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对外汉语论文 >

20世纪50年代以来现代汉语抽象名词研究概观与展望

发布时间:2018-05-05 06:45

  本文选题:现代汉语 + 抽象名词 ; 参考:《理论月刊》2015年07期


【摘要】:20世纪50年代以来,汉语抽象名词研究分为描写性研究、解释性研究和应用性研究三类。抽象名词的描写性研究围绕着抽象名词如何界定、抽象名词的搭配能力、抽象名词和具体名词的不对称、抽象名词的兼类等问题展开;抽象名词的解释性研究主要是利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成果如概念合成理论、隐喻理论等,对抽象名词相关的语言现象进行概括和解释;抽象名词的应用性研究则是结合对外汉语教学和词典编纂,探讨抽象名词的教学策略和词条编写方法。从数量和质量上,汉语抽象名词研究都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也存在研究广度不够、研究视野不够开阔等问题,通过对抽象名词研究成果与不足的整理和分析,以期对以后研究的趋势做出预测和引导。
[Abstract]:Since the 1950s, the study of abstract nouns in Chinese has been divided into three categories: descriptive study, explanatory study and applied study. The descriptive study of abstract nouns revolves around how to define abstract nouns, the collocation ability of abstract nouns, the asymmetry between abstract nouns and concrete nouns, and the combination of abstract nouns. The interpretive study of abstract nouns mainly uses the theoretical achievements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such as conceptual synthesis theory and metaphor theory to generalize and explain the linguistic phenomena related to abstract nouns. The applied research of abstract nouns is to discuss the teaching strategies and terms compiling methods of abstract nouns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teaching of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and the compilation of dictionaries. In terms of quantity and quality, the study of abstract nouns in Chinese has made some progress, but there are also some problems, such as the research breadth is not enough, the research field is not wide enough, and so on, through the arrangement and analysis of the achievements and deficiencies of the research on abstract nouns, With a view to the future trend of research to make a prediction and guidance.
【作者单位】: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3CYY053) 河南理工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助项目(人文社科类)(SKJYB2015-08)
【分类号】:H14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姜红;;具体名词和抽象名词的不对称现象[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2 常敬宇;语义在词语搭配中的作用—一兼谈词语搭配中的语义关系[J];汉语学习;1990年06期

3 唐善生;“程度副词+名词”与“程度副词+有+名词”结构[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4 孙慧妍;;“问题是”的篇章连接作用[J];井冈山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5 方清明;;基于语料库的抽象名词教学策略探析[J];景德镇高专学报;2013年05期

6 李帅;;容器隐喻视角下的抽象名词述宾搭配研究——以鸠摩罗什译经为例[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07期

7 凌子惠;刘正光;;概念合成限制理论对汉语“抽象N_1+N_2”结构的解释力[J];外语学刊;2008年05期

8 方清明;;汉语抽象名词的语料库研究[J];世界汉语教学;2014年04期

9 龙涛;;抽象名词的隐喻性“有界”空间范畴义[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1年04期

10 朱淑君;;能受程度副词修饰的“有+名”结构[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小燕;普通话上声变调与轻声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2期

2 杜道流;指称、陈述理论及其对上古语法研究的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3 姜红;;具体名词和抽象名词的不对称现象[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4 杨晓黎;;传承语素:汉语语素分析的新视角[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5 施发笔;试论《水浒传》介词避复的技巧[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6 汪红艳;开启之功 创新之力——略论汉语语法学的草创与革新[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7 阮绪和;形名偏正结构的语法功能[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8 陶振伟;;“拿”的语法化[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9 刘开骅;;选择问句疑问语气词脱落的历时轨迹与内在动因[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10 樊友新;;从“被就业”看“被”的语用功能[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吕乔;;日语“人(ひ と)”和汉语“人家”的自称用法对比[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沈家煊;;“名动词”的反思:问题和对策[A];高名凯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纪念高名凯先生诞辰100周年论文集[C];2011年

