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中亚留学生的汉语学习特点研究
本文选题:新疆 + 中亚留学生 ; 参考:《新疆社会科学》2011年03期
【摘要】:文章首先介绍这几年新疆对外汉语教学的现状,之后对中亚留学生学习汉语的特点进行了较系统的分析,探讨影响其汉语学习的主要因素,最后提出今后教学的应对策略。
[Abstract]:This paper first introduc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in Xinjiang in recent years, then makes a systematic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earning Chinese for students from Central Asia, probes into the main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learning of Chinese, and finally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for teaching in the future.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新疆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与交流学院;新疆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基金】:新疆教育科学规划研究课题“中亚留学生现代汉语特殊句式的习得顺序研究”(07080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H19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阿依提拉·阿布都热依木;;维吾尔族学生汉语四个副词的习得顺序研究[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2 伊莉曼·艾孜买提;;针对中亚来华留学生的汉语教学策略[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3 侯创创;;影响中亚留学生汉语学习动机的因素[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年02期
4 周殿生;新疆的对外汉语教学特点与策略探讨[J];语言与翻译;2005年04期
5 陈文博;;中亚留学生汉语学习重“音”轻“字”现象分析[J];语言与翻译;2008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新惠;;新疆地区对少数民族汉语教学与对外汉语教学之比较[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2 徐彦;;新疆中亚留学生汉语国际推广研究述略[J];大家;2012年10期
3 张娟;;中亚留学生汉语学习的主体差异分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年05期
4 木克代斯·买吐松;;南疆维吾尔族学生汉语表达能力训练途径的思考[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5 王静;;制约新疆来华留学生教育发展因素探析[J];吉林教育;2010年01期
6 阮静;;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把握“以学生为本”原则[J];教育与职业;2010年17期
7 马新军;祁伟;杨文革;;新疆高校中亚留学生汉语教育前景及教育模式探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2012年12期
8 李玲;;中亚留学生汉字习得的难点及应对措施[J];青年文学家;2010年05期
9 王立梅;;浅谈文化因素对中亚留学生汉字习得的影响[J];青年文学家;2010年09期
10 马明艳;;江南地区对外汉语专业发展刍议[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丁米;泰国大学汉语课程教学改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美玲;泰国蓝康恒大学汉语专业学生汉语学习情况及学习动机调查[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林仙珍(MIE MIE HTWE);缅甸成年人汉语学习动机调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王玮;中亚留学生汉语学习动机调查及教育对策[D];新疆大学;2011年
4 董芳芳;初中级阶段中亚留学生汉字偏误调查分析[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5 高婧洁;中亚留学生初级汉语口语课中合作学习教学设计的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6 杨怡;中高级水平留学生汉语学习动机类型及相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7 史小芳;新疆高校中亚本科留学生汉语言专业教学现状调查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1年
8 史王鑫磊;吉尔吉斯斯坦汉语教学现状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1年
9 李雅;塔吉克斯坦汉语教学现状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1年
10 陈艳;中亚留学生汉语常用关联词语使用偏误的考察和分析[D];新疆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大遂;从汉语的两个特点谈必须切实重视汉字教学[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3期
2 陈绂;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字词教学[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6期
3 李润新;;落实科学发展观 走汉字汉语教学的自主创新之路[J];汉字文化;2006年04期
4 吕必松;汉语教学路子研究刍议[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5 杜娅林;;非汉字文化圈留学生汉字课教学策略研究[J];上海商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6 施家炜;;外国留学生22类现代汉语句式的习得顺序研究[J];世界汉语教学;1998年04期
7 李晓琪;;母语为英语者习得“再”、“又”的考察[J];世界汉语教学;2002年02期
8 刘宇慧,张用德,庞延庆;影响学生外语学习动机的因素分析[J];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
9 陈文博;;中亚留学生汉语学习现状及新疆对外汉语教学对策[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10 张玉萍;汉语教学应注重语言学习与言语习得相结合[J];语言与翻译;2003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常晓晓;闫丽萍;;中亚留学生汉语阅读策略的现状调查研究——以新疆师范大学中亚留学生为例[J];语文学刊;2010年20期
2 殷佩蓓;闫丽萍;;中亚留学生汉语写作策略调查分析——以中级阶段中亚留学生为例[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3 张慧;;乌鲁木齐高校中亚留学生汉语学习状况调查[J];语言与翻译;2011年01期
