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对外汉语论文 >

第一届对外汉语与修辞研讨会在上海举行

发布时间:2018-05-06 23:02

  本文选题:对外汉语 + 中国修辞学 ; 参考:《语言教学与研究》2003年06期


【摘要】:正 由中国修辞学会和上海交通大学联合举办的“对外汉语与修辞研讨会”于2003年8月12日至15日存上海交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隆重举行。在开幕式上,中国修辞学会会长王德春教授致开幕词,阐明了这次会议的意义和任务。
[Abstract]:The "Seminar on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and rhetoric", jointly organized by the Chinese rhetoric Society and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was held from August 12 to 15, 2003 at the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At the opening ceremony, Professor Wang Dechun, President of the Chinese rhetoric Society, made an opening speech, explaining the significance and task of the conference.
【作者单位】: 对外汉语修辞研究会秘书处
【分类号】:H19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陆庆和;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修辞问题[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8年02期

2 张彤霞;;小议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修辞教学[J];大众文艺;2010年07期

3 陈汝东;简论以修辞为纲的对外汉语教学理念[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4年02期

4 ;第一届对外汉语与修辞研讨会在上海举行[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3年06期

5 ;第一届对外汉语与修辞研讨会在上海举行[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3年05期

6 裕慧;《修辞·语法·文章》即将问世[J];汉语学习;1989年04期

7 祝秉耀;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影像资料利用[J];外语电化教学;1998年01期

8 孙德金;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的回顾与前瞻研讨会纪要[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7年01期

9 李红;试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意识[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S1期

10 陈光磊;21世纪的对外汉语教学[J];语言文字应用;199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彭媛;;对外汉语量词教学探索——以量词“串”为例[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2 宋世才;;论修辞的得体美[A];得体修辞学研究[C];1999年

3 茅海燕;;交际中的得体性修辞探微[A];得体修辞学研究[C];1999年

4 李晋荃;;努力探求修辞研究的现代化——评《汉语修辞学》的修辞体系[A];王希杰修辞思想研究[C];2004年

5 刘巍;;中文电影在对外汉语听说教学中的应用[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六辑)[C];2010年

6 ;中国修辞学会全国文学语言研究会2002年学术会议纪要[A];文学语言理论与实践丛书——辞章学论文集(下)[C];2002年

7 韦世林;;修辞的最高原则新解——读王希杰先生“得体性原则”有悟[A];王希杰修辞思想研究[C];2004年

8 Michael Leff;;公民宗教的修辞:传统与多元化(英文)[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多元文化、和谐社会与可选择的现代性:新媒体与社会发展”新闻传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7年

9 王希杰;;修辞和修辞学随笔[A];跨世纪的中国修辞学[C];1999年

10 李华;;谈两种修辞格的“偏离”现象[A];语言学新思维[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菲;向对外汉语老师致敬[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2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郑庆君;对外汉语专业的母语之忧[N];光明日报;2011年

3 记者卢新宁;北大将大力培养对外汉语人才[N];人民日报;2002年

4 本报记者 翟帆;对外汉语推广进入关键时期[N];中国教育报;2005年

5 记者 唐景莉邋实习生 王萌;北语培养对外汉语“种子教师”[N];中国教育报;2007年

6 钱冠连 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副会长 中西语言哲学研究会会长;中国修辞学路向何方[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7 记者 杨启蒙;涉外汉语培训悄然升温[N];信息时报;2003年

8 本报记者 郭晓虹;让全人类分享中华文化[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5年

9 本报记者 陈道龙 郑全庆;是热门专业,还是虚火夹生饭[N];新华日报;2009年

10 赵凤华;我国对外汉语教学师资稀缺[N];科技日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晓颖;对外汉语有效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涂家金;英语论辩修辞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3 王美玲;对外汉语文化语用教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汪如东;汉语方言的语音差异对修辞的影响[D];复旦大学;2003年

5 云红;西方修辞论辨理论与应用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安利红;俄语写作理论与教学[D];黑龙江大学;2004年

7 高明扬;科举八股文专题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8 田英华;语言学视角下的传记体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9 邓杉杉;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案例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10 吕辉;陆游七言律诗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小姣;语境理论与对外汉语惯用语教学[D];云南大学;2010年

2 田志华;对外汉语修辞教学与HSK(高等)难点[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徐晓菲;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浅议[D];黑龙江大学;2001年

4 马宁;对外汉语课堂话轮转换中的语用标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翁慧芬;对外汉语初级综合教材对比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6 刘刚;典型因果复句关系标记在对外汉语阅读理解中的作用[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在军;利用信息技术创设对外汉语语境策略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8 陈俊男;两岸对外汉语初级综合教材选词比较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9 刘佳莹;对外汉语新词语教学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10 赵吉英;对培养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的思考[D];暨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8542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18542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091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