3 徐赳赳;;现代汉语篇章中启后性分析[A];和谐社会:社会建设与改革创新——2007学术前沿论丛(下卷)[C];2007年

4 李影;付莉;;韩国中小学生“是”的错序偏误分析[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四辑)[C];2009年

5 陈昌来;;特殊动词的句法语义属性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A];对外汉语教学的全方位探索——对外汉语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6 郑述谱;;语言单位与词典的类型及结构[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7 刘建梅;;关于编纂外向型汉外字典的设想[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8 王仁强;;汉英词典词类标注与译义的对称性研究——兼评《ABC 汉英大词典》的词类标注与译义[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6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5年

9 周红红;;外来词的界定[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王仁强;;汉英词典标注词类的六大好处[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邱闯仙;现代汉语插入语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张喜荣;英汉叙述语篇参与者标识手段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陈佳;论英汉运动事件表达中“路径”单位的“空间界态”概念语义及其句法—语义接口功能[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唐树华;有些隐喻为什么不可能[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吴善子;汉韩反诘语气副词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李红梅;韩国语范围表达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曹芳宇;唐五代量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刘春兰;《训世评话》语法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李秉震;汉语话题标记的语义、语用功能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郭红;基于第二语言教学的汉语语气范畴若干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丹;英汉远近指示语的对比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黄雪;俄汉语词汇理据性对比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吴艺彬;俄语三价动词的语义配价与句法模式[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黄姗姗;系统功能理论视阈下的“X是X”结构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赵桂阳;现代汉语“不是X的X”结构考察[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云美;《现代汉语词典》属性词收词与释义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马晶晶;表人名词类词缀“X手”、“X者”、“X员”分析比较[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顾倩;现代汉语否定副词“不”“没(没有)”“别”的对比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乌晓丽;“X+—N比—N+VP”表义功能新探[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刘婧一;元代笔记分词理论与实践[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姜红;;具体名词和抽象名词的不对称现象[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2 古川裕;外界事物的“显著性”与句中名词的“有标性”——“出现、存在、消失”与“有界、无界”[J];当代语言学;2001年04期

3 黄大网;话语标记研究综述[J];福建外语;2001年01期

4 彭少峰;谈形容词性述宾词组[J];汉语学习;1986年05期

5 林杏光;词语搭配的性质与研究[J];汉语学习;1990年01期

6 姚占龙;也谈能受程度副词修饰的“有+名”结构[J];汉语学习;2004年04期

7 高顺全;复合趋向补语引申用法的语义解释[J];汉语学习;2005年01期

8 贺阳;“程度副词+有+名”试析[J];汉语学习;1994年02期

9 陈月明;比较性转折句[J];汉语学习;1995年01期

10 李宇明;;词性判定能力的测试[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方清明;现代汉语名名复合形式的认知语义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夏德芬;;英汉抽象名词浅谈[J];文教资料;2011年08期

2 余爱菊;英语抽象名词及其翻译[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6期

3 张传枝;浅论英语抽象名词的构成和翻译[J];黄石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5期

4 郝英;避“虚”就“实”——谈英语抽象名词的汉译技巧[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5 朱爱萍;英语抽象名词的内涵及其翻译[J];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3期

6 何冬云;;论英语抽象名词的概念内涵及其翻译方法[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7 王永革;;浅谈英语抽象名词的分类及用法[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9年05期

8 王松槐;;浅析英语抽象名词的语法和语义特征[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9 孟丽娜;;英语抽象名词的翻译[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2年05期

10 王军营;;英语抽象名词的语义特征与语篇功能[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吴芳;;抽象名词的数和意义的关系[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2 黄小萍;;英语冠词的翻译[A];华东地区第6届(泉州)翻译研讨会文集[C];2001年

3 杨春宇;;浅议俄语经贸文章翻译的几个问题[A];国际交流学院科研论文集(第四期)[C];199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苏宁宁;现代汉语抽象名词及其与名词的搭配[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2 胡文彬;“抽象名词+上”的附缀化现象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3 孙q诒,

本文编号:18466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18466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dbc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