中的量化问题[A];第八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东晶;俄汉代词指示语对比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1年

2 彭文钊;俄语语言世界图景的文化释义性研究:理论与方法[D];黑龙江大学;2002年

3 朱健平;翻译的跨文化解释[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姜玲;英汉隐喻句对比研究英汉隐喻句对比研究[D];河南大学;2003年

5 聂仁发;现代汉语语篇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6 魏在江;英汉语篇连贯认知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贾影;中西认知差异与跨文化交际的场理论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8 李杰;不及物动词带主事宾语句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9 鞠玉梅;英语语篇分析的伯克新修辞模式[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10 杨元刚;英汉词语文化语义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崔玉芹;论语篇连贯的静态与动态分析[D];延边大学;2000年

2 张海华;论以语篇作为翻译单位[D];延边大学;2000年

3 朱健平;从阐释学和接受美学看文学翻译的本质[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4 唐建萍;语篇连贯的无形网络[D];曲阜师范大学;2000年

5 许朝阳;文体学与英语口语理解[D];曲阜师范大学;2000年

6 徐云知;近20年语感及语感教学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7 温金海;论H.P.Grice的“会话含义”[D];黑龙江大学;2001年

8 严灵;论俄语篇章中的景物描写[D];黑龙江大学;2001年

9 张长娟;科学语体篇章的分析与教学实践[D];黑龙江大学;2001年

10 王国治;英汉语篇语法衔接手段的差异及其对英汉翻译的影响[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刘晓雨;提问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世界汉语教学;2000年01期

2 周星,周韵;大学英语课堂教师话语的调查与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年01期

3 刘家荣,蒋宇红;英语口语课堂话语的调查与分析——个案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年04期

4 胡青球,埃德·尼可森,陈炜;大学英语教师课堂提问模式调查分析[J];外语界;2004年06期

5 何安平;基于语料库的英语教师话语分析[J];现代外语;2003年02期

6 孙德金;对外汉语教学语言研究刍议[J];语言文字应用;2003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亓华;杜朝晖;;中级汉语会话课堂提问类型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8年06期

2 郑丽;;谈课堂提问在语法教学中的运用[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0年S1期

3 胡艳明;;汉语教学课堂提问之我见[J];乌鲁木齐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4 杨惠敏;谈提问在对少数民族汉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5 周志红;;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课堂提问摭谈[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6年21期

6 刘博;;外语教学中的提问行为策略[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6年Z1期

7 匡腊英;;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课堂提问策略[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8年11期

8 付鹏;刘韵;石国峰;;试论大学语文教学的课堂提问艺术[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9 李荣花;试论阅读教学的课堂提问[J];天中学刊;1999年S1期

10 吴树仁;;对课堂提问的再探讨[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1993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黄晓颖;对外汉语有效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付金芳;初中级汉语会话课堂提问分析[D];北京师范大学;2010年

2 冯怡;对外汉语综合课新手教师课堂提问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彭岚;通过课堂提问培养学生成段表达能力的中级阶段语段教学模式初探[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4 曾玉;对外汉语教师课堂提问的初步考察[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5 于重扬;试论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课堂提问[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6 时秋波;对少数民族汉语教学有效课堂提问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2年

7 侯晓慧;对外汉语教学中课堂提问现状分析[D];西北大学;2012年

8 钟桂兰;对外汉语初级综合课课堂提问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9 朱晔娉;对外汉语初级阶段综合课教师课堂提问有效性的初步考察[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10 刘永娜;对外汉语课堂提问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7874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17874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e5d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