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语言学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记要
本文选题:中国语言学 + 语言学界 ; 参考:《中国语文》1994年01期
【摘要】:正 中国语言学会第七届学术年会于1993年10月22日至26日在北京语言学院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百余位学者出席了本届年会。来自香港、日本和韩国的汉语学者也参加了会议。年会共收到论文近百篇。10月22日上午9时,年会举行了开慕式。应邀出席开幕式的有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仲哲明,北京语言学院院长、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成员兼办公室主任杨庆华,北京语言学院常务副院长李更新等。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张清常教授、林焘教授、王均教授等也应邀出席了开幕式。开幕式由中国语言学会常务理事兼秘书长侯精一主持。
[Abstract]:The Seventh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Society was held at Beijing language Institute from October 22 to 26, 1993. More than 100 scholars from all over the country attended the annual meeting. Chinese scholars from Hong Kong, Japan and South Korea also attended the meeting. The annual meeting received nearly 100 papers. October 22, 9 am, the annual meeting held the opening ceremony. Invited to attend the opening ceremony were Zhong Zheming, executive deputy director of the National working Committee on languages and characters; Yang Qinghua, president of the Beijing Institute of languages; and Yang Qinghua, member of the State leading Group for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and Director of the Office. Li Xin, executive vice president of Beijing language Institute. Professors Zhang Qingchang, Lin Chou and Wang Jun, famous linguists in China, were also invited to attend the opening ceremony. The opening ceremony was presided over by Hou Jingyi, executive director and secretary general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Society.
【分类号】:H1-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丹丹;;2010年京津地区中青年语言学者沙龙在京举行[J];中国语文;2010年02期
2 ;刘又辛教授逝世[J];中国语文;2010年02期
3 刘秋成;;情态话语标记语的语篇连贯功能研究[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4 芈舒储;;中国语言学会第十五届学术年会征集与会论文[J];民族语文;2010年01期
5 胡明扬;;走出语言理论研究的困境——对《通化师范学院学报》开辟“语言理论”专栏的祝贺和期盼[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6 李爽;;“动宾式动词+宾语”的深层句法、语义、语用理据[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7 王庆;;重提语言学理论在语言研究中的重要意义——从王力先生谈到鲁迅先生[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8 刘红妮;;词汇化与语法化[J];当代语言学;2010年01期
9 张涛;;伦敦学派语境理论国内研究成果综述[J];保定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10 李立;;古汉语“叠韵”韵母、韵同说驳议及韵部相同说申诉[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郑方;吾守尔·斯拉木;吐尔洪江·阿布都克力木;;程序委员会主席致辞[A];第十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暨国际语音语言处理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杨自俭;;我们为什么倡导学习字本位理论(提纲)[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3 李如龙;;开幕词[A];“汉语与汉字关系”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提要[C];2008年
4 郑方;胡郁;;前言[A];第九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荆素蓉;;论汉语话题-说明句法结构框架的英译转换[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于全有;纪飞;;王希杰先生的语言本质观述评[A];王希杰和三一语言学——暨王希杰和三一语言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江平;;走进王希杰修辞学理论体系——再评《王希杰修辞学论集》[A];王希杰和三一语言学——暨王希杰和三一语言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张俊翔;潘绍典;;“显性语言现象”和“潜性语言现象”[A];王希杰和三一语言学——暨王希杰和三一语言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罗旋;宗守云;;一部史论并重、继往开来的修辞学著作——评《汉语修辞论》[A];王希杰和三一语言学——暨王希杰和三一语言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王希杰;聂焱;郑荣馨;;学派和学风及其他[A];王希杰和三一语言学——暨王希杰和三一语言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戴庆厦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语言学研究要结合国家需求和学术前沿[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罗骥 云南省语言学会常务副会长,云南师范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云南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中国语言学:面临的问题和发展的动力[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梁朝文;一个汉族学者的布依语情缘[N];贵州民族报;2010年
4 张育泉;拼音贺年卡二三事[N];语言文字周报;2010年
5 记者 余传诗;《咬文嚼字》编辑部评选出2008年十大流行语[N];中华读书报;2009年
6 记者 李瑞英;国学研究论坛呼吁汉字传承必须保持稳定[N];光明日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毛帽;耕耘在方言的田野上[N];中国教育报;2009年
8 记者张微;恢复繁体字,不现实[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9 何民捷;汉字该繁还是简[N];今日信息报;2009年
10 应妮;专家建议:恢复繁体字不可取 应“识繁用简”[N];人民政协报;2009年
本文编号:19532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1953260.html