4 陈光友;;新疆中亚留学生汉语阅读策略运用现状调查[J];昌吉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5 陈艳;;初级阶段中亚留学生汉语学习动机调查研究[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11年02期
6 周庆莲;崔静;;中亚留学生初中级汉语口语教学实践与思考[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7 ;师大学人[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8 吐尔逊娜依;;新疆少数民族双语培训教师汉语学习动机调查与分析——以新疆师范大学为例[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9 孙明霞;;新疆少数民族预科生汉语学习焦虑状况调查[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9年05期
10 闫丽萍;新疆少数民族预科学生汉语学习目的调查与分析[J];语言与翻译;200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陆俭明;;汉语与世界[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多元文明冲突与融合中语言的认同与流变”外国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7年
2 李广瑜;;当前汉语国际化的机遇、挑战及对策[A];语文现代化论丛(第八辑)[C];2008年
3 余瑾;;汉语国际推广若干问题思考[A];语文现代化论丛(第八辑)[C];2008年
4 王建勤;;汉语国际传播标准的学术竞争力与战略规划[A];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上卷)[C];2009年
5 李尚凯;;新疆维吾尔族大学生的个性特征及汉语学习心态[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6 魏向清;;外向型汉英词典编纂的文化传播及其原则初探[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6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5年
7 张茹;韩纪庆;;基于DTW算法的自动发音错误检测[A];第八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8 郭宏;;韩国学生汉语学习中语音偏误例析[A];第四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闻亭;;华裔与非华裔汉语学习者对待目的语群体态度及习得动机比较研究[A];第五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付德润;童秀珍;郭映焕;;新疆师范大学学生营养调查[A];中国营养学会第四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8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骆峰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需求: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动力[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本报驻湖南记者 李洁;“汉语桥”传递中国文化梦想[N];中国文化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刘菲;逾70国10万学生踊跃参赛[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4 采访者 王东 商报记者;汉语国际推广的“短板”短在哪里?[N];中国图书商报;2010年
5 本报驻柏林记者 王怀成;汉语:柏林国际语言展上的“主宾语言”[N];光明日报;2010年
6 记者 丁大伟;西班牙汉语年圆满结束[N];人民日报;2011年
7 王雯;韩国汉语学习图书市场升温[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4年
8 黑龙江大学 江宇冰;全球化背景下汉语国际推广与中华文化传播[N];中国教育报;2010年
9 双落;汉语,别在自己的故乡走失[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柴葳;多元文化融合催生全球汉语热[N];中国教育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卞浩宇;晚清来华西方人汉语学习与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WAI WAI THI (邹丽冰);缅甸汉语传播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3 YAP TENG TENG(叶婷婷);马来西亚高校汉语作为二语教学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吴峰;泰国汉语教材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5 赵建梅;培养双语双文化人: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人类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宋桔;《语言自迩集》的文献和语法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7 杨金鑫;汉语的内隐学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8 洪小熙;汉韩双向语言教学解难[D];山东大学;2008年
9 陈晨;留学生汉语体标记习得的实证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10 辛宏伟;3-6岁维吾尔族儿童汉语语言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恩京;关于提高韩国高中生汉语交际能力方法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2 姜美玉;从若干汉语文化词语看文化因素对韩国学生汉语学习的影响[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0年
3 王克然;非目的语环境中有效课外汉语学习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4 姚怡如;汉语学习策略与个体因素的相关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5 Kaynar Omer Faruk(欧曼尔);土耳其学生在双语迁移下的汉语习得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施仁娟;留学生汉语学习焦虑的状况、成因和应付方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阮氏黎心;汉—越语“有”字存在句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孟伟;外国留学生汉语学习动机及与成绩间关系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张红蕴;从隐性课程的视角看师生关系及对留学生汉语学习的影响[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10 王敏;网络汉语学习资源的调查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8143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18143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